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封建的瓦罐坟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真是让人发指!

提到生老病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都不会觉得从老到死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常听老人们说,人老了快要不行的时候,对死也就坦然了。中国最讲究孝道,注重对逝去的人的祭拜,用“死者为大”来概括最合适不过了。但也有这样一种极为不人道的方式对待年过花甲的老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瓦罐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一下。

揭秘:古代封建的瓦罐坟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真是让人发指!

人死之后,会被埋起来盖一个坟墓,再修建墓碑,在上面记载着这个人的来历以及生前的功与过。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对待死人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埋葬。如果说这是传统的送葬形式,而“瓦罐坟”则是一种残忍而无人道的送葬方式。据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瓦罐是一种监牢,子女给老人准备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年纪大了就是累赘,给家庭带不来任何好处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在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只能说没有丝毫孝道之心的子女会给老人盖一个瓦罐屋子,并用青砖封上,只留一个口子给老人送饭不至于老人被饿死,所以瓦罐坟也被人称为活死人墓!

揭秘:古代封建的瓦罐坟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真是让人发指!

这里面还有一个讲究,每给老人送一次饭菜就要填一块青砖,久而久之这个瓦罐也就完全被封死了,这瓦罐就成了一个墓。这就是瓦罐坟没有人性之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对整个家庭和睦的作用不可忽视,如今逢年过节,哪个在外拼搏的儿女不回家和老人团聚。再说在古代社会,不孝敬老人是最大不逆的行为,不仅要受到人们的唾弃,更会被法律制裁。

揭秘:古代封建的瓦罐坟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真是让人发指!

那既然惩罚严重有些人为什么这么做么,正史几乎没有记载这种事情,但断定的是这仅仅是民间的一种流传,偏见于一些野史当中。现代电视剧中但也有类似的表现,《皇上二大爷》中便有将自己年老的母亲关在瓦罐屋里等死的片段,由此可见这种瓦罐坟确实有人多人知道,也许历史上真的出现过。瓦罐坟的存在却是一个畸形的习俗,其中也有贫苦人民的辛酸。有些老人年纪大了不能动弹了,为了自己不连累自己的孩子,就会主动提出这种畸形的送葬方式。有句话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打仗主要靠的是壮年劳动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老人说是一种累赘也不为过,但话说回来采取瓦罐坟这种方式埋葬老人未免太过于残忍。​

揭秘:古代封建的瓦罐坟是什么样的?现在看来真是让人发指!

“瓦罐坟”在今天看来相较于严刑酷法有过之无不及,听到这样的行为也是让人发指,其违背了中国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孝道美德,背离了人生老病死安享晚年的自然规律。希望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为子女的应该给老人一个安详的晚年。总结来说,孝道为先,衣食父母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