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高臺,不知多少人知道?不知多少人到過?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高臺,曾發生過一次最殘酷、最激烈、最悲壯的戰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紅五軍幾乎全軍覆沒,包括軍長董振堂在內,大多壯烈犧牲。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董振堂是河北名將,每當到華北烈士陵園,我都要到最北面東西兩個烈士紀念亭祭奠他們。一個就是董振堂,新河李家莊人;另一個是趙博生,黃驊慈莊人,兩個人早年都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都擔任二十六路軍領導,都一起率部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1931年春,蔣介石下令調二十六路軍南下江西進攻紅軍,企圖讓這支雜牌軍與紅軍相互拼殺漁翁得利。第三次"圍剿"失敗後,二十六路軍移到被紅色區域包圍的寧都縣城。時隔不久,9·18事變,東北淪陷,二十六路軍廣大官兵再也沒有心思"圍剿"紅軍,紛紛要求北上抗日,遭到了蔣介石的斥責和阻攔。董振堂、趙博生二位將領在困守寧都的幾個月中,面對紅軍的宣傳和革命行動,看到了中國之希望,就在這年12月14日,毅然決然率部舉行了寧都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趙博生1933年在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在江西瑞金葉坪革命舊址,至今還有為紀念趙博生所建的"博生堡",匾額系朱德總司令所題。我曾到瑞金葉坪瞻仰過、拜謁過,特意獻上一束鮮花。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董振堂呢?曾任紅五軍團長,可以說,與紅一軍團長林彪,紅三軍團長彭德懷齊名,當時蘇區軍民就有讚語:"一軍團的衝鋒,三軍團的包抄,五軍團的馬刀",足可以證明。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紅五軍團一直擔任後衛,多次完成了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為保障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的戰功,紅五軍團因此榮膺"鐵流後衛"的光榮稱號。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四川懋功會合後,決定分左、右兩路軍行動,紅五軍團改叫紅五軍,隨紅軍總司令部左路軍行動,等到三大主力紅軍在會寧會師後,紅五軍又隨西路軍行動。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是一場悲劇,自從西渡黃河就顯現端倪。西路軍一路拼殺,披堅執銳,喋血奮戰,非常頑強,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但終因兵力懸殊,糧絕彈盡,兵敗河西走廊。總指揮徐向前孤身一人回到延安,毛主席安慰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只有李先念帶領400多人到達星星峽,被陳雲、滕代遠接到迪化,即現在的烏魯木齊,對外稱新兵營,這個地方我也去過,使新疆成為黨培養和訓練特種軍事技術幹部的基地。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最慘烈的就是血戰高臺。1937年1月1日,紅五軍攻佔高臺,發動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12日,馬家軍以超出八倍之敵包圍高臺,頻頻猛攻。紅五軍血戰九天八夜,終因收編的部分民團叛變,裡應外合,打開城門而失守。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關於董振堂之死,也有多種說法,一種是董振堂在東門以北的城牆上準備突圍時,不幸胸部中彈,摔下城牆壯烈犧牲。一種是董振堂突圍跳下城牆時,摔斷了腿,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以身殉職。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我到高臺烈士陵園聽到的更為慘烈,董振堂犧牲後,敵人把他的頭割掉,多次到高臺、西寧示眾。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張被割下頭顱的照片,十分震怒、悲痛、凝恨,馬家軍太殘酷了,太慘無人道了,董振堂為革命獻出了生命,還落得個身首異處,頭顱照片流傳至今,每個看過的人都難以抑制、難以平靜、難以忘卻。革命多麼來之不易,至今,董振堂遺體也未找到,高臺烈士陵園只有一座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陣亡烈士公墓,大大的,圓圓的,他將永遠與他的戰友們在一起。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噩耗傳到延安,廣大紅軍無不為之悲痛,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參加了董振堂追悼會。毛主席深情地說,"他是一個好同志,是一個堅決革命的同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1962年八一建軍節前夕,葉劍英元帥賦詩懷念,"英雄戰死錯路上,令我深懷董振堂。猿鶴沙蟲經世換,高臺為你著榮光。"1979年8月,時任蘭州軍區政委、曾任紅五軍團第十五師政委的肖華上將,來到高臺悼念董振堂及西路軍犧牲的烈士,不禁涕淚沾襟,寫到:"肅立高臺悼忠魂,猶聞寧都號炮聲。擊案憤起千城將,振國英雄拭雱鋒。"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解放軍藝術學院原院長魏傳統曾是西路軍一員,1986年重返河西走廊,8月在高臺烈士陵園寫下了《董振堂楊克明同志千古》的詩:"昔日講學設高臺,未料城崩動地哀。董楊血戰拋頭顱,此來含情尤緬懷。"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1988年,紅軍作家、原南京軍區炮兵顧問陳靖來到高臺,面對董振堂烈士被割下頭顱的照片,感慨萬端,寫到:"正確使命正確路,英雄軍隊英雄城。高臺城頭當高瞻,榮光首屬紅五軍。"一篇篇詩文,一條條挽幛,寄託著多少人民的哀思、懷念。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以前都說是執行了張國燾的錯誤路線,一度成為黨史、軍史研究的"禁區"。二十世紀80年代,經陳雲、李先念等領導干預,"禁區"終於打破,逐漸澄清了歷史的真相。西路軍執行的任務不僅是中央和中革軍委直接遙控指揮,而且是經共產國際和斯大林同意的一次軍事戰略行動——佔領寧夏和甘西,打通與蘇聯的聯繫。西路軍雖然失敗了,但在戰略上卻起到了策應河東紅軍與友軍的作用,對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實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現在,高臺烈士陵園已改叫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高聳的紀念碑是李先念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紀念館內徐向前元帥敬輓更為情深真摯,像是喃喃之語:"振堂、海松、厚發、啟華、義齋及西路軍犧牲的諸烈士們,你們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堅韌不拔自我犧牲的精神和英雄氣概是我軍無上的光榮。"徐向前元帥至死都無法忘懷西路軍的將士,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河西走廊。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偉哉,西路軍,大漠雪山,留下了將士們鏗鏘的足跡;壯哉,西路軍,硝煙熱血,鑄就了先烈們巍峨的塑像;悲哉,西路軍,震古爍今,英名不朽,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血戰高臺

歷史不能忘記,人民不能忘記,一路走來,站在這裡,我心潮澎湃,不由寫詩抒懷:"血戰高臺悲壯多,全軍覆沒泣山河。犧牲難寫英雄史,天幕昭然唱輓歌。"記住吧!西路軍,記住吧!董振堂,還是董振堂紀念亭輓聯說得好,"寧都豪氣千秋在,高臺雄風萬古傳"。默哀垂首悼念!

九口2019-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