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全真教三人論道,張三丰領悟九陰九陽

小說:全真教三人論道,張三丰領悟九陰九陽

前面講到楊凡和獨孤杏回到終南山,遇到一個邋遢道人跟全真教打了起來。掌教尹志平親自出手,卻敗下陣來。尹志平羞憤之下,拔劍自刎。關鍵時候,楊凡使出彈指神通救下了尹志平,並看在鄰居多年的勤奮下替全真教出頭。在跟邋遢道人比試的過程中,楊凡竟然發現對方使出了父親楊過的招式——“四通八達”。

“原來是楊大俠的公子,失禮了。小道姓張,道號三豐。二十年前在華山,有幸蒙楊大俠指點過幾招,讓小道受益匪淺。”原來這邋遢道人便是從少林寺逃出的張君寶,後來在武當山做了道士。

楊凡知道父親楊過素來嫉惡如仇,既然肯指點這道人武藝,說明他絕非奸惡之人。於是轉身對尹志平道:“張大哥既然受過我爹爹指點,也算我古墓派半個弟子。古墓派自祖師婆婆起一向與全真教交好。再說爹爹能有如今的造化,也離不開全真教的教導。算來,大家也算是一家人,莫要傷了和氣才是。”

小說:全真教三人論道,張三丰領悟九陰九陽

張三丰見楊凡稱呼自己為大哥,也不以為意。尹志平知道楊凡在給自己臺階下,對方又救了自己一命,自然不能不知好歹。便對楊凡和張三丰道:“楊少俠所言甚是,是老道糊塗了。就讓我全真教做東,給兩位接風洗塵。”說完也不待二人說話,轉頭吩咐弟子準備酒菜去了。

重陽宮偏殿內,尹志平親自作陪,請楊凡、張三丰和獨孤杏吃飯。幾人中,張三丰生性豁達、詼諧,很快就跟楊凡和獨孤杏打成一片。尹志平見眾人興致頗高,也偶爾說上兩句。畢竟大家都是武林中人,很快便聊到了武功上面。

張三丰的武功根基來源於覺遠所授的九陽神功。在武當山出家後又通讀道藏,領悟了很多道家武學上的道理。但他畢竟閉門造車,一些疑難無人探討,實在是剪不斷、理還亂。如今有尹志平這個道家前輩在,自然不恥下問。尹志平見張三丰武功高強,料想他道法上成就有限。誰知張三丰出口就妙語連珠,句句都是道家至理。有些理論雖還有些瑕疵,但也絕非尋常人所能領悟。這下尹志平終於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態跟張三丰交流了起來。張三丰許多理論都讓他眼前一亮。而尹志平的隻言片語也讓張三丰平時未能理解的疑難順時開解。

見兩人聊得投機,楊凡也不時插上一兩句,便讓兩人眉頭緊鎖、閉目沉思。以楊凡的年紀自然不會對道家經典有多少領悟。但是他所練的《九陰真經》乃是黃裳閱盡天下道藏所著,又比二人所悟高得多了。到了後面,兩人反而安靜了下來,紛紛望向楊過,希望他能再吐露出一言半語。楊凡也不吝嗇,開口唸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人之道……”

小說:全真教三人論道,張三丰領悟九陰九陽

楊凡所念正是《九陰真經》最珍貴的總綱。當年斗酒僧看了《九陰真經》後以為不過如此。其實《九陰真經》裡的道理絕不弱於九陽神功,只是他無緣得見《九陰真經》的總綱罷了。同樣是聽楊凡念《九陰真經》,兩人的差異就出來了。尹志平知道這是道家至理,但一時之間卻難以領悟,只能強行記憶。而張三丰從第一句開始便原地打坐,顯然已有了領悟。半柱香後,楊凡已將總綱唸完,尹志平畢竟年紀大了,雖已竭盡所能,但所記不過十之一二。張三丰卻像睡著了一樣,在地上一動不動。

“凡兒,張道長這是怎麼了?”尹志平這才注意到地上的張三丰,頓時滿臉駭然。有些魂不守舍地對獨孤杏道:“頓悟!竟然是百年難遇的頓悟!”

楊凡也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疑惑地看向尹志平,等待下文。尹志平稍稍平復了心情,對楊凡道:“頓悟乃是練武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傳聞當年呂洞賓一朝頓悟,直接飛昇成仙……”

“神仙之事卻是難以說清。”楊凡有些不以為意。

“神仙之事自然不足為信。然我全真教重陽祖師三十餘歲才開始練武,可短短几年便成了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手。楊少俠可知道這是為何?”

“莫非就是頓悟?”楊凡道。尹志平點了點頭,看著張三丰一臉的豔羨。

此刻,表面平靜的張三丰,體內卻是翻江倒海。他的氣海之內,一條乳白色的氣流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河,正是他修煉出的九陽內力。而此時,大江的旁邊,一條黑色的小溪正在逐漸壯大。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黑色的小溪成長成了一條大江,蓋過了一旁的白色大河。

在楊凡等人看來,也就是幾個呼吸的時間,張三丰的臉色突然變得蒼白,緊接著一口鮮血吐出。

“不好。”楊凡趕忙上去扶住張三丰,將內力灌入他的體內。楊凡這一灌可灌出了大事,張三丰體內的黑色大江在收到楊凡內力的一瞬,氣勢更加高漲,有吞併白色大河的趨勢。楊凡內力入體後發現張三丰情況更差,趕忙撤回了內力。沒了外力的干擾,張三丰依照覺遠所授,慢慢運行九陽神功,黑白內力趨於平衡,臉色漸漸好轉,睜開了眼。

小說:全真教三人論道,張三丰領悟九陰九陽

“張大哥,你沒事吧?小弟魯莽,險些犯下大錯。”張三丰一睜眼就看到楊凡關切的眼神,不由得心裡一暖。說道:“楊兄弟不用擔心,我沒事。”

“我看張大哥體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內力,一種像是九陰內力,另一種我卻不認識了。”楊凡有些疑惑地問道。

張三丰也不隱瞞,將九陽神功的事情跟眾人說了。他聽了楊凡唸誦的《九陰真經》,雖然險些釀成大禍,但畢竟也算天大的恩情。於是便將自己所知的《九陽真經》一五一十地背了出來。楊凡聽後,若有所思。對張三丰道:“張大哥,你練錯了。”

“錯了?”張三丰疑惑地看向楊凡。

“大哥以為九陰為天下至陰,九陽為天下至陽乎?”楊凡問道。

“莫非不是?”

“自然不是。爹爹曾跟我說過,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九陰真經》乃是陰陽相濟的武學,並非一味陰柔。張大哥所練的九陽神功能與九陰並駕齊驅,料來也是如此。當年北丐洪七公前輩正練九陰,西毒歐陽鋒前輩逆練九陰,最後都練到了最高境界,如此可見一般。”楊凡說道。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張三丰低聲唸誦著這句話,又想到《九陽真經》裡“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的道理,頓時心念通透。他體內黑色的大江慢慢匯入白色大河,兩者融為一體,再也分不出黑和白,陰和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