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有時會賞賜大臣每人一個豬肘子,官員會感恩戴德,為什麼一些人出宮門後就會扔了?如何看待乾隆皇帝的做法?

王若雲


清朝的時候,皇室裡有一個習慣,就是用豬肘子來祭祀祖先。這些祭祀完的肘子不能扔,也不能經過再此加工,而是直接吃掉。

這種經過祭祀的肉,不但是皇帝要吃,就是皇子,嬪妃,臣子等人也要吃的,當然能分到這種肉吃的臣子,都是國家的重臣。

一般的臣子是吃不到的,但是,無論是誰,在吃這種肉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一種難以下嚥的痛狀。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

我說一下這種肉的做法,大家就知道這些肘子為何難以下嚥了?

肘子的製作過程,就是把殺完的豬,褪去毛,直接放在白水裡煮,重點是還不能煮熟,而是半熟不透。煮成這種效果的肉,就被直接撈了上來,然後祭祀完祖先,就分給不同的人吃掉。

你說吃這種肉是不是有點惡習,好像無論怎麼吃,都是難以下嚥的。

這時候你是不是會有一種疑問,皇帝是不是有點變態,為何這樣作踐自己呢?

其實,皇帝的用意,有點臥薪嚐膽的意思。

大致就是警告自己和皇子們,他們滿足人的江山得來的不容易,大家一定不要忘本,體驗一下,先祖創業的時候,曾經過過的生活。只有懂得祖先曾經吃過的苦,才能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生活。

所以,這就是滿族皇帝讓人吃肘子的用意。

因為這種肘子實在是太難吃了,很多大臣在吃的時候,實在是不想吃,但是,又不敢不吃,畢竟這是皇帝的御賜之物,若是你不吃的話,觸怒了龍顏,皇帝說不定會因此治你一個殺頭的罪。

所以,很多人就不得已選擇吃了。

要知道,像這種皇帝御賜的東西,都是不能帶走的,皇帝隨時給你,你就要隨時給吃掉,守著皇帝的面吃掉。

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大臣把肉給扔掉的這一說詞了。

不過這些大臣們,也是有他們自己的辦法,來應對吃肘子的。畢竟每年都要吃幾十次,每次都要受罪,誰能受得起如此的折磨呀。

那麼大臣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呢?

他們發明了一種紙張,就是被醬油鹽醋浸泡過的糯米紙,只要皇帝再給他們吃肘子的時候,他們就用糯米紙把肘子拖起來,然後就這樣吃。如此的吃法不能說有多好吃,但是,最起碼至少是有點味道了。


史學達人


豬肉在古代也可以說是緊缺之物,普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吃肉,而那些權貴官僚們就不同了,他們有錢有勢,自然是餐餐大魚大肉,清朝皇帝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賞賜給親近的大臣和侍衛一些豬肉,而這些大臣表面上是謝主隆恩,可內心是一肚子的嫌棄,出了宮門就將它給扔了,這是為什麼呢?


清朝朝廷每年都要舉行各種祭祀,要用到許多豬肉,這些肉也叫胙肉,皇帝會把這些肉賜給大臣們分享,在祭祀前,皇宮的廚師們會把這些肉的皮出掉,剩下的肉就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不放任何的佐料調味品,和白水一起放入鍋裡大火煮,煮至七八成熟,上面沒有血絲就撈上來,這就是所說的白切肉,沒鹽沒醬油沒滋沒味的水煮肉。

喝多下令將這些肉端上來給在座的每位大臣和侍衛將領各一份,好的五花肉一般都獻給皇帝、皇后和妃嬪們,而比較肥的大片肉就賞賜給臣子們,臣子們接到皇上的恩賜,一個個的口是心非,嘴上山呼萬歲謝主隆恩,眼裡看著這些白切肉,心裡直作湧,想吐。


古時候大臣們對皇帝從來都是言聽計從,唯唯諾諾,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尊敬,對皇帝賞賜的東西都要供起來,賞賜的豬肉更是要吃掉,皇帝和后妃吃白切肉是可以蘸著醬味、和著蒜泥韭菜吃的,但是大臣們和侍衛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就這些直接吃。

乾隆執政時期清朝國力可以說是鼎盛時期,官員們早已習慣了山珍海味,這大塊的豬肉雖然是熟的,但是沒有加任何的調料,吃不上三口就想吐,可是皇上都吃了,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嘴裡塞。哪怕是賜給的毒藥也要喝下去。

因此很多人都在皇上的監督下吃得一乾二淨的,吃不完或者吃得很痛苦都是要受到責罰的,吃上三口不想吐的那就是好胃口,而吐出來那就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吃飯的腦袋就丟了,此生恐怕就再也吃不上肉了。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聰明的侍衛就應招撤招,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要吃這種白切肉的時候,就悄悄的在懷裡揣一打糯米紙,這些紙已經用鹹鹽醬油十三香反覆浸泡晾乾,用這樣的紙包著肉來吃,熱乎乎的肉浸潤了紙中的調味品,自然有一番風味,但如果被皇帝發現了,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掉腦袋的,因此他們是非常謹慎小心的,那些大臣們可就不敢了,因為他們的衣袖裡要裝奏摺,一旦被皇上嗅出來十三香的味道來,那不就是自投羅網了,因此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


乾隆爺有時候也喜歡賞賜給大臣們一些豬肘子犒賞他們,大家都知道,豬肘子可以說是整個豬身上最肥膩的地方了,真是要讓一個人吃下肥到流油的豬肘子的時候,那恐怕是餘生都不想再吃肉了。

乾隆估計也認為豬肘子太大了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就允許他們帶回家吃,半生不熟的豬肘子比肉還難煮,皇帝說是讓大家帶回家吃,但是回家後到底吃沒吃,乾隆肯定是不得而知的,因此這些難以下嚥的豬肘子,大臣們看著就煩,等下了朝,一出宮門就都給扔了。


說是扔了,但也不能亂扔,這畢竟是皇帝的御賜之物,誰敢啦,他們都送給了紀曉嵐了。

紀曉嵐跟清朝的皇帝一樣都喜歡吃肉,據說他一壺茶就能吃下七八斤肉,大家都知道紀曉嵐喜歡吃肉、會吃肉、善於吃肉,不妨就都送給他吃好了,紀曉嵐就成了大家的救星。

紀曉嵐也不客氣,來者不拒,坐在回家的轎子上,大口大口的啃著豬肘子,滿嘴流油,衣服上也是油光煥發,好不自在。


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人吃不起,富人吃不下,許多東西就白白的浪費了,這就是腐朽社會的寫照。




遺產君


清朝是一個幾十萬滿人建立起來的龐大王朝,這幾十萬人是清朝建立的根基,而在這幾十萬人的統治之下,清朝還有著數億漢人國民生活著。

幾十萬與數億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正因為這種本身人口的稀少,清朝的很多皇帝都時刻產生了一種危機感,生怕自己會被關內的漢人趕回他們的東北老家,所以他們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


他們生怕一個行將踏錯,自己就會走上一個萬劫不復之地,因此在這種危機感以及各種應對措施下,就使得清朝很少出現各朝各代都經常有的昏君。

清朝每一個皇子小時候的學習生活都是非常艱苦的,他們除了要學習滿蒙漢三種文字語言之外,他們還要練習各種射箭、騎馬技藝的,在長大一些之後,更是要隨同皇帝一起參與各種圍獵。

而他們這麼做主要跟他們憶苦思甜的想法有關,為了時刻警醒著自己,他們還會用另一個方法來追憶他們的祖先。

清朝的胙肉以及皇帝賞賜的胙肉原因

在清朝每次有皇家祭禮的時候,他們都會殺一整頭豬,然後直接用開水把這整頭豬給煮得半熟。

在這整頭豬被煮的半熟之後,就會有人按照皇帝的指令把這些豬切開成一片片肥瘦相間的肉,分給參與祭祀典禮的王公大臣、武將侍衛們 ,而這些肉被我們稱之為胙肉。


然後在沒有任何調味料的情況下,這些被賞賜到了半熟肉的人就必須得生生吃下這些肉。

而之所以只把肉煮得半熟、不給任何的調味料,則就跟我們上面所說到的憶苦思甜想法有關。

清朝的祖先女真人是在東北原始森林中生活的漁獵民族,在那種惡劣的生活環境下,他們想要獲取食物是非常困難的。

即便獲取到了食物,也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使得他們所吃到的食物經常是半生不熟的。

清朝皇帝為了更好地追憶他們祖先的艱難,因此才會經常在各種祭禮中向手下人賞賜這些胙肉。

豬肘子說法的不可靠性

接下來我們回到這個問題的本身,我覺得提問中所說到的現象在清朝是根本不可能會發生的。

這個提問有說到乾隆皇帝會在祭禮上給手下大臣們每人賜予一個豬肘子,而這些大臣們在獲得皇帝賞賜予的豬肘子後,並不會將其吃下,而是在出了皇宮後將其直接丟掉。

這種說法其實是有著巨大漏洞的,首先,清朝皇帝不會給每一個大臣們都賜予豬肘子。

當時皇帝們賜予的是一頭豬的各個部位,有的人可能分到豬頭皮或者豬尾巴等其他的部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豬肘子。

而在朝廷的眾多大臣中,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麼大的運氣獲得皇帝賜予的肉。

當時能被皇帝賜予肉的人大多數是皇帝身邊最為信任的侍衛或者他最為看重的武將們,其他人則就是他的兒子或者他的兄弟們。



當時在朝廷的眾多文人大臣中,除了極少一部分非常受到皇帝看重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沒有資格獲得這些肉的。

還有就是根據正史的記載,這些胙肉是不可能會被人們帶出皇宮外的,他們在獲得皇帝賜予的胙肉後,必須得在皇宮內、在祭禮中吃完這些胙肉才行。

試問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誰敢冒著殺頭風險丟掉這些皇帝賞賜的肉?

關於乾隆皇帝的胙肉故事以及底下人的應對方法

在正史上有記載乾隆小時候直接吃下了雍正給他的一塊胙肉而受到了雍正皇帝看重的事情。

而在乾隆成為皇帝后,他曾經給自己的一個兒子賞賜過這些肉,不過他的兒子因為這些肉半生不熟、還沒有佐料的原因,所以拒絕了吃乾隆皇帝賜下的肉。

而當時因為他的這個舉動,乾隆皇帝發起了巨大的怒氣,說出自己都能吃得下,你一個皇子竟然不敢吃之類的話,以此來痛罵他的不孝。

雖然乾隆皇帝當時並沒有給他太大的處罰,但是在乾隆皇帝的心中,未來的皇帝之位必然沒有這個皇子的一席之地了。

根據以前某本美食書籍的記載,因為這些肉實在難入口而手下大臣們礙於皇帝在前又不得不吃的原因,所以很多人在吃這些肉的時候是很痛苦的。

正因為感受到了這些大臣們的痛苦,皇宮裡才有一些專門負責打點膳食的人想出了一個方法。

他們會將一種特殊的草紙放在醬油裡面浸泡上好幾天,在這些草紙被醬油完全浸透之後,如果這些大臣們提前有給過他們好處的話,那他們就會在給這些大臣們上肉的時候,給他們放上一些這樣的草紙,然後大臣們就可以將這些草紙中的醬油沾到肉上,直接將其吃下去了。

所以說皇帝賞賜大臣們的並不只侷限於豬肘子,他們所賞賜的包含了豬的各個身體部位,這些被他們賞賜的肉被稱之為胙肉,是一種半生不熟、難以下口的肉,而清朝皇帝之所以賜予這些肉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想表達一個憶苦思甜的態度。


孤客生


把皇帝賜的豬肘子扔掉?這是不可能的,借給他們十個腦袋也不敢,不但因為這是皇帝賜的肉,還因為這種肉不是普通肉,是清朝皇室用來祭祀祖先的。

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滿族有很多特殊風俗,其中一個就是祭祖。

清朝皇室祭祀祖先時,給祖先上供的菜品中有一個叫“胙肉”的,用豬肥肉製作,做法是用一大塊肥的流油的豬肉清蒸或水煮,不加任何佐料、調料,煮出來什麼滋味都沒有。

清朝皇室還有一個風俗,他們認為“胙肉”是祭祖用的,是十分神聖寶貴的,祭祖完成後,這些寶貴的“胙肉”不能浪費,所以有些皇帝會把“胙肉”分給皇室宗親、貴族大臣,以示對他們的重視,也就是說普通官員是沒有資格分得這些“胙肉”的。

要命的是,皇帝賜給大臣的“胙肉”還必須當面吃掉,不能拿回家去加上佐料再煮,更不能不吃——這可是皇帝御賜聖品,誰敢不吃?不想活了?

作者從小在農村長大,每逢過年給老祖宗上供,必備的就是“胙肉”,一大塊肥膩的豬肉放在碗裡當供品,但用完以後即便要吃掉,也要重新烹製後再吃,否則根本無法入口。

如果有人不吃皇帝賞賜的胙肉,會有什麼後果?

正史上沒有此類記載,但二月河小說《乾隆皇帝》中有此類情節,說的就是乾隆賞賜紀曉嵐吃胙肉,紀曉嵐一百個不願意,也只能硬捱著吃上兩口,清宮戲也有類似情節。

所以說,皇帝賞賜大臣“胙肉”,有的大臣不吃,反而一出宮門就扔掉的故事不可能存在——除非當事人不想活了,想被皇帝做成“胙肉”。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提起豬肘子一般都讓人想起過年大菜,它香味濃郁,肉質細嫩,肥而不膩。乾隆皇帝也會時不時地賞賜給大臣們一些豬肘子,可是大臣們出了宮門會把這些肉扔掉,扔掉“皇帝的賜品,冒著懲罰的危險,這些大臣該是多麼討厭這樣的肉啊。


原來這些肉不是一般的肉,是乾隆用來祭祀的肉,清朝祭祀的日子比較多,據《欽定總管內務府則例》記載,清朝每年要在前殿大祭26次,後殿祭祀33次,不定期臨時祭祀至少5次。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醒後代要飲水思源,居安思危。清朝祖先生活在寒冷較長的東北地帶,他們辛勤勞作,生活艱苦,常常食不果腹,能吃上不熟而且沒調料的肉就不錯了。所以清朝皇帝們為了不忘祖,常常祭祀,分吃祭肉。

乾隆祭祀時要在坤寧宮前宰殺幾頭大豬,用白開水煮熟肉的表面,裡面依舊有生肉和鮮紅的血水,這些豬肉裡不能添加任何的調料,(他們認為如果放調料就是玷汙神靈,玷汙祖先) 這樣的白肉被稱為“胙肉”也叫“福肉”。誰要敢玷汙“胙肉”要受刑罰。



皇帝帶著皇子、內外藩王、貝勒、大臣、皇后、地位尊貴的妃子(皇后,妃子們必須素顏,素裝)、六部正卿等等,祭祀完畢後,將祭神的肉分給大臣、侍衛們一起吃,這叫“受胙”。


開吃前皇上要面北而坐,各位王爺,大臣身穿祭祀服向皇上行禮,然後大家一起坐下來,按身份地位的高低分吃肉,和皇上一起吃這樣的肉是大臣們無上的榮耀,他們必須表現的感激涕零,但是吃這樣的肉實在讓人難以下嚥,何況這樣的生肉一年得吃60多次,還絕對不能表現為難吃的樣子,反而吃的越香越受皇帝高看。當年雍正選擇太子的時候,就分給他所有的皇子一人一個大肘子,就是這種不熟的肉,只有弘曆(現在的乾隆)非常津津有味的吃完了,雍正非常滿意,一步步把弘曆立為太子。


有些聰明的大臣就在手帕上,或者糯米紙上灌滿食鹽醬料,大膽一點的就用這些託著肉吃,小膽的就用這些東西擦嘴,吃一口肉擦一次嘴,也能勉強下嚥,乾隆把吃不完的肉分給大臣們。出了宮門這些大臣們的就放開了膽子,他們知道紀曉嵐非常愛吃肉,乾脆“借花獻佛”紛紛把肉扔到紀曉嵐的轎子裡,紀曉嵐怕肉扔掉在轎子的木板上弄髒了肉,就會用衣服去接這些肉,一陣子下來,衣服上油膩膩的很搞笑。

還有一些大臣看到街旁的饑民就把肉直接給了他們。

“百善孝為先”清朝祭祀分“胙肉”,體現了對已逝者的尊重和孝心,濃重的孝道文化的傳承。


小姐姐講史


嚴格來說呢,這片油膩膩的肥肉,我們現在叫祭肉。顧名思義,祭祀用的,如果題主看過納蘭容若傳的話應該能看到這一段的描寫。涉及祖宗祭祀,皇上恩賜,你給他8個膽,他也不敢不吃。但是據野史說:那個時候被賞賜祭肉,被賞賜的人手裡會拖著一快方帕,也就是手帕,然後假裝把祭肉送到嘴裡吞進去,實際上是肉還在方帕裡。雖然這麼做是欺君之罪,但是很多嬌生慣養的八旗子弟,還是冒著危險這麼做了。具體細節我無從考究,但是根據一些資料還是可以相信關於我說的祭肉吃法有六七分可信的。

注:我本人是滿族人,什麼旗不知道,反正不是什麼有用的東西。前文中我說的資料就是家裡傳下來的家訓及只有我往上四代的族譜。所以真實性還請各位看官不要懷疑。不過這些事兒都是老黃曆了,當個笑話看一看,笑一笑就可以了。


DJ雲皓


“雍正元年,癸卯,春正月,次辛祈谷禮成,是為世宗登極後初次大祀之典。召上入養心殿,賜食一臠,意巳為他日付託之本。志早先定,仰告昊蒼,故俾承福受胙也。”



提到豬肘子,大家可能立馬就感到食指大動,垂涎欲滴。但是在清朝,一個皇帝賜予的豬肘子,卻會被官員們所嫌棄?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在這之前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就是出自上面的文獻。

當年雍正奪得皇位,可謂是經歷了千辛萬苦。所以到了乾隆的時候,他不想讓這種事情再發生,因此想提前指認皇帝。於是在乾隆十歲的時候,他叫了一群皇子,給他們一人一份胙肉。然後讓他們所有人吃下去,可是隻有乾隆吃的時候面無表情,其他的幾個皇子都差點噁心的要吐。

這裡的胙肉就是我們的豬肘子,只是這裡的豬肘子都是生的。當時清朝已經建國一百多年,基本上皇子都是處於享福的狀態。這個時候雍正想來試驗他們一下,看他們有沒有忘記先輩的不容易。因此也正是乾隆吃的豬肘子,讓他在雍正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然後我們再說回大臣的事情,為何為何這麼大膽扔掉這些?首先皇帝賜予他們的豬肘子,肯定有他們十分不滿意的地方。否則他們也不至於冒著被皇帝發現甚至殺頭的危險,丟掉豬肘子吧?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難吃!

他們的做豬肘子的方法很直白,一開始會先殺一整頭豬,然後直接用開水把這整頭豬給煮得半生不熟,吃著一半可能還帶點血絲的那種,想想就反胃。在這整頭豬被燙的半熟之後,就會有人按照皇帝的指令把這些豬切開成一片片肥瘦相間的肉,分給自己的大臣們。

然而像這樣的豬肘子,在清朝那大臣看來,都不像人吃的。人家高官大臣啥山珍海味沒吃過?這樣的豬肉自然是吃不慣的,當然只能丟掉啦。但是皇帝吃的比他們還好,難道皇帝也忍心吃得下去嗎?皇帝其實也吃不下去,但是必須得吃,因為這是清朝的一個傳統。


這個豬肘子在歷史記載,是有來頭的。清朝在那時候,是由滿人建立的。而清朝大多數都是漢族,是起碼幾億的漢人,而滿人就只有十幾萬。這數量上的巨大懸殊,讓人家當皇帝的肯定是沒有安全感。萬一皇帝一個不小心的舉措得罪了人家幾億的漢人,那還得了?這皇帝還做不做了?

所以有著上面的這種壓力存在,清朝很少出現各朝各代都經常有的昏君。清朝除了關外時期的太祖、太宗外,一共10位皇帝,除了咸豐、同治和兩位不掌權的皇帝稍弱一點外。我們發現剩下的也幾乎沒有什麼昏庸、荒嬉或是無心治國的皇帝,也沒有出現過宦官干政或是幾十年不上朝導致皇權旁落的情況。

清朝的皇子小時候生活都是很刻苦的,他們除了要學習滿、蒙、漢三種文字語言之外,他們還要練習各種射箭、騎馬技藝。吃這個豬肘子,就是為了讓他們時刻牢記自己祖先生活的艱辛,不忘初心。


清朝的祖先是生活在那種十分惡劣的環境下,他們想要得到食物是一件特別艱辛的事情。而就算費盡千幸萬苦得到了食物,也因為當時的條件艱苦,也沒辦法吃到什麼好吃的食物,他們所吃到的東西經常是半生不熟的,就像豬肘子差不多。

清朝皇帝為了更好地紀念他們祖先的艱難,所以就會經常在各種祭禮中向手下人賞賜這些豬肘子。而這時候,人家無辜的大臣又不知道你們這些皇帝為什麼這麼會玩,他們平時吃慣了那些美味佳餚,哪裡還能吃的下這些東西。

進一次皇宮,肚子就得遭一次罪,畢竟是皇帝賜予的豬肘子,是毒酒你都得謝恩,有誰敢違抗?所以這些大臣們表面上是笑臉相迎,吃的是不亦樂乎,其實早就已經叫苦不迭了。對於這些豬肉,能扔掉的自然再好不過。但是人家皇帝一高興了,就即興讓你當面吃幾個豬肘子,你敢不吃嗎?


天無絕人之路,就有人想出來了一個辦法。他們會將一種特殊的叫做糯米紙的,放在醬油裡面浸泡上好幾天,在這些糯米紙被醬油完全浸透之後,就可以直接放到食物上食用。

這個方法一時興起,每個人進宮時身上都得有這麼一些糯米紙。吃肉時就給他們的肉上放上一些這樣的草紙,然後大臣們就可以將這些草紙中的醬油沾到肉上,直接將其吃下去,也不用那麼痛苦了。


史之策


乾隆分的應該不是什麼豬肘子,而是祭祀用的祚肉。祚肉是豬肉用白水煮熟,祭祀天地和先祖之後才拿來吃的。大典祭祀豬肉的做法,一般都是直接白水煮熟,沒有任何調料。。記得《延禧攻略》的劇中傅恆就是因為吃祚肉蘸鹽被宗人府抓了,蘸點鹽都這麼嚴重,更不用說你扔掉或者吐出來了,那是要砍頭的,所以大臣們對這種無味的豬肉十分嫌棄,不能接受。當然皇家的這種肉也不是什麼大臣都可以吃的,吃肉也就分三流九等,什麼位分就只能吃什麼部位的肉,好東西分完了才能把其他的分下來吃。比如豬後腿上的肉最好,是皇帝才能吃的。其它的肉分下來,各位大臣就各顯其能了。有的愛吃,有的不愛吃,咱們辦?皇上賞賜,必須謝恩,而且還是大典祭祀的重要之物,如果不接受就是對皇上,聖人和上天的大不敬。辦法呢據說,將一種特殊的糯米紙,放在醬油裡面浸泡上幾天,當糯米紙被醬油完全浸透之後,就可以直接放到食物上食用。然後,大家就都曉得了,心照不宣的就吃肉時放上一些這樣的草紙,有點鹽味也不用那麼痛苦了。扔掉丟掉恐怕沒人敢那麼明目張膽。


下雨啦16


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是逢年過節,我們就會約上三五個好友,或者是跟家人一起吃上一頓好的,對於我們最為重要的節日肯定是春節了,當然我們也基本就只有春節期間才能跟親朋好友一起吃頓飯,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工作,所以也就只能和朋友、同事聚上一聚了。

然而,在古代,人們不管是春節還是其他節日的過法都比我們現在要隆重的多,不僅會大肆慶祝,而且還會相互之間送禮,皇帝也會賞賜群臣一些東西,一般都會是一些貴重的東西,這樣才會顯出皇家的威嚴。

尤其是清朝期間,皇家更是鋪張浪費,其中又以乾隆為首,翻閱史上可以知道,當時乾隆在位之時候,只要是過節就會大宴群臣,可以說生活是十分的奢靡,雖然辦的這麼氣派,但是他卻不像其他皇帝一樣賞賜大臣什麼寶物之類的,他每次就給大臣一人送個豬肘子,按理來說,能得到皇帝的賞賜那都是無的榮耀,不管是什麼都應該收藏起來,但是這些大臣根本就沒有當這種賞賜是一種榮耀,反而是走出去就會將剛得到的豬肘子給扔掉。

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對於吃的來說,用脂肪含量多的肉做出來的菜會更加的好吃,所以當時的人們也是很喜歡吃肉的,但是有一些根本就沒得吃,直到現在,東北的“硬菜”基本上都是以豬肉為主的,出名的有什麼鍋包肉、溜肉段等等,相較南方人來說,北方人更中意肉食,比如南方炒青菜的時候就不會在裡面加肉,但是北方就是不一樣,他們炒個青菜都會放些肉在裡面,可見他們對肉食的喜愛程度。

雖然整個大清王朝的人都很喜歡吃肉,但是紀曉嵐絕對是這麼多人裡面最能吃的,據傳聞,他一個人一次能吃下十幾斤豬肉,想想都油膩,當時沒有扔掉豬肘子的官員都會選擇講其塞到紀曉嵐的轎子裡,結果他回家後一看,自己已經是滿身都是油漬了,而且滿地都是豬肘子,而且最後那些豬肘子都進到了他的肚子裡,當然我們並不是要說他有多能吃肉,所以具體的也不多說了,我們還是言歸正傳,說說大臣為什麼丟掉。


眾所周知,大清王朝是由滿洲人一手建立的,而查閱史書就會知道滿洲人也有著自己的信仰,他們信奉薩滿,是一種很神秘的存在,所以清朝的皇帝們對薩滿又是跳大神,又是祭祀的,對於祭祀,自然是需要祭品的,而這些豬肘子正是祭祀所用的祭品,叫做胙肉,可能你沒聽過,這種肉就是用白水所煮的,什麼佐料也不會放,而且也不會煮的太熟,外面看上去已經熟了,但是裡面還是紅色的生肉。

在《延禧攻略》中就出現過這種祭祀,當時皇帝講這些肉賜給大臣,讓他們當場吃掉,他們每一個願意吃的,都是一副難以下嚥的表情,所以知道這個豬肘子有多難吃了吧,雖然那些大臣當面不敢拒絕,事後也根本吃不了,所以就只能丟掉了,這也是人之常情。


這種用胙肉祭祀的習俗也保留了下來,至今都還有著很多地方有這樣的習俗,但是他們不會將祭祀了的胙肉就這樣直接吃,而是會拿回家去再次加工後再食用,所以也並不是這個豬肘子沒有用,只是當時的大臣都有權有錢,所以家裡根本就不缺這麼點肉吃,完全沒有拿回家的必要,還不如直接丟掉來的省心。


羽評郡主


你聽誰說扔了的,沒人敢扔,半生的,不太好吃,但我覺得味道還行,以前都是冬至拿回家,有一次我跟金華火腿放一起,味道不錯,但是吃不了,我攢過好幾個。其實這東西之所以會給大臣是有講究的。將上墳或敬天過後剩下的貢品分給人吃是福分。是先人或神仙對我們的疼愛,北方某些地區到現在還有這個風俗。一是圖個兆頭,二是以前物資少扔了可惜。其實聖上給的這些東西還是要的人多,主要的還真不是為了肘子,關鍵是乘肘子的盤子,天壇祭天用的盤子是專用的,祭天后要把肘子移到宮廷裡的盤子然後用食盒分給諸位,宮裡的物件再不起眼放民間也值大錢,都是內務府在江西景德鎮定製的,每年要花幾十萬兩銀子,所以都會專門留著,康熙爺和雍正爺都是過日子的主,他們給的盤子都很一般,嘉靖爺之後的幾個爺也都很一般,關鍵是乾隆爺,他老人家的盤子要比其他幾位聖上特別的多。他的盤子花裡胡哨的世間少有,有的時候一個盤子要上十幾種釉彩。這種品味就他有所以存世很少。當然還有更走運的,有一次幹活太監馬虎把一個祭天盤子直接放食盒裡了讓湖廣總督撿了大便宜,據說現在在美國華盛頓三環以內換了個獨棟,窗戶面對白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