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2000多个影厅,真的能拯救这些“冷门”电影吗?

三月底,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上海成立全国首条戏剧电影院线,引发业内关注。毕竟大部分影迷包括业内人士,恐怕都很难回想起最近一部在院线上映的戏剧电影是什么。

戏剧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和娱乐产品多样化逐渐式微,近些年,由于传统文化热兴起,很多地方戏剧表演都重获新生,然而,相比戏剧舞台表演,戏剧电影与普罗大众的距离过于遥远。戏剧电影院线的成立让小编产生了对戏剧电影院线以及更上一层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一些思考。

好的初衷与执行很有作用


2016年10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艺联”)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成立,联合国内主要电影院线等组织,拿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艺术影厅,保证每天至少放映3场艺术电影,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的放映。截止2018年底,艺联已在全国220多座城市拥有2000多个加盟影厅。


艺联的发展,由于多方支持从一开始就势头强劲,相比于北美业内估计1000块银幕左右的艺术院线规模,艺联短短两年内就已经毫不逊色,也为艺术电影做出了许多贡献。


1解决艺术电影上映困难的问题


2016年10月16日,著名导演何平在微博公开了自己执导影片《回到被爱的每一天》的“盗版”链接。对于盗版,每一位创作者都深恶痛绝,但是,身为导演却主动公开了自己电影的网络下载方式,这背后自然有何平满满的无奈。何平不是无名之辈,他是国内著名导演,演员中也有张译、王志文等著名演员,但是电影最终票房仅有169万,为了电影不被埋没,导演只能出此下策。

而在这之前,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制片人为了排片向院线下跪,更是引起社会轰动。然而,这两部电影因为导演影响力,结局已经算不错了。每年都有很多艺术电影,拍完后却面临着难以上映的问题,对很多导演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严重影响。

艺联的成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业内诸多人士力挺,院线支持,政策补贴,艺联的快速发展确实让不少原来上映困难的艺术电影得到了院线放映的机会。

2 培养观众、培养电影文化


国内的艺术电影目前主要有三个推广阵地:一是电影节展,二是单体艺术影院,最后一个就是广泛成立的全国及各地的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相比前两者,艺联在时间、空间和覆盖人群上都有明显优势。无怪乎贾樟柯导演说,艺术院线像是城市的一盏聚光灯。艺联的广泛覆盖和贯穿全年的放映周期,非常有利于聚集和吸引观众,是艺术电影宣传推广的长期阵地。

另一方面,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商业与艺术之争从未平息,然而无论哪个国家,艺术电影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通过艺联举办的多种影展,宣传电影文化,提高影迷的观影水平,能有效弥合目前国内电影商业与艺术的分野。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艺联牵头人孙向辉女士曾说:“我们有三个层面的电影,第一个是最新的国产艺术电影,这部分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第二部分是急需介绍给中国观众的最新的国际艺术电影;第三部分是以策展的方式,进行学术性的经典电影展映。这三部分形成我们主要的节目来源。”


凭借2000多个影厅,真的能拯救这些“冷门”电影吗?

艺联成立至今,包括尚未上映的《罗马》,将总共放映83部影片。三部分中,除了第二部分影片,孙向辉女士所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影片,在网站上最常出现的就是暂无评分、暂无票房数据。

对于艺联来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供片数量不足


成立两年,共放映82部影片,这个数量不能说少。然而,其中国内和国际最新影片数量不足,占比最大的是经典电影重映。回味经典、保留历史,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重要工作。可是,对于一条覆盖全国的院线联盟而言,经典影片重映意义就十分一般了。即使艺联中艺术电影长期放映的属性,对艺联来说,目前的新片数量不足以维持观众的观影习惯。当然,随着艺联的发展和艺术电影制作的进步,这个问题长期来看存在解决的可能性。

2 没有用的安全网


艺联成立,意义最重大的就是为很多艺术电影提供了放映的可能,也可以为导演提供一张安全网。

然而,艺联的尴尬也就在此处,目前艺联上映的多部影片,国外艺术电影负责提供艺术视野,轮不到艺联提供安全网。艺联目前放映的国内艺术电影,《相爱相亲》《冈仁波齐》等电影,凭借优越的质量或导演影响力,无需艺联提供保护,艺联只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合作方。

真正需要艺联提供安全网的作品,大多都是暂无票房信息,即使票房最好的《八月》和《老兽》,四百万和两百万的票房也很难说有多大的加成。


凭借2000多个影厅,真的能拯救这些“冷门”电影吗?

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导演影院上映的心理或者为作品宣传扩大影响力,前者并不需要艺联这么大的规模,而后者,从网络上来看艺联的作用十分有限。

3 艺术电影是什么


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争持续百年,关于什么是艺术电影,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如果从电影的艺术性来看,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艺术性很高,商业性同样也很高。如果从电影的个人表达来看,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的票房可是当年季军。

如果以电影本身而言,应该在艺联上映的影片数量非常多,然而出于商业等多方面考虑,艺联除了经典影片重映以外,实际上只能拿到院线不要的影片,这部分影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数量不足、票房不佳也是情有可原。

因此,艺联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市场前景不错的艺术电影并不需要艺联、筛选后的影片佳作数量稀少、观影门槛极高的佳作并不需要艺联的规模。

艺联拯救不了艺术电影,但观众可以


最近手握柏林双奖的《地久天长》、口碑上佳的《过春天》票房都十分一般,又引起了对艺术电影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几乎每次有叫好不叫座的影片上映,都会展开一轮对国内观众观影水平的讨论。

艺联成立的初衷,也正是为了保护和助力中国艺术电影,然而挽救艺术电影并不需要艺联。


1先有观众而后有院线


最喜欢看艺术电影的欧洲,有着非常发达的艺术院线,在北美,也有1000块银幕作为主力的艺术院线。从规模上,艺联已经不逊色欧美甚至还有所超出。可是艺联目前的困境,核心问题是,国内尚未形成足够支撑艺联规模的艺术电影观众群体。

实际上,艺术电影票房不高是普遍现象,对于国内尚未成熟的观众群体,艺术电影不讨喜就更正常了。艺术电影票房不高,就是因为目前喜欢看艺术电影的观众并不多。

欧美的艺术院线都是观众进入成熟期,形成稳定成规模的艺术电影观影群体,然后自然形成的艺术院线。

相比而言,艺联说是拔苗助长也不为过。国内电影市场大爆发也是近些年才出现,新增长的大量新观众,都是商业电影受众,需要经过多年的观影积累和熏陶才会分化出比较稳定的艺术电影受众。

客观来说,国内艺术电影一直有佳作产出,国内商业电影发展要远远晚于艺术电影。因此,国内业内人士一直很重视艺术电影,艺术影院的建设也一直有所尝试。艺联的出现也是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高速成长,希望能够为艺术电影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艺联的出现缘于业内诸多人士对艺术电影的重视和支持,然而,从现状看,艺联恐怕需要经过非常长时间的观众培育期,艺联对于吸引新观众肯定有作用,可是是不是必须要成立艺联,或者说,艺联对于培养观众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艺联恐怕只是接住人参果的瓷器,而不是人参果树。


2 艺术电影追求院线放映的意义


电影院由于先进的放映设备、专业的放映技术和优秀的配套设施,在纯粹观影体验上确实出类拔萃。然而,也正是因此,影院放映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对于商业大作来说,成本尚可接受,但是对于众多成本很低的艺术电影,放映成本就是泰山之重了。

这也是阻碍艺术电影上映的重大难题,艺联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但是艺术电影追求院线放映的意义,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稀薄了。

欧美的艺术院线如今“电影就要在影院看”的象征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早期艺术院线的票房收入确实是很多艺术电影的唯一收入来源,关乎制作者的职业生涯。但是随着时代发展,DVD的出现,在欧美甚至有很多人专门从事“DVD电影”的拍摄。DVD出色的覆盖面和长周期成为艺术电影收入的重要来源,艺术院线的象征意义愈发浓郁。

国内由于盗版和时代发展问题,DVD市场不发达,大部分影片的票房收入都是核心收入,艺术电影也不例外,然而艺联成立时间却很尴尬。早期国内艺术电影生存困难,可是当时国内电影市场万马齐喑,没有艺联成立条件。随着电影市场大发展,艺联成立之后却到了流媒体时代。


凭借2000多个影厅,真的能拯救这些“冷门”电影吗?

艺联可以解决艺术电影长周期、观众群体分散的问题,可是这两个问题正是流媒体的长处,以《老兽》为例,线下两百多万的票房和线上两千七百多万的播放量,即使抹除播放量水分,观影规模也差距很远。

所以,艺联之于艺术电影的特殊之处,就是电影在院线上映的意义。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有多少比例的观众对于艺术电影的观影体验要求到了非影院不可的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艺术院线的布局选择对于群体聚合度要求比较高,对于一些观众不会很友好,艺联放映的艺术电影是否优秀到了非去影院不可的地步也是存疑的。

实际上,艺联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可以圆很多电影人一个梦想。自己的电影可以在院线上映,能够在大银幕看到,是很多电影人发自心底的渴望。这种渴望和梦想,艺联可以帮他们实现,但是是否一定要通过艺联甚至有没有必要为了这个成立艺联,见仁见智。


3 就算支持一世,也不能始终赔本赚吆喝


不可否认的是,艺联的背后有许多支持,也是国家电影振兴战略的抓手,哪怕艺联有再多痼疾,依然会发展的很迅速。

覆盖全国的加盟影厅,有多少是看好市场前景,有多少是赔本赚吆喝,有多少是碍于情面,有多少是用爱发电,只有各自的心里清楚。

艺联牵头人孙向辉说:“艺术电影一定要有国家补贴的,但是扶植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是获奖了奖励,有的是按放映的比例达到多少奖励,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做补贴这条路,一定会死的,它激发不出来市场运营能力,也激发不出来积极性,它会依赖于补贴,没有市场化的东西肯定活不成。”

虽然强调不能依赖补贴,可是事实上国家对于艺联的帮助并不少,艺联中如果没有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的存在,上映影片中票房最好的几部国外佳作恐怕也不会属于艺联,而除此之外的艺术电影大部分票房都十分惨淡。

成绩是明明白白的,对此,艺联自己也有心理准备,艺联成立时曾坦言:“三年之内,可能都不能盈利。”至今已快三年,可是想要真正通过国内艺术电影实现盈利,艺联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结语


事实上,艺联所有的努力和遇到的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答案——观众。如果国内已经形成成规模的艺术电影观众群体,艺联可以轻松地建立良性循环。可是面临总观影人次下滑的现状,寄希望艺联逆势上扬恐怕过于乐观了。

未来随着电影市场成熟期和流媒体的发展,艺联是否能够形成遵循市场规律的准入准出机制,能够接受自己成为艺术电影发展道路上的踏板,能够扮演好自己新人导演和实验性电影的安全网、经典电影重映展示台的角色,将会拷问艺联成立的初心,

是为了中国艺术电影大发展还是电影振兴战略中的政绩工程,谢飞导演的疑问,始终等待着艺联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