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的墓不能開啟?

在中國人的心中,唯有秦始皇陵才有資格和埃及金字塔比上一比,僅僅是陪葬的兵馬俑,就已經讓國內外的考古學家和遊客們無比驚豔。人們急於一窺秦始皇陵的真實面目,但是現實條件之下挖掘秦始皇陵的工作是不可能開展的,甚至在未來幾十年上百年之內,我國政府和考古學界都不會主張主動開啟秦始皇陵。

為什麼秦始皇的墓不能開啟?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初期,郭沫若先生就曾經下定決心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挖掘幾座大墓,除了明十三陵,還有武則天的乾陵和秦始皇的陵墓。因為武則天和秦始皇的陵墓規模太龐大,難度也最大,所以郭沫若主張先從明十三陵下手。在多方比對之後,郭沫若最終選定了定陵,這場挖掘工作成為中國考古學界著名的一場考古災難。

在當時,我國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成熟,在墓室門打開之後,考古學家們根本來不及保護裡面字畫和絲綢,導致大量文物被氧化毀壞。另外,因為當時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也很薄弱,導致萬曆皇帝以及他的兩位皇后的屍體遭到踐踏,連金絲楠木棺材都被附近的村民拉回家做傢俱去了。

為什麼秦始皇的墓不能開啟?

到了1958年,武則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被修路的工程隊不小心炸出一個口子。兩年之後,考古學家竟然清理出了羨道的大門。郭沫若十分興奮,立刻向國家提出請求,申請挖掘乾陵。然而這次周總理非常理智地壓了下來,委婉拒絕了他:我們不要將所有的好事都做完,應該留給後人。

總理給了郭沫若一個臺階,但他的意思很明顯,現在我們沒有保護文物的能力,只有等到後人這方面的技術成熟了,才能開啟乾陵。1961年,國務院頒佈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就在其中。1995年開始,陝西代表團曾經向全國人大多次提起挖掘乾陵的提案,他們懷疑乾陵之中陪葬的絲綢和書籍已經因滲水而腐壞。但是這個提案被眾多專家商討之後,以多數票否決,新時代的考古工作者們對於帝陵的挖掘已經非常理性了。

為什麼秦始皇的墓不能開啟?

其實,對歷代皇帝陵墓的考古工作是一件世世代代傳承的大業。急於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希望在生前可以看到某位皇帝的陵墓的開啟,本身就是一個片面和自私的態度。在不能保護文物的時候貿然打開陵墓,對於陵墓就等同於破壞。

而且像秦始皇陵這樣的帝陵更是機關重重,不可估量。已經有專家證實了秦始皇陵之中含有大量的汞物質。而且這座佔地整整56.25平方千米的帝陵還被埋在35深的地下。將這些土全部挖開就是一個極耗費人力的工程。現在考古學家們對於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和機關並不清楚,稍有偏差,帝陵可能就會坍塌,這不僅僅是對皇陵的毀壞,還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總之,秦始皇陵不僅含有大量的汞,還深埋在山下,現在挖掘秦始皇陵的話難免出現安全事故,且無法估量挖掘的成本。

為什麼秦始皇的墓不能開啟?

我覺得我們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兵馬俑已經是一種奇蹟了。據兵馬俑的挖掘者說,當年它們被挖出來的時候都是帶著鮮豔的彩繪的,但是因為氧化,迅速消失不見。為了能恢復兵馬俑身上的色彩,我們的考古專家們已經研究了20多年,和德國方面合作了10年,至今依舊找不到方法。兵馬俑的問題尚且沒有攻克,更何況是秦始皇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