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通信預選士官:沒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有這樣一種青春,迷彩掩映,汗淚交織。

有這樣一處戰場,風雲際會、無邊無涯,

有這樣一種較量,頻譜爭鋒,電磁鑄劍;

有這樣一群少年,削筆作畫,電鍵為矛,

有這樣一種青春,迷彩掩映,汗淚交織。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實裝訓練,通信雛鷹在砥礪成長。

這,就是通信兵群體的“自畫像”,他們仗劍國門卻不見身影,他們壯行天涯卻難尋履跡。今天,我們走進空軍某訓練基地,走進通信兵“出生”的搖籃,分享幾位“00後”通信預選士官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青春。

賈若言:這才是我19歲最帥的樣子!

早上6點,忙碌的一天還未開啟,來自四川成都的賈若言已經提前起床。為了不影響熟睡中的戰友,他輕手輕腳地把被子抱到活動室。19歲,1米82,籃球打得很棒,英語口語也很好,單簧管拿到了10級證書,這些都成為他在戰友面前津津樂道的“資本”。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電腦控”、“手機控”、“技術宅”,是賈若言曾經的生活標籤。“在家裡站著想坐著,坐著想躺著,不是看手機,就是玩電腦。高三時雅思考得挺好,我夢想著出國留學呢,結果硬是被爸媽逼著到了部隊。”賈若言說得滿臉帶笑。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專業學習,練就通信兵的“最強大腦”。

這個活潑的少年,入伍前體重接近200斤,成為通信預選士官後,學習程控交換專業。第一次考試3公里不及格,單雙槓上不去,專業成績只有15分,引以為傲的英語“強項”,卻是完全無用武之地。指導員點名時說:“當兵憑真本事,打仗靠硬實力,沒有能力的人,沒有資格睡覺!”雖然沒點他的名,但是賈若言心知肚明,很不是滋味。

“說起我的軍營青春,有兩個瞬間終生難忘。一個就是授銜那天,我感覺自己像換了個人,肩上多了使命,內心也更加強大。”那是“空軍節”的當天,金色的陽光灑在列兵的軍銜上,19歲的年輕戰士肩負著69週年人民空軍的使命榮光、星火傳承。這一天前,賈若言不知道多少次3公里後累趴在訓練場,起床號響還糾結在床板上,緊急集合時成了“副班長”,被戰友拉著、扶著,甚至用揹包繩拖著熬了過來。“當兵6個月,體重減了30斤,現在體能考核優秀,專業成績100分,都說年輕的心渴望飛翔,是部隊讓我換羽重生。”

改變賈若言軍旅青春的另一個瞬間,卻時常讓他從夢中驚醒、淚眼婆娑:“是爸爸把我送到部隊,見他最後一面時,我穿著軍裝,他很驕傲。”賈若言說著,眼圈禁不住又紅了,或許是昨晚夢裡又浮現出父親的模樣。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瞄準敵人,擊發通信兵的青春之火。

成為通信預選士官不久,賈若言的父親患上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在被推進ICU病房之前,他和兒子進行了生前最後一通視頻連線。“爸爸那時已經插管了,說不出話,但當看到我穿著軍裝時,不停地豎起大拇指,透過屏幕都能感到他滿滿的驕傲……”

軍人許國許家,自古忠孝難全,但每當不幸降臨到戰士身上,總會有組織的力量和戰友的肩膀與他們共同承擔。“基地黨委非常關心,給予了很多幫助,我前後回了3趟家,沒有遺憾。”賈若言說,“夜深人靜時我常在想,我如果沒來當兵,還是那個宅在家裡玩遊戲、吃薯片的男孩,內心決不會這麼強大,也就沒法面對這一切。即使能夠出國留學,也會像爸媽之前說的,呆廢了。”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實戰實訓,鍛造00後通信兵的戰場鋒芒。

成為通信預選士官已經87天,賈若言在運動會籃球比賽中登場亮相,單簧管演奏幫助連隊獲得合唱比賽第三名,英語能力也被教員“盯上”,參與到新教材編譯。他最近的新鮮事是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年輕有一百萬種可能,如果現在還能選一次,我會毫不猶豫地穿上這身空軍藍,這裡有夢,有舞臺,有濃濃的戰友情,有滿滿的正能量,有我19歲時最帥的樣子!”

加永扎西:我能當個好兵!

“這個兵文化底子太差了,安培定則都搞不懂,最麻煩的是不會講普通話……”專業教員向指導員馬昕抱怨著。面前這個黝黑的年輕人卻是一臉委屈,急得快落下眼淚。他叫加永扎西,來自西藏昌都,父母靠種青稞、放犛牛拉扯6個孩子長大,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家族對他寄予厚望。“是爸爸一直希望我來當兵,我之前對當兵也沒啥認識,在老家時都用藏語交流,而且文化底子比較差,真不知道能不能當個好兵……”加永扎西操著不太熟練的普通話,把自己的顧慮、擔憂和迷茫一股腦說了出來。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秀出自我,競技場上當仁不讓。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如何將這一株株小樹苗培育成國防棟樑?趁著預選士官訓練才剛起步,機關和基層、教員與學員共坐一堂,召開了一次教學聯席會。基地黨委為加永扎西量身定製了“升級套餐”:奉獻意識淡不願幹?憶傳統、講使命,補“鈣”壯“骨”強精神;文化底子薄不會幹?一幫一、結對子,形成合力互助學;普通話說不好不敢幹?搭平臺、給舞臺,瞄著打贏練血性。

“公元前490年的希波戰爭,希臘人最終取得反侵略的勝利,士兵裴裡庇第斯跑回雅典報告戰況時,激動地喊出‘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他可以說是最早的通信兵”,“毛主席在1940年為《通信戰士》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長征時,他身邊總是帶著一部電臺,嘀嗒嘀嗒就是主席的聲音,就是黨中央的心跳”……回溯往與昔,苦難鑄輝煌,一個個紅色故事,一段段傳奇過往,讓加永扎西對兵種歷史從陌生到熟悉,對使命責任從淡漠到自豪,這個20歲的年輕人的基因血脈,逐漸承載著紅色電波,激盪在浩瀚蒼穹。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加永扎西在戰友幫助下加班學習專業理論。

心中有了信仰,青春不再迷茫。“連長,我想學好專業,我能當個好兵!”加永扎西的轉變戰友們都看在眼裡:課堂上,他的目光聚精會神;訓練時,他的軍裝裹滿塵土;生活中,他與戰友交流互動。連隊的學習小組趁熱打鐵,三名訓練尖子“貼身服務”,補基礎、講專業、做示範、談理想。

“都是同年兵,一樣軍旅情,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磨不亮的青春。”加永扎西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段話,並鼓起勇氣在點名時與戰友分享自己的入營感受,回味奮鬥的軍旅青春。

周洪宇:我想當個優秀的聽風者

報務專業訓練教室,頻譜律動,電波跳躍,“嘀嘀嗒嘀,嘀嘀嘀嗒……”通信預選士官們好似指尖上的舞者,整齊劃一又輕盈曼妙。今天專業成績勝出的是周洪宇。19歲的追夢少年,滿臉通紅走上前臺,接受戰友們的點贊,講述自己的成長心路。“我學習報務專業沒有任何捷徑,就是靠‘笨辦法’,千錘百煉、熟能生巧。”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博士團隊精心備課示講,用心培育通信新人。

在教員眼中,周洪宇的確不是天生的發報苗子,能夠在短短三個月裡脫穎而出,靠的就是一股子不服輸的韌勁和對自己的狠勁。新訓結束後,周洪宇選擇了夢寐以求的報務專業:“報務員是現代戰爭的傳令兵,是料敵於先的順風耳,細微的電波,無聲的較量,我想當個優秀的聽風者。”一摸到電鍵就自信滿滿的周洪宇,專業學習之路卻並不輕鬆,雖然教員一遍一遍教方法,做示範,把多年的“秘籍”都抖了出來,甚至把抄報速度降到了不能再低的10碼,但這個“笨小孩”每次考試都是0分。

眼看專業訓練已經過去一個月,周洪宇還是顆粒無收,平時和藹的教員都有些無語了:“你小子到底行不行,不行就換專業!”那段時間,苦悶、自責、無奈集聚在心裡,他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聽風者看似很帥,但追夢人有時很苦,與其自怨自艾,不如笨鳥先飛。”指導員詳細瞭解情況後,在周洪宇的電碼本里夾了這樣一張紙條。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三尺講臺,通信預選士官戰鬥力的“保溫箱”。

從那天起,飯後的走廊上,週末的球賽裡,再也找不到周洪宇的身影,只有報務學習室,傳來一部電臺孤寂又低沉的迴響。為了節省來回路途時間,他找來一部音響,抓緊一切空閒在宿舍練習收報,破皮流血已是常事,加班熬夜更是經常:“耳朵裡只有發報的聲音,睡覺時都在模擬發報的動作,報底上羅列的電碼,好像會自動跳到我的手上,按照順序排列組合,等待檢閱發送。”

一個多月都沒有摸到發報“門檻”的周洪宇,在下一個月就有如神助,10碼、20碼……50碼、70碼,從成績墊底一躍名列前茅。“黨和人民把電臺交到我們手中,但不是誰都有資格做聽風者。要想成為一名通信尖兵,首先你得學會忘我,把專業當事業,把崗位當戰位,才有資格成為強軍的追夢人”。

……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在強軍興軍的洪流裡,在奮進蛻變的逆旅中,每個通信預選士官都是這個時代的“小人物”,但他們用自己倔強的青春,湛藍的夢想,點綴著人生最美好的花季,書寫著屬於他們,屬於兵種,屬於時代的“大畫作”。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戰友,成長路上有你真好。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心理諮詢服務,讓教員猜猜你的“小秘密”。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使命召喚,電鍵嘀嗒,青春的電波在空天激盪。

空军通信预选士官:没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談心班務會,傾吐成長路上的“煩心事”。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空軍通信預選士官:沒有打磨不亮的青春

本期編審:牛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