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写成“抗战三部曲”

半个世纪写成“抗战三部曲”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榜首得主王火,本名王洪溥,原籍江苏如东,1924年出生于上海。他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这部163万字巨著《战争和人》三部曲,写作出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王火正在上海市总工会三楼的文教部办公室里,与几个同志一起听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他总是手痒得不断地写点作品。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写一部百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以反映八年抗战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这就是《战争和人》的前身。至1961年他下放到山东,才把这部写作了10多年的小说完成了,这部“抗日三部曲”初稿共120万字。

半个世纪写成“抗战三部曲”

后来,史无前例的“文革”来临,王火这部50年代初开始动笔写成的长篇小说,竟成了“文艺黑线”的产物。王火被隔离批斗,16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被付之一炬。

1979年初,55岁的王火开始酝酿重写这部小说。1983年完成了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后,王火由山东调到四川成都工作。开始写第二部《山在虚无缥缈间》时,又遇上意外:他当时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当时出版社正在建造大楼,他上班路经大楼工地,见一个小女孩跌入工地上的一个深坑里正在呼救,王火奋不顾身跳下深坑,救出小女孩。但他自己头部撞上了一根钢管,导致脑外伤、颅内血肿、左眼外伤型视网膜脱落,他因此失去了左眼。

他用一只眼坚持写作,终于《战争和人》三部曲第一部《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二部《山在虚无缥缈间》、第三部《枫叶荻花秋瑟瑟》分别在1987年、1989年、199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半个世纪写成“抗战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