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最容易睡著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肩吾曰:“告我 :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 德也。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夫聖人之治也,治 外夫?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 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燻鑿之患,而曾二蟲之無知?”

梁冬|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最容易睡著

給自己設立目標,然後每天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慣

肩吾見到接輿(狂接輿)後,接輿問:“日中始(肩吾的老師)跟你說了什麼?”肩吾說:“他告訴我,如果一個人要管理好一切的話,他應該憑藉頑強的意志來推行法度這個遊戲規則。人們誰敢不聽而隨之變化呢?”

把這句話翻譯成個人管理,就是說一個人應該給自己設立目標,然後每天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慣。比如,你決定此生最少有一次體重要達到一百斤以下。但你現在有一百三十多斤,於是你給自己定好規矩:白天儘量不喝可樂,晚上絕不吃主食,每個月最多吃一次火鍋,最好吃的菠蘿包、溜肥腸、粉蒸排骨、白切雞、糯米雞等,都少吃一點兒。

總之,一個人要想減肥,你得給自己立規矩,確定哪些事情不能幹。而且立下規矩之後,你得把它公之於眾,讓大家監督自己,並許諾如果做不到就怎麼樣。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打賭——誰先抽菸,誰就輸一萬塊錢。後來,我還是輸了。當把一萬塊錢的紅包發到私塾群裡的時候,同學們都認為我瘋了。大家知道是因為這個原因之後,都認為應該用十萬塊錢來打賭,覺得用十萬塊錢來做不戒菸的懲罰,估計戒菸效果立竿見影。

肩吾這樣回答接輿:老師告訴他,一個人要給自己和別人定規矩,而且要把規矩立得狠一點兒,這樣,誰能不遵從呢?

接輿是個方外之人,雖然他自己未必能夠管理好一個國家,也未必能夠管理好自己,但他有自己的世界觀。

只聽接輿說:“這事兒不太靠譜吧。你這樣做就像到海底開通河道——‘涉海鑿河’,就像讓蚊子把山揹走一樣,聽起來有一點兒荒誕。”

梁冬|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最容易睡著

一件大家都能認同的事,那就是對的事

一個人管理自己,需要外面的人幫忙嗎——“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當然,這話是我個人的解釋,大家可以看一下原意)

他應該順應一件事情本來應該的樣子,而後感化他人——“正而後行”。實際上,所謂“正而後行”,就是找到天地之間,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規則。

《尚書》裡面講過,一件大家都能認同的事那就是對的事。如果一件事你想做,但別人都不認同,你可以稍微等等,等到大家都覺得應該這樣做的時候再去推行,這叫“正”。

做正確的事,做大家都能夠認同的事。然後,感化眾人,聽任人們所能做的罷了——“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也就是說,你把一件事情做出來之後,對大家說應該這樣做,讓每一個人都做更好的自己,這件事情就成了。

讓喜歡做匠人的人做匠人,讓喜歡做女人的男人做女人,讓喜歡做男人的女人做男人,各自舒服即可。

有一些人就適合在家裡待著剪剪片子。哪怕剪的片子再爛,或者剪完之後文件不知道存哪兒了或者不小心刪除了,你就讓他自己再做一遍,他哭一下就哭一下,哭是對自己無能的無能感。但是,很快會過去,因為他就是做這件事情的人。

讓能做這件事情的人去做這件事情,各安其命,各從所願,這件事情就可以了——“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說到這兒,很多人都說不對啊,如果這樣的話,有些人好吃懶做,喜歡無所事事,怎麼辦呢?你就讓他這樣在家裡面啃老嗎?這的確是一件令人感到相當頭痛的事情。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不想出來做事的衝動。拜時代所賜,如果你不是很作,也不是要求很高,哪怕這個房間很差,但你把裡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把床單弄得潔白一點兒,每天只吃簡單的飯菜,其實並不太難。於是,很多人就說:“你要讓我真的按照自己內在的想法做,你就讓我天天在家裡待著,一直宅。”這話聽起來好像很不積極,但是,古代的修行者不也是關在房間裡面嗎?他們十天半個月也不出門。為什麼他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被稱為“修行者”,而我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不出來就叫“啃老”,對社會沒貢獻呢?換個角度而已。

再重複一次,這件事情是不是你自願的?我們現在是自願的。很多人都說自願在家裡面什麼事情也不做。雖然沒有創造社會價值,但起碼沒有給社會添亂,不偷不搶,只看三觀正確的電視劇——電視劇一定是三觀正確的,你現在想看一個三觀不正確的電視劇是不可能的,你看不到。我就天天在家裡面看《我的前半生》,然後在微博上看一下人們是如何大義凜然的去罵小三的。一個演員只是演得很成功的小三,都要被罵到把微博留言給關了,這也算是國家整體道德水平的提升吧。人民都開始確立起了自己的信念。一個人可以在家裡面,以無害的方式過著無用的生活,對於某個時代來說,如果他是無害的話,也無可厚非吧。其實,閉目想想,你是不是也想過這樣的生活?

梁冬|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最容易睡著

據說,現在日本的很多年輕人,過著一種低慾望、性冷淡的生活。家裡裝修的設計風格也是以性冷淡色調為主。

基本上,日本是一個物質豐富的國家,而年輕人整年整年在自己一間膠囊一樣大的房間(可能總共不到五平方米的空間)裡面吃喝拉撒睡,還美其名曰“斷舍離的清貧美學”。這是一種讓他成為他自己的方法嗎?

接輿認為,這就是對的。其實,小梁在讀《莊子》的時候,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你可以這樣看,但你同時也可以不這樣看,因為都是對的。你可以說讓人們不僅僅成為自己,而且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連想都不敢想,但其實很想成為的他。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宅在家裡面,願意出去闖蕩世界,到遠方去尋找詩。有幾次,早上六點多鐘,我在首都機場,發現還有那麼多人在趕飛機,我就覺這個民族大有前途,在人類歷史上那麼長時間霸佔過GDP第一,真的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民族除了有散淡的不求上進的人以外,還有一群努力創造一切的人。

總之,我們對“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這句話,存在著兩方面的解讀:

一方面,如果你能夠讓每個人成為他本來想成為的樣子,這個社會就好了,如果你能夠讓你身體的每一個臟器,都在合適的時間做它應該做的事情, 也就好了。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夠讓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個社會也就好了。

學會像小動物一樣避開生活中可能的危險

“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其中“弋”呢,是遊弋的“弋”。這種“弋”是指帶了繩子的箭。古代的時候,人們怕把鳥射到之後,都不知道鳥掉哪兒了,而且箭射飛之後也找不回來(以前,磨一隻箭很不容易),所以就在箭的尾巴上再綁一根很細的繩子。如果正好射到一隻鳥之後,你可以把那根繩子拉回來,不只鳥回來了,連那支箭也回來了。

這句話是說:鳥啊,要飛得很高,高到比那條繩子更長的高度,就可以避開弋之害。

“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燻鑿之患”,就是說鼷鼠把自己的洞挖得很深,深到你挖不到的地方,以避開被你抓到的隱患。如果你要強行怎麼樣,連鳥和小老鼠都儘可能躲避禍患。

“而曾二蟲之無知”——而你居然連這兩種小動物本能的適應環境也不瞭解嗎?

如果你把這句話作為對自己身體的管理,倒的確很合乎道理,就是你想減肥,非要扭曲自己,非要作不可,不吃健康好吃的食物,那麼身體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各種應激反應。直到有一天,你的意志崩潰之後,就會報復性地吃。

如果連小動物都知道用它們的方式避開生活中的危險,再按自然的方式生存的話,你怎麼知道你的大腦和腸胃,不會避開你這一段時間的瘋狂意志以後,在下個階級報復性地反彈呢?

我見過很多減肥的人,他們越減越肥的主要原因就是,每次減肥崩潰以後,他們都用狂吃來報復之前沒有吃到的食物。有一些去辟穀的人就是這樣,本來闢了七天谷,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他心裡面設定的就是七天,到第六天晚上的時候還沒有那麼餓,到第七天就幾乎崩潰了。如果你告訴他再加一天,他肯定會和你翻臉。

辟穀出來的人,都多是先大吃一頓再說。有一年我參加辟穀之後,馬上就跑去吃火鍋,直接痛風病就犯了。那次的體會告訴我,一個人如果不能夠真正發自內心地想減肥,最終都很難成功。

梁冬|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最容易睡著

如果你真的覺得睡不著覺,那就站起來,站樁、看書,看你看不懂的《莊子》原文,而且不要順著念,要每個字都倒著念:“知無之蟲二曾而,患之鑿燻避以下之丘神……”你只要倒著念五十個字,你就睡著了,因為既專注又不懂的時候,是最容易睡著的時候。

是哪一個瞬間讓你

決定減肥/戒菸/戒肥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