华州俚仁桥(罗纹桥)的来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华州罗纹桥的传说

作者 时 汶

唐太宗贞观年间,在华州城东的罗纹河上,唐太宗李世民曾亲自为一位名叫:罗纹的乞丐,御赐修建了一座石桥,赐名“俚仁桥”,还在桥西,为他修建了宅院及生祠,生活一切均由国家奉养。如今,“俚仁桥”早已被新建的大桥所替代!但,在桥东南还保留有俚仁村,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华州俚仁桥(罗纹桥)的来历

华州罗纹桥

罗纹是何许人?唐太宗又为何会下圣旨为一位乞丐御赐修建大桥?又为何赐名为“俚仁桥”?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罗纹说起。

相传,罗纹是隋初人,家住华县城东十里罗纹河东岸的水城堡村。自幼丧父,家贫,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幸遇本村户王员外,为人宅心仁厚,乐善好施,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所以,经常接济她们母子的生活。后来,在罗纹四、五岁时,王员外就让罗纹的母亲到他们家做工,从此,母子俩到也衣食无忧。

王员外生有一子,年龄和罗纹相仿,俩人经常在一起玩,关系十分要好。王员外为了儿子上学堂时,路上能有个伴好相互照应。在罗纹母亲的恳求下,就让罗纹陪王公子一块读书。

当时,罗纹河西岸的时家堡村有学堂,但罗纹河上没有桥,河道宽阔,水流平缓。过往行人车马均要涉水过河。每次放学回家,别人的鞋子和裤腿全是湿的,而罗纹的身上竟然滴水不沾。罗纹的母亲感到疑惑,就问罗纹:“为什么别人回家时,鞋和裤子都是湿的而你却不是。”罗纹便告诉母亲,每次上学和回家时,都会有一位白胡子老头,背着自己过河。罗纹的母亲感到很诧异,就悄悄地对罗纹说:“你明天放学回家时,偷偷问一下那位老爷爷,为什么光背你一个人过河。”

第二天放学时,罗纹遵照母亲的叮嘱,就悄悄地问了那位老爷爷。白胡子老头叹息道:“我哪是在背你,我背得是宰相。”回家后,罗纹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她母亲听后心想,儿子日后,是天下的宰相。于是心里暗自高兴。

隨文帝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隨炀帝即位。几年后隋炀帝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致使天下大乱。王员外全家在战乱中遇害,罗纹母子只得乞讨度日,因此,经常受到别人的欺凌。

罗纹的母亲每次回到家中,在厨房煮饭菜时,总会拿着炒菜的铲子,敲打锅边,时常恨恨地说:“我让你们好生欺负我们娘俩!等我儿子当了宰相,我非让他扒了你们的皮,抽了你们的筋,挖了你们的双眼,吃了你们的心……”长此以往恨意不断,吵得灶王爷昼夜不得安生。

这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便禀告玉帝说:“罗纹的母亲怨气冲天,每每都在不停地叫嚷着:等他儿子当上宰相以后,对那些曾经羞辱过他们的人如此这般……还声言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天下哪有这样的母亲!!!如果真让她的儿子当上宰相,指不定那一天,就会对他的仇家,乃至所有反对他的人都会痛下杀手!到时,将会使天下苍生遭难!!!”玉帝听后,就下旨:除去了罗纹的宰相官位。从此,罗纹就再无官运了;终日靠上山打柴为生。

罗纹是个孝子,对母亲百般孝顺,每次打柴换回的钱,总要给母亲买好吃好穿的,从不让母亲受一点委屈。想起当年背自己过河的老者,闲暇时,罗纹就到河边,背那些老幼病残过河,还经常帮助过往的客商,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这年,罗纹的母亲患病,罗纹便多方打听,寻医问药,为母亲医治。但终因年迈体弱,病入膏肓而亡。罗纹悲伤万分,忍痛将母亲安葬。在母亲去逝后的二、三十年间,每逢年节、清明、十月一及母亲的祭日,还有四季变换节令,他都会买上大量的冥币,上母亲坟前焚烧。几十年来,竟然在阴曹地府的银库里,存满了三大库银两。

罗纹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过河的民众,行善积德,替母亲赎罪,加之又时常思念母亲,竟然把两只眼都哭瞎了,只得每日坐在大路边上讨饭。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十和第十一回中写:“魏征梦斩龙王,唐王魂游地狱”。在地府借得钱财是河南开封府一位叫相良的。但在华县民间传说中,唐王李世民,在阴曹地府里,为了安抚为其效命打江山时死去的将士亡灵,在阴曹地府里,所借钱款全是罗纹的银两。

唐太宗返回阳世后,就派人四处寻找罗纹,归还所借银两。但罗纹坚决不受,只提出一个要求,恳请皇上给罗纹河上修建一座桥,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官员禀告太宗后,太宗即御赐修建石桥,为了表彰罗纹的仁德和孝举,取名“俚仁桥”,并为罗纹修建宅院和生祠。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罗纹,就把这座桥称为罗纹桥。解放后,罗纹桥西的街道旁还遗有罗纹庙。

这就是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言事家事”的故事。后来,人们在灶王爷的神像两旁,贴了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纳千祥。横批:四季平安。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家家都要熬制灶糖,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赂贿灶王爷,让他老上天后,专挑好听的说。家家都要奉上供品,上香,磕头,祭拜,以祈求四季平安。

2020年,4月,2日。写于青岛,华州人,时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