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學生時代讀到這句話時,腦海中會有大鵬展翅、直衝雲霄的畫面,不過也僅此而已。

如今,學習《梁冬說莊子齊物論》,才發現,莊子其實是為我們提供了看待世界的宏偉視角。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每次到海邊,靜坐在沙灘上,望向遠方,腦海會閃現這句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一個人心胸似海,腦海能同時接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可以同時容納截然相反的聲音,這樣的人,就是高手。

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來自,總想證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帶給自己很大的侷限性,但我們卻身處其中而不自知。

“去做一件事的最好狀態是,不評判、不辯論,正負兩極全然接受,躍然之上。”當我們能看到這個世界是兼容的,每個道理都是對的,因為立場不同,觀點就會不同。我們就可以從二元對立中跳脫出來,做一個不二的人。

如何學會觀察一個人?去聽他問了什麼,提了什麼問題,而不是看他回答了什麼。當一個人回答問題時是經過了思考,經過了語言的裝飾,去聽一個人的提問,是更接近他內心的。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上帝視角、冷靜感

莊子的齊物論為我們看待世界提供了怎樣的視角?

第一,上帝視角,全息感。《逍遙遊》中提到:大鵬扶搖直上九萬里,可以在九萬里高空看到前後、左右、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冷靜感。離開地面站在外面,才能看到整體性。

前段時間,高以翔去世一事,引發各方關注。他那麼年輕有為,又善良可親,為什麼要遭遇猝死?在我們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時,試著去了解一下佛家因果定律的解讀。在佛家看來,“我們平時看的事情是看眼前看這一生,佛家中人會看三生三世。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看不到因果的存在。”不如,我們把痛苦的力量轉化為祝福,祝福高以翔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

梁冬在書中說,“每個人的內部世界一變,外部世界就都變了。金剛經排名第一的佈施,把自己能做的積極分享給別人。包括,財佈施、法佈施、無為佈施,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做,每天都向身邊人說:請,謝謝你,就可以影響整個環境。”如果我們能給自己安上一個美好的視角,這個世界就會因為我們內心世界的轉變而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面對人生的痛苦磨難,你可以有能量從痛苦中看到美好,並報有感恩之心,不斷的分享出去。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兼容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說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對於每個人而言,他身上所沿用的那套道理都是對的,當我們知曉,就會達到無語的狀態,不想去說什麼,不靠說改變對方,而是進入兼容。

不想爭辯證明什麼,而是開始知道,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哪怕是痛苦,也是從中獲得好處的。可能是自我價值的肯定、滿足等,或者說可以說他可以通過累把自己變為受害者,以此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力量。當我們進入兼容狀態時,你會發現,不用損耗自己的能量,去放再試圖說服你上,而是用於個人發展上,於是,你可能會處於為而不爭的狀態。大家都是對的,但依然做自己內心認為對的事情,當一個人做成了一件事,其實就沒什麼可爭論的。

當我們從二元對立跳脫,讓自己兼容,就可以做到為而不爭。老董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競爭,只有合作。小帥老師說:這個世界沒有競爭,可以兼容。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一個好玩的觀念

梁冬說: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你也許不僅僅是女性呢?憑什麼一個人只能是男人,或者只能是女人?

當我們面對一個男人/女人時,拋開性別概念,只是把他當做一個人,一個全然的生命體看待,我們會相處得更融洽,因為沒有二元對立的概念。少了“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家庭生活會更和諧;少了“官本位”的思想,工作關係會更和諧。

任何你篤定的事情,從正反兩面理解時,才能接近本質。

羅振宇2019—2020“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引用了加繆的名言:“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請做我的朋友,我們都是平等獨立的生命體。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無語

我生活在一個很有“煙火氣”的家庭,父母在相愛相殺中攜手三十餘載,家裡經常能聽到媽媽的吼叫。小的時候,就感覺“老媽是家裡的老大,一言九鼎”。最近幾年,老媽脾氣還是很大,但是經常會把事情的決定權交給爸爸。

“你爸人挺好的。”老媽的這句話裡,是深深的懂得。

因為懂得,所以無語。

當一個人的心量不斷擴展,像大海一樣海納百川時,生命可能發生不一樣的變化,從原來的狀態走向少有的、無語的狀態。這種無語不是因為我不認可你、不接納你而對你無語,而是因為我理解你,我可以感同身受你的不容易、難處,當世界上有很多道理想要說服你時,我理解你的難處、不容易,所以儘管我心頭有千萬句話說,但是我都沒辦法說出口,因為我懂得你的難處。

因為懂得,所以理解:那些生命中的大貴人、克你的人,是真正讓你發展的人。比如我的老公,在相剋相生中,我學會了讓自己靜下來。換個角度,瞭解了老公的原生家庭,理解了老公的暴脾氣,也讓我的生命不斷擴展。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傳遞

《老子道德經說什麼》提到,很多時候信息的傳遞不是靠文字,不是靠某個人的道理、一句話,信息傳遞最棒的方法是:找到已經做到達到這種狀態的人,你就在他身邊待著,僅此而已。他那些沒有說的、很少說的,你都接收到了。這就是生命能量的傳遞。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中說: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如果一個人能安守自己的本分,就是達到學的基點,誰能夠知道不用語言的辯論和不用說就能接收到的大道,這就可以稱之為達到天府的境界(常有常無、出入不定、卷舒自在的一個狀態,就是“天府”,用佛教來說,菩提自性就是“天府”)。就是信息的傳遞不是靠文字,不是靠語言,而是靠不可言說的狀態,只是靠近這個人就可以感受到無限的力量、能量,這就是一個學的最高階段了。

《梁冬說莊子齊物論》丨改變一個人,說道理沒用,試試為而不爭

◆自在

那些發呆的人和不發呆的人,差別在哪裡呢?

在梁冬老師看來,發呆的時候,是可以跟自己待在一起的。

可以懂得跟自己相處的人,即使在很多人的場合,也可以保持自在的狀態,不需要通過說很多話、華麗的服裝、言語動作來刷存在感的時候,就已經活在大自在狀態了。

一個大自在狀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競爭、爭辯、解釋,只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作自己該作的事情,自然會長出魅力和福德。

聖經中說:有福之人,會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無論生活的洪荒如何,不緊不慢,不徐不疾。

如何按照自己的節奏不徐不疾、不慌不亂的生長行走呢?齊物論說:當一個人可以跳脫業力的阻礙,站在高點看到世界的前後因果,看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看到過去、未來、現在到時候,自然知道事情自有結果,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做下去,在一個正確的範圍、節奏上,這個事情一定有個結果出來。

不要刻意而為之,讓一切都自然呈現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生出魅力和福德,這種福德會給他帶來更多好運,讓生命力更燦爛。

世界大了,我們就小了,就可以在宏大的世界逍遙行走。

當一個人逍遙了,內在也就更加自由了。

祝福每個人都有一顆自在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