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人送外號“木匠皇帝”,在位七年寵信宦官魏忠賢,致使魏忠賢權傾朝野,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事件迫害忠良,弄得明朝官場烏煙瘴氣。1627年,年僅23歲朱由校落水生病後服用“仙藥”身亡,留給弟弟崇禎皇帝朱由檢一個破敗的江山。實際上朱由校就是個可憐人,因為家庭原因成了“文盲”,卻被放到了皇帝的寶座上,只能說命運弄人。明熹宗朱由校是個好哥哥、好木匠,就不是個好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明神宗朱翊鈞

朱由校別看出身皇家,實際上小時候活的一點都不好。朱由校的父親是明光宗朱常洛,爺爺是明神宗朱翊鈞,而提到明光宗和明神宗就不得不談到影響明朝歷史的“國本之爭”。明神宗朱翊鈞意外的和宮女王氏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後來又和寵愛的鄭貴妃生了個兒子朱常洵。明神宗一直不喜歡朱常洛,想要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當太子,但是這一想法違反了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遭到群臣反對,再加上明神宗的母親李太后也反對廢長立幼,明神宗朱翊鈞不得不低頭認輸,在爭吵了十五年之久後,才於1601年讓已經20歲的長子朱常洛當太子。

明神宗雖然讓朱常洛成了太子,但是心裡並不舒服,一直冷遇朱常洛,就連宮中的太監都歧視朱常洛,朱常洛生活的境遇可見一斑。朱常洛活的不咋地,作為朱常洛兒子的朱由校自然受到牽連,“國本之爭”後明神宗朱翊鈞無心朝政,自然也不會關心孫子的教育問題,而皇帝不給皇孫安排老師,其他人自然也不敢私下教導朱由校,這就使得朱由校成了皇家子弟中少見的“文盲”。偏偏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登基僅一個月就死了,沒受過任何正規皇家教育的朱由校,就趕鴨子上架被群臣抬上了皇帝的寶座。

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魏忠賢劇照

朱由校16歲即位,他面對的是很尷尬的局面。東林黨因為在“國本之爭”以及明光宗朱常洛登基的過程中出了大力,因此明光宗繼位後大肆提拔東林黨人。等到明熹宗朱由校上臺的時候,東林黨人掌控內閣、都察院及六部,朝政大權、監察之權、選人用人的權力都掌握在東林黨手裡,你說朱由校這位皇帝手中還有什麼?朱由校生在皇家,從小就見識和經歷過“國本之爭”、“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政治鬥爭,讓他真的相信東林黨人這些外臣的忠誠幾乎不太可能。

但朱由校是個“文盲”,根本看不懂奏摺上寫的是什麼,全靠身邊人讀給他聽;另外朱由校也不懂得應該如何處理紛繁複雜的國家大事,只能依靠別人幫助,外臣他還不敢信,那就只能啟用從小在他身邊、利益與他一致的魏忠賢等宦官了。太監也會有私心、謀私利,但因為太監的權勢富貴只能依附在皇帝身上,因此太監會很好的維護皇帝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太監不會謀朝篡位,這也是很多皇帝重用太監的原因。

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崇禎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雖然在魏忠賢等人的忽悠下辦了不少糊塗事,但不能說朱由校是個糊塗人,比如朱由校最喜愛的木工活,朱由校堪稱能工巧匠。早年間的床非常笨重,十幾個人才能抬動,朱由校自己設計製造出了輕巧美觀的摺疊床;朱由校製作的花園模型,裡面的人能走路,鳥可以唱歌,就是個古代版八音盒;朱由校還造過一個乾清宮微縮景觀,宮殿內的細節非常精緻,巧奪天工,這些都說明朱由校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另外別看魏忠賢權傾朝野,任意殺戮大臣,但是他最想害的兩個人皇后張氏和信王朱由檢,卻一直沒有害成功,就是因為明熹宗朱由校一直護著這兩個人。雖然朱由校自己沒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他非常關心弟弟朱由檢的教育問題,登基後找了很多賢才教育朱由檢,這才使得朱由檢在朱由校死後能順利接過江山,可見朱由校是個明白人。

明熹宗朱由校因何無心朝政沉迷木工活 被萬曆皇帝害成“文盲”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16歲登基,23歲去世,既沒有能力,也沒有那種擔當去挽救風雨飄搖中的大明江山,只能沉迷於木匠活中自娛自樂。朱由校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於皇家,受到爺爺和爸爸鬥爭的牽連沒受到正規的教育,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接受了江山社稷,讓不合適的人坐在不合適的位置上,可能是封建皇權社會經常會遇到的悲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