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燒餅為何突然沒了?

陸振宇David


土家燒餅,曾風靡一時,火爆神州,特別是在2005年,呈井噴式的發展!

記得當時在南京工作,在南京這個南北方交匯、美食集中的地方,每個土家燒餅鋪子前排著長隊,或急切或耐心等待著燒餅出爐。鬆軟的麵糰擀制好,表面放上特製肉末、芝麻、香蔥粒,撒上孜然粉,放在方形的托盤上,放入烤箱,還未開爐就能聞到陣陣香味,確實俘獲了一大批人!

後來瞭解到,土家燒餅屬於湖北恩施土家族的特產,一位在京讀大學的學子,讀書期間創業,並加以改良,並且籌到錢繼而推廣開,才有了土家燒餅走向全國。

再後來,南京的現代快報爆出:一家土家燒餅配送點環境奇差,採用淋巴肉做餡料,工商、衛生部門介入調查。由於《現代快報》隸屬於新華社,在江浙滬皖地區的權威地位,此事件一出,一片譁然。此後,土家燒餅在南京地區銷量受到重創,不到幾個月便銷聲匿跡了。

食客的口總是挑剔的,所以百年的餐飲店少之又少。做餐飲就是做良心,當心黑了,生意也就黃了,離關門也就不遠了!


長樂未央1981


你說的土家燒餅應該指的是土家饞嘴餅吧,又叫土掉渣燒餅,中國式披薩,是一個方方的發麵餅,上面抹上特製的肉醬,撒上蔥花,放烤箱烤熟,撒上孜然加生菜。剛開始確實是大家小巷都有賣的,我們家後邊也有一家,不知道為什麼後來關門了,不過也不是見不到,在很多學校門口還都能見到。就是產量有點低,以前聽老闆說過,好像7分鐘才能成熟,一盤只能裝6個,有時候去買的時候都等不到,有時候是賣家提前做得,沒有剛出爐的好吃了,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買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土家饞嘴餅還是挺實惠的,相比手抓餅,雞蛋餅,煎餅果子都是幾塊錢,但那幾個胃口大點的一個都吃不飽,饞嘴餅吃一個可以吃飽,而且價格也很便宜,我們這裡最早是2元,現在漲到三元,有的賣的貴的也不過是三塊五,再買一杯豆漿,當早餐可以吃的非常飽。由於它的肉醬是直接刷上去的,不像披薩有芝士粘著,所以吃的時候很多肉餡都會掉到紙袋裡,小時候吃完餅都會伸手紙袋裡抓掉的肉,滿滿的回憶感。


洛城蟲蟲


看到這個提問,滿滿的回憶感,我們那叫它土家醬香餅,作為窮窮的學生黨,每次放學路上都會買兩塊錢,切成很多小塊的餅吃,為啥那麼饞嘴呢,因為它家上面那層肉醬是真的好!香!啊!尤其是邊角那塊脆脆的,一口咬下去舌頭都要酥掉了。

但是!!這個餅在我連續吃上一段時間後,就再也不想吃了,甚至聞到它的味道也膩了。以前放學排隊等下一盆餅出鍋的那種感覺沒有了!

就像我喜歡吃包子,但是包子有各種餡兒,怎麼吃都有不同的口味,醬香餅比起來就種類太單一了,絕味鴨脖我也是一直回購,它的味道也是熟悉的口味,但是它有鴨脖、鴨架子、鴨腸、鴨舌讓我選擇啊,所以我吃不厭。

所以買醬香餅的人,吃上一段時間,就很難會經常去買它了!尤其是在現在各種小吃店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我為什麼要一直吃這個呢,換個說法,也就是上面答者所說的用戶粘度不夠,現在還存在的網紅店,靠著一種產品爆火的同時,也會不斷去翻新菜單,維護好現有的粉絲,以及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購買。


一隻蛋黃包Ya


這種小吃屬於快速流行的時尚小吃,還有很多種,什麼烤豬蹄,薯塔,土耳其烤肉,雞蛋仔,大魷魚、炸香蕉,烤冷麵什麼的,都屬於這種。

這種快速流行的小吃一般憑藉自己獨特的口感,新奇的形象,豐富的營銷手段來迅速在一個城市普及推廣,短時間獲得客觀的利潤。

因為沒有群眾基礎,很多人品嚐過一次一般不會再去購買第二次,或者有別的新奇小吃出現的話,又會移情別戀去品嚐別的小吃,顧客的忠誠度和粘合度不高。不過對這種流行小吃影響不大,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藉助一切可用的方式,讓所有人都品嚐一遍就可以了。

你說的土家燒餅(土掉渣燒餅)我那幾年也沒少吃,感覺奇香無比,特別喜歡,終於有一天特別厭惡這種味道的時候,聞到味道都要繞著走。


市井覓食記



土家醬香餅,是當地一個傳統沒事,餅酥醬香,在餓的時候吃幾口,著實解餓還解饞,在學生時代,吃了很多醬香餅,因為可以來幾塊錢的這種,可以避免因為錢不夠引發的尷尬,吃飽吃好很容易。

各種美食都有一種生命週期,並不是一下子就沒了,而是在大家不關注的時候慢慢消失的,被其他的小吃所取代,說不定哪天又重新出現了呢,以另一種方式包裝呢。

隨著時間的發展,小吃,主食都在創新,還在不變的都是經典的吃食,餅,千變萬化,各種口味,很容易替代,現如今,包子很受大家歡迎,餅就有些落後了。



春城才子


恩施本地人告你們,跑遍了恩施全州,從來沒聽過醬香餅,燒餅是有,第一個把土家掉渣餅推廣出去的人以前和我住一個院子,但是正宗的燒餅不是電烤的,是在石頭爐子(比如汽油桶改造的那種)裡用炭火烤的!但是這種大城市不讓擺,很多人也覺得不衛生才改成電烤的。去過全國很多個省會城市吃土家燒餅,技術水平差異太大,很多人根本沒見過本來面目,完全憑感覺烤,隔壁兩個店的味道和製作手法都會天壤之別。這種產品做不大。


陌上桑的路上C


北京沒有老北京雞肉卷

蘭州沒有蘭州燒餅

土家族也沒有醬香餅

很多冠名某地區的小吃其實只是商家的營銷罷了,不過醬香餅真的很好吃,我親戚在蘇州賣這個,一年能賺20多萬,但十分辛苦,每天早起,晚上醒面調醬,賺的是辛苦錢,你說到消失其實是,冬天涼的快,容易硬,所以天冷就不賣了。


羊大伴


當年我有個朋友做這個的,貌似生意不錯,過年回家出手大方,激動的說要搞幾家分店,計劃買房買鋪,後來他跟這燒餅一起銷聲匿跡了。


狠拙計


答案都不在點上,估計都是90後,太年輕不記得。當初掉渣燒餅火的沸沸揚揚,倒的也沸沸揚揚。主要原因還是創始人急功近利,無限量允許加盟,沒有品控,各店良莠不齊,店面太多,產量過剩,另外技術含量不高,山寨店也越來越多。我記得當初作為一個失敗運營的典型案例,相關報道到處都是,印象深刻。其實正品的味道真的不錯,但估計大多數人吃的都是山寨貨。


用戶1456157081367


聽過一個原因:創始人根本沒想長幹,全國加盟費割一波,迅速積累財富登上人生巔峰,不再操那個心了。因為沒什麼科技含量,被山寨是必然,再費神就不值當了。也因此導致後續山寨多,山寨加盟費一降再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