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寫成“抗戰三部曲”

半個世紀寫成“抗戰三部曲”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榜首得主王火,本名王洪溥,原籍江蘇如東,1924年出生於上海。他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這部163萬字鉅著《戰爭和人》三部曲,寫作出版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艱辛。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天,王火正在上海市總工會三樓的文教部辦公室裡,與幾個同志一起聽開國大典的實況廣播。他總是手癢得不斷地寫點作品。他決定利用業餘時間寫一部百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以反映八年抗戰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這就是《戰爭和人》的前身。至1961年他下放到山東,才把這部寫作了10多年的小說完成了,這部“抗日三部曲”初稿共120萬字。

半個世紀寫成“抗戰三部曲”

後來,史無前例的“文革”來臨,王火這部50年代初開始動筆寫成的長篇小說,竟成了“文藝黑線”的產物。王火被隔離批鬥,16年心血寫成的書稿被付之一炬。

1979年初,55歲的王火開始醞釀重寫這部小說。1983年完成了第一部《月落烏啼霜滿天》後,王火由山東調到四川成都工作。開始寫第二部《山在虛無縹緲間》時,又遇上意外:他當時為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當時出版社正在建造大樓,他上班路經大樓工地,見一個小女孩跌入工地上的一個深坑裡正在呼救,王火奮不顧身跳下深坑,救出小女孩。但他自己頭部撞上了一根鋼管,導致腦外傷、顱內血腫、左眼外傷型視網膜脫落,他因此失去了左眼。

他用一隻眼堅持寫作,終於《戰爭和人》三部曲第一部《月落烏啼霜滿天》、第二部《山在虛無縹緲間》、第三部《楓葉荻花秋瑟瑟》分別在1987年、1989年、199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

半個世紀寫成“抗戰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