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上巳(sì)节

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另外,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

节日习俗

— 祓禊 —

上巳节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

沐浴是为了去灾。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 求偶 —

上巳节还是中国三大传统情人节之一。前文《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古人用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表相约,芍药也是男女间定情的象征。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 曲水流觞 —

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水一般则要弯曲才行)《荆楚岁时记》

"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 祈求生育 —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现今日本还保留妇女集体去求生育的仪式。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上巳寄语

上巳节正逢春暖花开的春季,古人赏花、踏青,好不快乐。

而今,上巳节依然是一个热情的节日,愿你沐浴在春光里,明媚而不忧伤。

三月三,上巳节,让我们重拾古人风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