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華泰保險應加快發展速度 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被淘汰命運

“有利有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華泰保險集團一直秉持較為穩健的經營戰略,若前進腳步慢於行業,則會逐漸拉開與其它保險公司的差距,“在發展戰略上,可加快速度,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的局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華泰保險股權再趨集中,君正集團收籌碼增持成第二大股東

近日,內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正集團”,601216.SH)公告稱,受讓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保險集團”)股權事項獲得監管批覆,將合計持有華泰保險集團22.3568%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華泰保險集團股權數度變更,小股東“離隊”,早前較為分散的股權結構進一步集中化。除君正集團成功增持外,2019年3月,安達保險集團亦如願增持,更改變華泰保險集團“身份”,使之成為首家中外合資保險集團。業內專家指出,這也是保險行業持續對外開放的彰顯,並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風浪”。

然而,在一貫穩健的作風下,近年來華泰保險集團的前進步伐或稍稍顯慢。華泰財險市佔率、淨利潤持續下滑,原保費增速低於行業;華泰人壽淨利潤下行趨勢也一度明顯。不進則退,壓力當前,是攻是守,華泰保險集團的走向,也吸引更多關注。

華泰保險集團股權集中化,小股東離隊、大股東增持

宋清輝:華泰保險應加快發展速度 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被淘汰命運

華泰保險股權再趨集中,君正集團收籌碼增持成第二大股東


具體來看,2018年12月,中合供銷一期(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君正化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後者出資1872.5萬元,受讓華泰保險集團350萬股股份。

除同意近日這筆股權轉讓事項外,銀保監會還將2015年期間的兩筆股權轉讓進行批覆。即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石化財務”)分別將10225.95萬股、5050.44萬股華泰保險集團股份轉讓給君正化工。君正集團受讓中國石化持有的8220.57股股份、石化財務持有的4553.05股股份。

股權轉讓完成後,君正化工合計持有華泰保險4.05億股股份,佔比10.0670%;君正集團持有4.94億股份,佔比12.2898%,基於君正化工為君正集團全資子公司的身份,君正集團累計持有華泰保險集團22.3568%股權,為華泰保險集團第二大股東。

事實上,2018年以來,華泰保險集團股權數度變更,中小股東中“離隊者”不在少數,早前股權較為分散的局面,也在悄然變化之中。

2019年3月,銀保監會批覆同意深圳市億鑫投資有限公司及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將分別持有的華泰保險集團4.934%、1.243%股權轉讓給安達百慕大保險。

基於此,安達保險集團通過安達百慕大保險、安達北美保險等子公司累計持有華泰保險集團26.1772%股份,為第一大股東,而外資持股超過25%的劃線,也改變了華泰保險集團身份,將其從中資企業變更為合資企業。

宋清輝:華泰保險應加快發展速度 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被淘汰命運

華泰保險股權再趨集中,君正集團收籌碼增持成第二大股東



2018年,博鰲論壇提出要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權比例限制的重大舉措,到後續監管層推進各項開放措施落地,金融行業對外開放力度持續加大。

“在金融行業持續對外開放的背景下,成為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比較正常的”,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對藍鯨保險分析道,從目前環境來看,華泰保險集團外資持股,也是彰顯金融業的開放力度,有正面意義。

“從資本要求來看,外資資本超過25%,成為中外合資企業”,郝演蘇指出,然而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中資險企還是外資險企,在市場中都是一般競爭者,限制條件較少,“此外,華泰保險集團並非上市公司,儘管成立時間早,但在整個保險隊伍當中,仍處於中游位置,變更為合資保險機構,對市場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早前,華泰保險集團一度懷有“上市夢”,無論是近日股權轉讓獲批的君正集團,還是安達保險集團,均是在早前持股比例上,進一步增持,股權的集中,是否有助於上市呢?

“想要上市並非那麼簡單,上市也並不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標準,很多大型保險公司並不謀求上市”,郝演蘇說道。

子公司各有煩惱:華泰財險市佔率下滑、華泰人壽淨利潤下行

作為擁有產險、壽險、資管、基金等多張牌照的保險集團,華泰保險集團受到資本青睞也可以理解,而在股權頻繁變更下,保險板塊的運營狀況又如何?

數據顯示,2017年,華泰保險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93億元,同比增長20.2%,合併淨利潤7.50億元,其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6.92億元,同比下降25.2%。

再來看華泰財險,作為老牌財險公司,近年來華泰財險原保費收入整體呈上行趨勢,但市佔率卻持續下滑。2013年,華泰財險原保費收入64.48億元,市佔率0.99%,2018年,原保費收入80.88億元,市佔率下滑至0.69%,保費增速僅1.56%,遠低於財險行業同比11.52%的原保費收入增速。

宋清輝:華泰保險應加快發展速度 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被淘汰命運

華泰保險股權再趨集中,君正集團收籌碼增持成第二大股東


市佔率持續減低,保費增速低於行業的另一面,則是華泰財險接連下滑的利潤水平。

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華泰財險淨利潤為7.53億元,2017年已降為3.95億元,由於2018年年報暫未披露,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數據測算,2018年華泰財險淨利潤將進一步縮減至0.57億元,降幅明顯。

而華泰人壽早前淨利潤同樣呈現下滑態勢。2015年至2017年,華泰人壽淨利潤分別為3.2億元、0.71億元、0.16億元,逐年下滑,2018年有所回升,達到1.33億元。

宋清輝:華泰保險應加快發展速度 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被淘汰命運


穩健,是保險業內對華泰保險集團的評價。有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指出,險企發展過程中,需兼顧規模和利潤,假如規模大,但聚集風險較高,儘管盈利,但價值相對小;規模相對小,但有可觀效益存在,這一穩健的經營理念亦值得被肯定。

郝演蘇持有相似觀點,“首先要看盈利水平,華泰保險集團在有限資本下一直持續盈利”,其指出,部分資本較高的保險企業,儘管規模大,但從資本效率及利潤率來看,反而略低於華泰保險集團。

“有利有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華泰保險集團一直秉持較為穩健的經營戰略,若前進腳步慢於行業,則會逐漸拉開與其它保險公司的差距,“在發展戰略上,可加快速度,否則將面臨不進則退的局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儘管當前華泰財險、華泰人壽尚處盈利狀態,但較為明顯的利潤下滑趨勢,仍值得警惕,未雨綢繆。

“金融市場格局一旦形成,後來者超越難度較大”,郝演蘇亦提醒稱。

值得關注的是,出生於1953年的華泰保險集團掌舵人王梓木已66歲,隨著年齡的推移,業內對華泰保險集團“權杖”的交替也給予關注,堅守質量效益發展的華泰保險集團去向何處,也值得期待。(藍鯨保險 李丹萍 劉倍男 )。原標題:華泰保險股權再趨集中,君正集團收籌碼增持成第二大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