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玫瑰姐的话:

清明过后,果然一切清明了起来,早晨的阳光是炽热的,一早就可以带来温暖的力量,无论这世间有时是如何的无奈,清明过后,大地就会复苏,一切都是欣欣然向上的样子。

又是一年的轮回,何不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和这春光一样大气明媚,山楂树下,唤回勃发生命的能量!

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大气,决定人生格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气。

何谓大气?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行事坦荡,光明磊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时不骄奢淫逸,贫贱时不移改气节,在权势的威逼利诱下也不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有大气的人。

天之大,能容浩瀚星海;地之大,能养万物生灵;海之大,能纳百川奔流;人有大气,则天地沧海尽在心胸之间。


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1

  • 大气之人,待人宽厚。


《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大气的人,心怀宽厚,能够时时处处体谅他人,养成了大格局,也积累了大福气。

六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权势显赫。

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

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给张英写了一封信,希望张英动用权势摆平此事。

张英读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挥笔回了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动让出三尺地。邻居知道了也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地,于是就有了“六尺巷”。

张英的大气,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传为千古美谈。相反,如果两家各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

大气之人,必有大福。

大气之人胸怀宽广,待人豁达大度,不斤斤计较得失,宁可让人三分也不愿伤了和气,从而养成了大格局,为自己攒下福气和福报,人生路越走越宽。


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02

  • 大气之人,笑对风雨。


大气之人,超然洒脱,不深陷名利得失的纠葛之中,心无挂碍,一如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所言的境界: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苏东坡颠沛流离,一再被贬,甚至下狱,但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却始终超然洒脱,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气之人。

被贬黄州之时,苏东坡和好友出游,谁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朋友们东躲西窜,狼狈地找地方躲雨,苏东坡却优哉游哉,一边行走一边吟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这一辈子,会面临许多困境,越是风雨萧瑟的时候,越要把心放宽,笑着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困顿岁月中依然洒脱从容的人,才能真正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

赫尔岑说:“会在快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

这样胸怀大气的人,从不回头去寻觅昨日黄花,而是快乐地去追求明日繁星。

凡事豁达以对,淡然处之,才会更快乐。


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03

  • 大气之人,不争不抢。


老子在《道德经》中最后的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大气的人,劳而不怨,不争名利,“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周恩来总理一辈子恪守五不争准则:不争个人荣誉,不争物质待遇,不争职务高低,不争地位升迁,不争个人说了算。

周恩来总理才华卓越,却没有权力欲望和个人野心,从不争名夺利,危急时刻能够力挽狂澜,功成名就之后则急流勇退,甘当配角,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一生无子女,无房产,无墓地,两袖清风地走了。

因而有人称他为“六无君子”: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这个真正大气的人,劳而不怨,奉献一生,把美好和希望留给了国家,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永远的缅怀。

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不争,乃大争。

人,一定要大气。

有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有豁达大度,宽厚平和的气量;有宠辱不惊,从容大方的气度。

大气的人,人生自有大格局。欲成大器,先养大气。


养好大气 必有福气



注:

1、《菜根谭》: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2、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3、陈眉公: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文学家。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擅长墨梅、山水,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修身处世格言)、《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4、赫尔岑(1812年~1870年)(Alexander Herzen),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被称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主要作品有《谁之罪》和《往事与随想》,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俄罗斯人的思想和生活。屠格涅夫曾评价:“赫尔岑在刻画他所遇到的人物的性格方面是没有敌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