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如何与企业融合?

狼不吃素


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回答,产业扶贫,如何“扶”出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等10个方面强化各项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

1)市场化思维,因地,因时,因事制宜。

以前那种给钱就走人,只会导致越扶越穷,当先我们要树立产业思维,和农民的利益绑在一起;一方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适合当地特色,例如:四川适合种晚熟的柑橘,山多滨州适合种蔬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产业化经营,规模种植。

2)打通产销路,保证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成功的案例有:山西临汾优质农产品走进云丘山旅游区大市场,宁夏“六盘山”冷凉蔬菜走出塞上江南,走进浙江和福建厦门。

农民的劣势在于信息不对称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必须加强产销衔接关键是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比如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形成市场带动的关系,确保贫困户产出来的东西有人收,能够卖得出。农民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企业恰好可以充分发挥在管理、销售、技术等方面优势,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投研小兵


怎么叫扶贫大多数人不知道政策,我看扶贫没有落实到真正扶贫,好多不要扶贫的扶了,要扶贫没扶。就如我一个工友,五十岁。他是贫困县,有两个女儿,大的嫁了,小的打工了,老婆四十多岁,在家。自己在外长期打工,他在家乡也是贫困户,样样都有扶植,他说他在外面打工无所谓,做几天就回家,老婆在家什么都不做,反正每年有扶贫款给他,可以养活一家人。这样扶贫就造成一大批懒人。


老爷子133245707


我个人认为。国家的扶持下。农民可以组成适当的联合体。利用农民的土地林地等。作为 资本,以股权的方式加入企业。再由企业开发出好的农产品项目。农民生产出产品。由企业通过深加工,创造出品牌。推广销售获得利润。每个农民既是工人,也是主人。工 人在拿起工资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年终分红。企业不断开发新项目。创造新产品。新品牌。


15577990851


扶贫产业融合企业以分红为主。


追风浪人10


将扶贫资金以贫困户股金的形式投入到较好又需资金的企业,企业为贫困户分红。或者以县区为单位将扶贫资金变为扶贫基金,投入到企业或开办企业,贫资户既有分红又能有工作岗位进而达到脱贫。经我的考察,目前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的投资,大多规模小,范围窄,所投资风险大,盈利能力低。个人浅见。


云龙湖钓翁


扶贫的本质就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挣到钱,只有让当地的人收入提高,那才是本质的扶贫,但这需要当地人付出劳动,扶贫就像一个领头人,只能带大家走上脱贫的路,至于怎么走,该从哪里走,我个人觉得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把当地的农副产品特色小吃食品卖出去,从而让当地人真正赚到钱脱贫,这也是长久之计。


布依三哥


扶贫产业就是企业!

可以挂靠效益较好的企业!但是不能由效益好的企业全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扶!扶贫产业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手机用户6232188791


这个问题我沒数,我不知道。总之向好里办呀。


长江92907


智慧牵手打造有机高端农产品。食永天,农永先,坚守有机信念,共筑有机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