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华州民间流传的“一碑盖两帽”——郭子仪碑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郭子仪为唐华州郑县(今华州区)人,逝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华州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郭子仪的传说,机缘巧合下,热衷于探寻华州历史民俗的张文先生,于2016年在华州老城东关拍摄了一段视频,记录下了民间对“一盖两帽”即“郭子仪碑”的传说。

华州东关一带流传着这么一段话“庙是邯郸(韩建)庙,碑是邯郸碑。州官来说情,暂让郭子仪。这就是华州人说的‘一盖两帽’!”据东关谢升娃老人讲:碑上一面是郭子仪的,一面是邯郸的。莲花寺有个钟,一般的钟是十二个角,莲花寺的钟却是光溜溜的。在南方,一说是华县人,人家问你这些事,你要答不上来人家说你冒充华县人。据老人讲,这个碑是明朝所刻,郭子仪死的时候一天要出七十二个灵,你知道那个是真的。为啥要出七十二个灵,当年郭子仪死后,头被割掉了,换的金头,南方人到华县来都要看这个碑。小时候,我看见一个碑上戴两个半截帽,后来看了书才知道,这块碑写的是两个人,所以才戴两个帽。现在看到的一面是写郭子仪的,那面是写邯郸(韩建)的,那一边被埋在墙里面了,看不到。

渭南华州民间流传的“一碑盖两帽”——郭子仪碑

谢升娃老人

史料记载,郭子仪为唐华州郑县(今华州区)人,逝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华州东关原建有唐末华州刺史韩建祠,北宋至和元年(1054),时任华州知州崔辅怒韩建为叛将,仰郭子仪之忠义,下令毁去韩建祠,在州城东北角修建郭子仪祠。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华州知州赵刚请王彰撰写《唐尚父汾阳王郭忠武王碑记》,并将其勒石立碑于祠院内。这便是后人所称的“郭子仪碑”。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华州大地震时,此碑断为两截,后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重立。

视频提供:张 文

讲 述 人:谢升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