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呢?

黄种人105955502


这句话,源于古时候的佛教门徒,现在,一般只有修道、修佛、修心的人才会主动去了解。还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两句话代表了修行人,必须经历的两种境界,一种是“执迷”,一种是“超脱”。

菩提树,是释迦摩尼顿悟成佛的地方,后世人渐渐将菩提树衍生视为一种大觉悟、大智慧的代表。

明镜,就是女孩子梳妆打扮用的那块镜子,可以正衣冠,妆容颜,后来人们将这种镜子衍生到内心世界,成为了一种可以窥视本心、了解自我的事物。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话讲的就是执迷执念。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超脱这个世界的种种苦难,种种悲哀,甚至是种种无奈。可是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却了成佛是为了什么,以致于只是为了成佛而成佛,为了成佛而修行。

许多人为了家庭幸福而努力赚钱,为了孩子妻子幸福快乐的成长而赚钱,后来,走着走着,成为了只是为了赚钱而赚钱的皮囊,妻子、家庭、孩子,都已经忘却了。这就是执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讲的就是超脱。菩提树之所以成为了“大觉悟、大觉醒”的代表,是因为释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释迦摩尼成佛,是因为他内心想要人们脱离苦海的这种大愿景,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释迦摩尼成了佛!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这棵菩提树有了那么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有大愿景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不执迷于肉体,不执迷于财货,不执迷于功名利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中愿景而存在。像毛主席、周恩来这样的先贤,像焦裕禄、任长霞这样的前辈,都有着大愿景,为了世界的美好,甘愿牺牲自我幸福,虽然肉体经历不少磨难,但内心却是无比圣洁,即使身上沾惹泥土污垢,受其恩惠的人,也觉得“干净”的很。


思想圣洁,为大世界福而牺牲自我,即使身体破败、污垢,也不会沾惹“尘埃”,所以“何处惹尘埃!”。


都市修道人


这首诗偈为禅宗六祖慧能所作。慧能,唐朝贞观十二年(638年)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丧父,长大后靠打柴为生。虽然他从小没接受过教育,目不识丁,但悟性极高,听人念一边佛经就可以为人讲解。后来投入五祖弘忍门下学习佛法。

有一天,弘忍召集弟子们,让他们各自作偈阐述自己学佛的心得。弘忍最得意的弟子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觉得神秀的回答非常的好,便传令下去,叫所有弟子背诵这首诗偈,学习神秀同志讲话精神。【神秀】

慧能当时没在场,后来他听说了神秀的诗偈,觉得神秀讲得不对,就另作了一首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叫人帮忙写在了墙壁上。不久之后,弘忍看见了慧能的诗偈,觉得慧能已经证悟了禅宗的精髓了,便偷偷将佛祖的衣钵传授给慧能。

佛祖的衣钵就和丐帮的打狗棒一样,继承了衣钵就等于成为了禅门教主。但是慧能入门时间很短,而且大字不识一个,将教主之位传给他,下面的所有弟子肯定不会认同,甚至可能危害慧能的性命。所以弘忍叫慧能逃回岭南。【五祖弘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而不传给自己本来的得意门生神秀呢?显然答案藏在二人的诗偈当中。神秀的诗偈的第一句中的“菩提树”源于佛教典故,传说佛祖当年是坐在一棵树下时证悟到佛法的,后来那棵树便被称为“菩提树”,“菩提”为梵语Bodhi的音译,本意为“觉醒、觉悟”,菩提树就是“觉醒之树”的意思,引申出来可以指代佛性。“身是菩提树”的意思就是说,佛性就蕴藏在人的身体当中。这句话表明神秀的觉悟已经时相当高了,所以一开始弘忍才会那么欣赏他的诗偈。第二句“心是明镜台”和第一句意思一样,明镜台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摆放镜子的梳妆台,女子爱整洁,通常会把梳妆台收拾得很干净。

【佛祖在树下顿悟】

再来看慧能的诗偈,其每一句都是明显跟神秀对着干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意思是佛性就蕴藏在人的身心当中。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是不是意味着慧能认为人身上没有佛性呢?不是的。这要联系禅宗的另一首诗偈来解读。禅宗最早是由佛祖开创的,佛祖将禅宗传给迦叶时作过这样一首诗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首偈咋看很矛盾,很难解,其实它的意思跟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意思。佛祖和老子皆认为真理(或者称为“佛法”或者称为“道”),是无形无相的,要用语言去说也说不清楚的,要思考也思考不明白的,只能直觉的去领悟。佛法的这个特性是佛教两千多年来一直反复在重申的,归纳为一个字就是“无”。神秀用菩提树和明镜台来比喻佛法,当然是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可是他犯了一个佛教的忌讳,就是试图用有形的事物来形容无形无相的佛法。所以慧能反驳神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意即佛法、佛性根本就不是菩提树、明镜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直接踩中了“无”这个得分点。

神秀的后两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表明了他的修佛态度,即要像女子勤快的收拾梳妆台一样,勤快的收拾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心中的佛性沾染上了尘埃。这种学习态度如果放在别的地方通常是没错的,可是很不巧,这是在佛教里面。佛教教义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叫人放下执着,不要有任何精神负担。而神秀的话里面恰恰暴露了他把修行这件事做成了负担。你想,把一面镜子反反复复的擦,不准它沾上一点灰尘,这不明摆着是强迫症吗?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执着太深了。这也是佛教修行吊诡的地方,既要修行,又不能把修行看得太重。【六祖慧能】

而慧能的态度就跟神秀完全相反。他把自己的精神彻彻底底的清空了,“本来无一物”——这恰恰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还用担心沾染上什么尘埃呢?由此看来,神秀的境界明显不如慧能,神秀才走在修行的路上,而且还把路走歪了,而慧能却早已经到达终点了。

不过上述故事只是一面之词,相关的分析也只是就诗论诗。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慧能和神秀斗诗偈和弘忍传衣钵的事情不得而知。这些事或许是后来南禅宗为了树立自己的正统性而编造出来的。


妖怪博士潘神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六祖慧能禅师的一首诗,本来没有这首诗的,是因为他的神秀师兄写了一首诗,他附和着才念了出来。也不要就把这首诗的境界抬得那么高,这样的诗会写的人多了去了。

这就像老师比如在考大家的思想境界,然后一个人说出他的学习领悟。而我听了之后,觉得这个领悟思想还有不足,我再进一步作个补充。

神秀师父怎么写的?他写的是:【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师父说的这个,境界就很高!高在他从实际处落手,持戒精严。这是一种修行精神,不管开悟不开悟,都需要这么做,而且他就是这么做。

当时五祖老师,问的也就是这个:你们学的怎么样了?各自表达一下我看看。于是,神秀作为大师兄,第一个交了作业。五祖也表扬了,说写的好,大家依照这个精进学习,可以成佛。

慧能师父呢,看了神秀这首诗,他就说他也要写,于是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了,即刻擦掉,说胡扯!

五祖为什么说胡扯呢?因为如此空洞的东西,更像我们现在讲的心灵鸡汤,如果人人学习这个心灵鸡汤的话,就不会精进修行了。人人若是都学习做些无病呻吟的句子,那大家就落空了。



可是五祖为什么将衣钵传给慧能呢?这是早看好慧能了。慧能初次参见五祖,说的话表现的很有深度,五祖为了考验你这人是不是空口大白话,叫他去舂米,看他是不是言行如一?在要大家交作业之前,他已经发现言行如一的慧能了,衣钵传与谁,其实早有定数。

慧能师父这首诗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意思是:菩提树本来就不是树,铜镜子本来也不是镜子,本来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哪里可以沾染尘埃呢?

慧能做到了,言行如一,他在舂米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了,连他自己都置身度外,尽管用心做事,不会沾染了什么心情烦恼。

可是,若是别人写的这首诗的话,能说意境高吗?绝对不能。因为你没法言行如一,就是空口大白话。

我对于佛学不是太多认识,今天看到问题,随便答一下,有失误的地方,欢迎指正赐教,谢谢!


命理师陈一宏


要谈这一偈子,先谈一谈它的由来,五祖要传位,必须要传给,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要用偈子,表达出来,就传位给谁,五祖的第一大弟子教授师神秀,,就提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始惹尘埃」,慧能,那时还在材房工作,因有人念此偈,有感而说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了解其偈的来历后,我们就可好好地谈一谈到底是什幺意思?很多人都知到,五祖弘忍最终传位给了六祖惠能,但完全的知解,了知其偈的深意,又领悟,应用,到生活面的,实在很少。


先谈一谈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人世间,有几希能如此般?以身和菩提,心与明镜台作比喻,亦是一种自我要求成长的境界。

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世间本是梦幻一场,是人不知自在梦中,以为一切皆是实有,人的一生本是缘起缘灭的,生灭现象,自心迷失在得失,有无,来去中而不知,,金钢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菩提本无树,是对身,是菩提树,身也好,树也好,皆是生灭的现象,菩提中那有真实不变的树,而以为是真,明镜与台的比喻两者的完全不同层面,说明菩提的实,人生的生灭,梦幻与不实,并认清什幺才是真,方能不为生灭现象所迷惑,金钢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两句偈,完全不同的味道,它不是对错,也不是高底,两偈前后皆是妙对,是人生成长到回家的过程,每人的业不同,迷悟有迟急,所需也各异,五祖也吩咐其他弟子多念神秀偈子,对自我成长有大助益。

五祖弘忍,今要的是,佛的传人,今神秀说的是二法,虽然完美,但皆是心识中的,相与用,维摩经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法华经云:「法,是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法是体,相,用,的不二之法,

若是平常人用知识,心识来研究慧能所说的,可能仅会体会他的表层,很难进入那最深处,亦是在神秀的相对面去认知,了解,殊不知本来无一物,与何处惹尘埃,是在生灭中显不生不灭,唯有用本有清凈,的菩提心,动,用方能以之相应,而感悟其中至深之义。

惠能的偈,皆是自心最深处的真如本性,「真我」的流露与显现,不为现象的生灭,有无,起心动念,而动摇,是来去自由,本自具足,是本起清净,和光接物,心体无滞,如实的展现。


和_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禅宗六祖慧能所作的一首偈诗。

这首诗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仅从做人的心态上来说,就是启迪我们要放的开些,不要太执着,太固执了,要学会悟道,求得心灵的安静。

六祖在《坛经》上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其实每个人的智慧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又会有智人和愚人之别呢?

六祖说:“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人们往往总是被世俗之物所迷倒,所束缚,使得心灵得不到解脱,一味的执着,一味的追求,反使得我们的心越来越沉,越来越浊。心得不到解脱,人就被束缚了。

人需自悟而醒,方能见性成佛。

只要我们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本性去做事情,我们自然是会得到回报的。回报不应是我们的追求,不能因为有回报就去做而没有回报就不做。

现在社会上有人批评一些大学生在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之后而没有感恩之心,甚至有的捐助人因此而停止了捐助,这些大学生的做法固然是不对的,人的确是需要有感恩之心,可是真正的善心是不应该苛求回报的啊!

修身不去修心!


亮说史话


佛学教导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怎样成佛却没有固化的模式,因人而异。其实每个人的心都住着佛,只不过佛被蒙蔽了,所以我们在众生的道路上苦苦求索,离佛越来越远。通过比较下面的两则偈语,我们大致可以理会成佛是怎么回事。

话说大唐时代,五祖弘忍广收门徒,宣扬佛法,弘扬佛学,他有一个弟子叫神秀,是一棵苗子,五祖打心中喜欢他,有意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有一天神秀心有所悟,便将自己的学佛心得写在了寺院的墙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样的心得也叫偈子或偈语,其中有些禅意,可以诱导启发人领会佛学深意。

本人认为(本人是众生中的一员,所以才有如此见解)这首偈语侧重于对众生说法。有身有心是众生。学习佛学需要发菩提心,生智慧心,立志成佛,勤于修持。这就好比今天教学生在学校学习,要遵守纪律,听老师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不要心生杂念,跟着赖学生瞎胡混。这是常规教育,一般人都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完成学业。

奈何在这所寺院里隐藏着一个佛学天才,他目不识丁,是个文盲,但聪明绝顶,领悟力超强,是个奥数天才,旁听别人诵经即能领会要旨,表面看是个赖学生,没有地位,一个砍柴劈柴的杂勤,他就是六祖慧能,他善于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摘果子吃,这就是智慧。他站在神秀的肩膀上摘到了寺院里最大的果子。他砍柴回来听人诵读神秀偈语,忽然大彻大悟的,也搞了四句偈语,叫人用木碳胡乱涂乱画在神秀的褐语旁边。第二天他的褐语就在寺院传开了。五祖慧眼识天才,他要重新培养接班人,并暗中将衣钵传给这个大文盲,并授意他远走他乡求发展。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且看这则偈语高明在哪里。

佛学造诣深的一看就是大智慧者的觉悟,身心俱空即为佛,自性清静即为佛。慧能绝对是个悟空高手,他不需要终日盘坐在庙堂上,双手合十千万遍诵读"阿弥陀度",他完全超越了形式的束缚,突然之间,天地万物尽入囊中。

《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万物、智慧、法门、身心、佛、众生都是空中因缘。

佛道是一家。《道德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风糜李唐的《道德经》~道学与佛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天下殊途而同归"。老子认为无私无欲无我无为的人,可以把天下暂寄给他治理,可以放心地托付给他治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懿壬


前一段去湖北的四祖寺、五祖寺转了一圈,十年前去过六祖寺。

秀师、能师的两个偈子很有名。很多人认为能师偈子的境界高一些,我倒不这么认为。有几个原因,一是他们的老师五祖弘忍大师可是说了,大意是按秀师的偈子修行可不堕落。大师不会打诳语,不堕落可是一件大事!《杂阿含经》中说过人身难得,好比盲龟海中遇浮木之孔。一是能师的偈子是在秀师的偈子的基础上写的,不吃第一个馒头能直接吃第二个馒头吗?一是从实践来看,说顿悟的人很多,真顿悟的人有多少呢?倒是狂禅、口头禅很多。

古德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说空容易,真空一个试试!没那个功夫和资粮,自欺欺人而已。

看佛家的东西,比较忌讳望文生义。很多东西是有功夫在里面的,如果自己没有那个功夫,没到那个境界,是不会“相应”的,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点很关键。比如佛家典籍中有很多故事,某人因为一句话就开悟了,我们也看到那句话了,怎么没开悟呢?

不管学什么,还得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佛家三学戒定慧,得老老实实从持戒修定开始。





老张说学而君子


我不懂佛学,没读过佛经。听人说慧能,神秀都是学佛,并且开功开悟。

那么这两首诗的分岐在哪儿呢,其实意义是一样的,本质是一样的。不在于有文化没文化,它是一个修练方法,稍有区别。,要清醒地认识本质相同。

禅宗也和别的法门相同,要坐禅,坐禅要有一定姿势,要念经,要和本人实际行动相复,就是言行一至,。当主席,当总统,要一心为民,当省长,县长要辛勤治理好夲地区范围,当工人,农民要勤俭度日。就是说哪层人都能在本层修练。

丶禅宗里的神秀,时时克服缺点,一心向上,修着修着就看到了一层空间,修着修着又看到第二层空间,这样的修炼方法是渐悟,很难,因为看到不如看不到,看到了不好长进。而看不到修得比较快。那六祖慧能是顿悟,修练多少年,什么都见不到。当修炼到一定层次,突破了很多空间,,命门穴突然炸开,各个空间都能见到。以上也就是这两首诗,词语不同的原因。

再多说一点,命门穴怎么炸开,当然不是我们的肉体破开了。真心修炼之人。在丹田里长一个元婴,象米粒吧,因为是田里生长,你的修炼就是给营养,元婴逐浙长大,象小儿时从丹田往上走,入脑,到天目出去,又回到脑,下来到田里,继续生长,当长得和人体一般大时就离开人体了。使练出的功变成元婴的世界,元婴是从命门穴走出来,命门穴炸开,所有功能都有了,元婴就是神佛,有自己的世界。


夕阳无限好126669730


这里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五祖弘忍让佛门弟子各作一偈,并说:‘’若大悟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此时即有弟子写下一偈:‘’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见后复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后,即刻将衣法传给了慧能,即为六祖。这首偈表述了一切皆为虚空的佛教法典。


善緣4


这个问题很好玩,仔细研读品味了各位的回答,也非常的棒。

前些年我的印象中大家非常热衷于研究禅的文化。尤其是一些经历丰富的人,文人,成功的企业家,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的人,都去参禅悟禅,要进入禅的境界!

佛经上说,修行练习的法门有36800多种。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有成为佛的潜能,从任何一个地方进入,都可以最终证悟自己。禅讲究的是顿悟,就像孙悟空向菩提老祖学习,菩提老祖敲了他脑袋几下,他就知道半夜的时候去找他,这就叫顿悟。

我也曾经到各地拜会过当地的高僧,也查阅过历史记载,看近现代有谁成为了佛,参透了禅。也想着有一天能够证悟我自己。应该是天赋不够,或者是机缘没到吧。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目前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他悟到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种无我的境界。

在禅宗里面这句话和“你看”是一样的。你可以从它的字面意思开始进入,参悟禅理,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名词。怎么想都是对的?他只是给你打开了一道门,我猜想,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写出这样的诗的时候,估计就应该参透了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