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在养育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这些事的不良后果有的能很快看到,容易终止;有的则十分隐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

儿童成长,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

谈谈说话:别让训练替代了自然发育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长不在意,孩子长大慢慢就好了。

这犹如刚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无需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走稳当了。如果家长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正常,着急去训练孩子,很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育。

儿童成长,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

当人们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时,儿童的正常表现就纷纷被看作“问题”,各种“训练”便应运而生了: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对孩子以爱的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谈谈竞争:别辜负了大自然的精心安排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实际上这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

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多。这正是大自然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的足够积蓄能量的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及严格的、不可逾越的顺序。

儿童成长,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从小就急于让孩子去竞争,培养他所谓的竞争意识,其实是在分散孩子内部自我成长的积累,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谈谈规矩:也许爱的本能和信任更重要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过多的约束。

一个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触的世界不能让他轻松自在,而是小心谨慎,就是被抛入一场能量消耗战中。天性要他扩展自我,探究世界,环境又处处约束和限制,这会令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

儿童成长,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

自然是我们永恒的老师,她让我们变得单纯,缓解着我们的焦虑。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当你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