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女友和她的先生都是暴脾气,不说一点就着,但对有些事的处理方式都存在分歧,咆哮、冷战、翻旧账哪个都不少。一次两个人一言不合就要“开打”,女友身边的小儿放下了玩具,一脸专注的看着“吼得像狮子一样凶猛”的爸爸妈妈。两个大人迅速禁声,短暂的眼神交汇之后,他们不再吵架,任由各自内心的小宇宙爆炸,憋到内伤。

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女友苦笑调侃:有了孩子之后,出了门口仿佛就开始倒计时,被强力压缩的“妈妈时间”、身材走样、荷包扁扁,各种娃的琐事轮番登场,别说幸福感降低了,现在连吵架的疼痛感都要没了……

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父母争吵给孩子带来最深的恐惧是冷暴力,孩子没有安全感,很容易认为“爸爸妈妈吵架都是因为我”。在双亲的语言交锋与博弈中,孩子的情绪垃圾慢慢累积,甚至会塑造成内向型、暴力型、讨好型人格。于是,很多父母也选择了避免沟通,为了不吵架而不吵架。首先必须要说,我们毕竟不是圣人,任两个个体在一起,都会有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可以说,我们与爱人之间有小的争执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让我们在恼火的情形下进行“充分表达和合理沟通”有点小困难,怎么办?

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为人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是给予孩子多么优厚的物质条件,或者为了孩子无条件的付出与退让,其重要的核心在于——我们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正面的发现自己,让“自我”与“父亲”/“母亲”的身份握手言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可以体现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也完全可以流淌在家庭成员的行为互动中——因为孩子也会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通过“爸爸”与“妈妈”的交流来学习与别人相处的方式。

因此,不要浪费每一次争执,“好好吵架”:

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当吵架不可避免,我们怎么处理?

“小吵怡情,大吵伤心,强吵情感破裂。”我们即便与爱人有意识的分歧,也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跟情绪打个时间差,冷静几分钟再对彼此的方法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不攻击对方的品质:“你就是个大坏蛋”、“儿子,你爸就是个蛮不讲理的人”,对于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孩子来说,这种“下定义”式的语句会让他对与他最亲近的人产生怀疑,或是动摇了“父亲”/“母亲”在他心中原本的形象。

注意对我们与“爱人”的关系进行“灾后重建”。争吵结束后的和解应当让孩子看到,让他明白“爆发有时也会过去”。

当“我们”吵架了,我们该怎样面对孩子?


首先,我们应当诚恳的告诉孩子(只要是真诚实心的,孩子再小也能感觉到情感的互通):“爸爸/妈妈选择争吵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是欠妥的,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冲突及差异的,正如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也会有小小的摩擦一样,并不是特殊事件,是可以正面解决的。”

其次,我们应当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的争吵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跟宝宝没有关系,当然也绝不是因你而起的,因此宝宝不要感到内疚,你要相信,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改变不了爸爸妈妈爱你的心。”

再次,我们要以行动告诉孩子:“争吵并不是洪水猛兽或是冷寂冰山,经过一番争论,爸爸妈妈已经和好了,如果下次爸爸妈妈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这样激烈的进行处理了。”

通过“家庭战争”,我们能让孩子读懂什么?


争吵往往给孩子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情绪的传递、模仿的样板

。但我们为什么不要“粉饰”所有冲突?总有一天,孩子也会意识到“别人”的想法会跟“自己”不一样,而他最初的解决方式,也是通过父母的相处来模拟“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接地气”的生活,即是一种真实又强烈的“亲临体验”,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只有悲悯与伤痛,还能够成为孩子“情景重现”的小课堂。父母只需要做好“吵架”的度的把控就好。

在“无伤大雅”、“小吵怡情”的家庭矛盾中,孩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冲突、表达情感,进而进行情绪控制,最后时限问题的解决。纵然“吵架”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我们不妨在与爱人“并不完美”的相处空间中,让孩子的情商、个体意识都有流动、成长的机会。学会理解和包容的含义。

真实生活无永不分歧的父母。“真实”二字应该是父母相处所带给孩子的正面体验,也能带给孩子主动思考、自我成长的机会。大海也有风平浪静与波澜壮阔,家庭相处同样不可能只有积极没有消极,因为“社会”必然不会只给孩子一片繁花。因此,既然争执不可避免,便不需要把孩子关在“永恒和平”的温室里,不要“浪费”每一次“好好吵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