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烧饼为何突然没了?

陆振宇David


土家烧饼,曾风靡一时,火爆神州,特别是在2005年,呈井喷式的发展!

记得当时在南京工作,在南京这个南北方交汇、美食集中的地方,每个土家烧饼铺子前排着长队,或急切或耐心等待着烧饼出炉。松软的面团擀制好,表面放上特制肉末、芝麻、香葱粒,撒上孜然粉,放在方形的托盘上,放入烤箱,还未开炉就能闻到阵阵香味,确实俘获了一大批人!

后来了解到,土家烧饼属于湖北恩施土家族的特产,一位在京读大学的学子,读书期间创业,并加以改良,并且筹到钱继而推广开,才有了土家烧饼走向全国。

再后来,南京的现代快报爆出:一家土家烧饼配送点环境奇差,采用淋巴肉做馅料,工商、卫生部门介入调查。由于《现代快报》隶属于新华社,在江浙沪皖地区的权威地位,此事件一出,一片哗然。此后,土家烧饼在南京地区销量受到重创,不到几个月便销声匿迹了。

食客的口总是挑剔的,所以百年的餐饮店少之又少。做餐饮就是做良心,当心黑了,生意也就黄了,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长乐未央1981


你说的土家烧饼应该指的是土家馋嘴饼吧,又叫土掉渣烧饼,中国式披萨,是一个方方的发面饼,上面抹上特制的肉酱,撒上葱花,放烤箱烤熟,撒上孜然加生菜。刚开始确实是大家小巷都有卖的,我们家后边也有一家,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关门了,不过也不是见不到,在很多学校门口还都能见到。就是产量有点低,以前听老板说过,好像7分钟才能成熟,一盘只能装6个,有时候去买的时候都等不到,有时候是卖家提前做得,没有刚出炉的好吃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买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土家馋嘴饼还是挺实惠的,相比手抓饼,鸡蛋饼,煎饼果子都是几块钱,但那几个胃口大点的一个都吃不饱,馋嘴饼吃一个可以吃饱,而且价格也很便宜,我们这里最早是2元,现在涨到三元,有的卖的贵的也不过是三块五,再买一杯豆浆,当早餐可以吃的非常饱。由于它的肉酱是直接刷上去的,不像披萨有芝士粘着,所以吃的时候很多肉馅都会掉到纸袋里,小时候吃完饼都会伸手纸袋里抓掉的肉,满满的回忆感。


洛城虫虫


看到这个提问,满满的回忆感,我们那叫它土家酱香饼,作为穷穷的学生党,每次放学路上都会买两块钱,切成很多小块的饼吃,为啥那么馋嘴呢,因为它家上面那层肉酱是真的好!香!啊!尤其是边角那块脆脆的,一口咬下去舌头都要酥掉了。

但是!!这个饼在我连续吃上一段时间后,就再也不想吃了,甚至闻到它的味道也腻了。以前放学排队等下一盆饼出锅的那种感觉没有了!

就像我喜欢吃包子,但是包子有各种馅儿,怎么吃都有不同的口味,酱香饼比起来就种类太单一了,绝味鸭脖我也是一直回购,它的味道也是熟悉的口味,但是它有鸭脖、鸭架子、鸭肠、鸭舌让我选择啊,所以我吃不厌。

所以买酱香饼的人,吃上一段时间,就很难会经常去买它了!尤其是在现在各种小吃店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一直吃这个呢,换个说法,也就是上面答者所说的用户粘度不够,现在还存在的网红店,靠着一种产品爆火的同时,也会不断去翻新菜单,维护好现有的粉丝,以及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


一只蛋黄包Ya


这种小吃属于快速流行的时尚小吃,还有很多种,什么烤猪蹄,薯塔,土耳其烤肉,鸡蛋仔,大鱿鱼、炸香蕉,烤冷面什么的,都属于这种。

这种快速流行的小吃一般凭借自己独特的口感,新奇的形象,丰富的营销手段来迅速在一个城市普及推广,短时间获得客观的利润。

因为没有群众基础,很多人品尝过一次一般不会再去购买第二次,或者有别的新奇小吃出现的话,又会移情别恋去品尝别的小吃,顾客的忠诚度和粘合度不高。不过对这种流行小吃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借助一切可用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品尝一遍就可以了。

你说的土家烧饼(土掉渣烧饼)我那几年也没少吃,感觉奇香无比,特别喜欢,终于有一天特别厌恶这种味道的时候,闻到味道都要绕着走。


市井觅食记



土家酱香饼,是当地一个传统没事,饼酥酱香,在饿的时候吃几口,着实解饿还解馋,在学生时代,吃了很多酱香饼,因为可以来几块钱的这种,可以避免因为钱不够引发的尴尬,吃饱吃好很容易。

各种美食都有一种生命周期,并不是一下子就没了,而是在大家不关注的时候慢慢消失的,被其他的小吃所取代,说不定哪天又重新出现了呢,以另一种方式包装呢。

随着时间的发展,小吃,主食都在创新,还在不变的都是经典的吃食,饼,千变万化,各种口味,很容易替代,现如今,包子很受大家欢迎,饼就有些落后了。



春城才子


恩施本地人告你们,跑遍了恩施全州,从来没听过酱香饼,烧饼是有,第一个把土家掉渣饼推广出去的人以前和我住一个院子,但是正宗的烧饼不是电烤的,是在石头炉子(比如汽油桶改造的那种)里用炭火烤的!但是这种大城市不让摆,很多人也觉得不卫生才改成电烤的。去过全国很多个省会城市吃土家烧饼,技术水平差异太大,很多人根本没见过本来面目,完全凭感觉烤,隔壁两个店的味道和制作手法都会天壤之别。这种产品做不大。


陌上桑的路上C


北京没有老北京鸡肉卷

兰州没有兰州烧饼

土家族也没有酱香饼

很多冠名某地区的小吃其实只是商家的营销罢了,不过酱香饼真的很好吃,我亲戚在苏州卖这个,一年能赚20多万,但十分辛苦,每天早起,晚上醒面调酱,赚的是辛苦钱,你说到消失其实是,冬天凉的快,容易硬,所以天冷就不卖了。


羊大伴


当年我有个朋友做这个的,貌似生意不错,过年回家出手大方,激动的说要搞几家分店,计划买房买铺,后来他跟这烧饼一起销声匿迹了。


狠拙计


答案都不在点上,估计都是90后,太年轻不记得。当初掉渣烧饼火的沸沸扬扬,倒的也沸沸扬扬。主要原因还是创始人急功近利,无限量允许加盟,没有品控,各店良莠不齐,店面太多,产量过剩,另外技术含量不高,山寨店也越来越多。我记得当初作为一个失败运营的典型案例,相关报道到处都是,印象深刻。其实正品的味道真的不错,但估计大多数人吃的都是山寨货。


用户1456157081367


听过一个原因:创始人根本没想长干,全国加盟费割一波,迅速积累财富登上人生巅峰,不再操那个心了。因为没什么科技含量,被山寨是必然,再费神就不值当了。也因此导致后续山寨多,山寨加盟费一降再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