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条运河同时其也是亚非之间的分界线。亚非与欧洲之间最繁忙的一条水道,其自北向南贯穿了:曼札拉湖、提姆萨赫湖、大苦湖、小苦湖。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置

目前是埃及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

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修筑通航以来可以说是几经转手,这并不难理解吧?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建成后低成本,高收入的特性。可以说其不但让周边国家眼红,包括某些大国也是参与到其中;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成为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繁忙地。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宽345-280米;浮标之间的宽度215-195米;深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达18.8976米;交叉区域:4800-4350平米;最大吨位: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13千米/小时; 货舱船限速:14千米/小时。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来看看目前每年能给埃及带来多少收入

这条河;允许亚洲与欧洲之间南北双向通行,而不必再绕过好望角,可以说是大大节省了航程,假设从伦敦到马赛,再到孟买作为一次航程来说,

经过苏伊士运河比绕过好望角节省近50%的路程,运河通航后,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缩短了五千至八千公里,看的出其再亚欧甚至全球范围都是极其受欢迎的航道。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商船

凭借其在世界航道中的繁忙程度平均每年能为埃及创造50多亿美元收入。到了2015年新运河开通,船只通过运河的时间有望从22小时减少到11小时。新运河开通后,苏伊士运河的年收入有望在2023年达到150亿美元左右。

仅凭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想到这是多大一块肥肉了吧?

自1859年春,苏伊士运河正式破土动工,经过10年的艰苦施工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这期间动用了几十万埃及民工,十多万人失去宝贵生命。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扩建中的苏伊士运河

英国到好;看着这河也建成了,真运营起来时。那收入!何止用可观来形容?于是便开始对这条运河打起了主意,自1874到1882。这期间英国可以说是巧取豪夺,当然法国也在其中。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英法空军

最终在1882年武装占领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在运河地区建立起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近10万军队。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指使土耳其军队进攻埃及以夺取运河,但没有成功。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着在运河区的驻兵权。

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国借口保卫埃及的“安全”和“稳定”,于1936年迫使埃及签订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运河区,亚历山大港仍为英国军港等。二战期间,英国再次在运河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政府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1956年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手以色列对埃及发起军事进攻,企图用武力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推翻纳赛尔政权。

以色列率先侵略埃及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

一条几经转手的运河养起了一个国家--苏伊士运河

战时以色列军人

英法两国空军于两天后对埃及发起空袭,然后空投伞兵,并调集海军陆战队登陆塞得港,展开占领运河的地面攻击。不过,英法以三国的武装进攻最终还是失败了。英法军队不得不于当年12月全部撤出埃及,以色列随后也被迫撤军。这也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