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喊“庞德公救我”?为何要在死后往嘴里放七粒米?

nothintao


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庞德公”这个名字,那么下面就先介绍一下庞德公这位诸葛亮心目中的高人吧!



庞德公是襄阳人,荆州有名的隐士高人,与司马徽,徐庶,庞统,诸葛亮等都有很深的交情,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学问,其中庞统是他的侄子,诸葛亮算是他的学生,而且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二姐,所以诸葛亮对庞德公是非常尊敬的,每次登门必行跪拜礼。而庞德公对庞统和诸葛亮这两位后生也非常的看重,时常教导他们,还曾将庞统和诸葛亮介绍给司马徽,所以用现在的话来讲,他们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属于荆州帮。甚至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徽的水镜这些名号也都是庞德公起的。

虽然庞德公本身才华出众,但他却不愿出仕,所以当时的荆州牧刘表登门拜访邀请他出山时,他都婉拒了,最终鹿门山,采药而终。


以上是正史中对庞德公的记载,然而在野史中又有另一番说辞:

据说当年刘表为了逼庞德公出仕,曾下令放火烧了庞德公的居住的草庐,然而庞德公宁愿死也不愿出仕,所以当大火熄灭后,众人找到了已经没有气息的庞德公“尸体”,而刘表见此情景后也只能无奈离开,但刘表走后没多久,庞德公竟又活了过来,他从口中取出七粒米,然后大笑着离开,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庞德公口含七粒米是为了续命。

而诸葛亮很早就受教于庞德公门下,与他往来甚密,自然清楚这件事,也学到了“口含七粒米”为自己续命的本事。

后来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便以七星灯续命但被魏延破坏而续命失败,而诸葛亮大呼:“庞德公救我”,并口含七粒米就是希望自己能再多活一段时间,求生欲是真的强。而且“口含七粒米”可以让司马懿不能根据星象占卜出自己死亡的消息,为蜀军的撤退赢得更多的时间。


其实不管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提过诸葛亮临死前说过这句话,不知是哪位“仙人”杜撰出来的吧。


咸鱼闲聊


庞德公,荆州名士之首,和庞统、司马徽、诸葛亮、等人都交往密切。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诸葛亮的二姐为妻,放大点说,庞德公和诸葛亮还是亲戚。

诸葛亮小庞德公20多岁,他从小就很敬重庞德公,每次探访他,都要行跪拜大礼,以示尊重,诸葛亮的思想,深受庞德公的影响。

庞德公虽然满腹才华、能力出众,但他淡泊名利,对出仕不感兴趣,平日里闲居乡野,和司马徽、庞统等人时常欢聚,自得安闲。

荆州刘表屡次请庞德公出山,但庞德公都婉言谢绝,刘表以高官厚禄相诱,庞德公说:追慕名利,只会留给子孙危险……而我留给子孙的是安居乐业。

根据野史记载,为了逼迫庞德公出山,刘表不惜放火烧他的房子,不过庞德公以假死骗过了刘表,后来又奇迹般地复活了,这让世人误以为他有起死回生的功力。

实际上,为了摆脱世间烦扰,庞德公最终带着家人匿入鹿门山,以采药为生,云游四方,不再回到尘世。

对于庞德公来说,汉末乱世,战乱横行,远非他一节布衣能够安邦定国,即使加入仕途,也不过是助纣为虐,而不是保全天下。

不过虽然庞德公以实际行动表现了“隐士”的情怀,但他的朋友们基本上都个个最终踏上了仕途,其中包括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都视庞德公为人生导师,在诸葛亮的成长过程中,庞德公的思想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传说庞德公在被刘表“逼迫出仕”过程中,口含七粒米伪装假死,等到诸葛亮等人都以为庞德公已死的时候,庞德公从床上坐起,吐出七粒大米,大笑若常人。

当司马懿排兵布阵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时,诸葛亮已感觉命不久矣,于是,他想起了庞德公的“起死回生术”,为了续命,诸葛亮在军营内布好阵势,使用七星灯,挥剑起舞,祈求续命。

此时,司马懿夜观天象,知诸葛亮命将休矣,就派大军冲击蜀汉军营,魏延惊慌之下,匆忙进入诸葛亮的军帐之中报信,不巧把七星灯给踩灭了。

这灯一灭,诸葛亮顿时口吐鲜血,大喊:“庞德公救我”,跌倒在地,晕了过去。

姜维和魏延大惊失色,不知庞德公为何方神圣,更不知该如何处理。

半晌,诸葛亮醒来,看着眼前的魏延和姜维,挣扎着说:如果我死了,你们就让我坐着,在我的口里放七粒米,在我的脚下点一盏明灯,如果七天之内,明灯不灭,这就说明我能起死回生,这是庞德公教我的起死回生术。

不过,在于曹魏军队的对峙中,由于匆匆忙忙,诸葛亮口里的大米掉了一粒,只剩下六粒米,明灯也灭了,诸葛亮只能抱憾而终了。

当然,以上后半部分大多都是野史传闻,杜撰的成分居多,庞德公再神奇,也不可能让人起死回生,刘备死后,诸葛亮事无巨细,皆决断之,他是过于劳累,结果没熬过司马懿,即使十个庞德公在他身边,也救不了诸葛亮的命。


云中史记


庞德公是荆襄名士,和司马徽、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交往密切,和诸葛亮更是有着类似师生的关系。

诸葛亮为何要在临死前大喊,让这位老师救他呢?以及口含七粒米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第一:为什么大喊“庞德公救我”?

以诸葛亮的教养,直呼老师的姓名那是绝不可能的发生的事(古人称字不称名,直呼其名其实是很不礼貌的)。可偏偏这样有失礼节的事就发生在了最讲究礼节的诸葛亮身上,这就很令人奇怪了。

庞德公善知人,司马徽的水镜、庞统的凤雏、诸葛亮的卧龙等名号都是他赐予的。从某一方面来看,庞德公可以说是整个荆襄名士的主脑人物,而诸葛亮临死前直呼这位即是领袖,又是老师的庞德公的名讳。其实就是因为庞德公早就算准了诸葛亮会有这么一难,包括七星求命失败,病逝五丈原等等,庞德公其实都预料到了。

而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结局会如何,可是他还是要拼,所以他才急需和曹魏决战,甚至不惜以破坏自己的形象为代价,派人去送女装给司马懿。糟糕的是他遇到了司马懿,战局被拖了太久,诸葛亮也已经支撑不住了。直到七星求命失败后,他才想起了老师庞德公对他做出的预言,所以他最后才抱着一线希望,大喊“庞德公救我”,而直接喊名字就是要让在场的姜维和魏延等人知道:“此人能救我,赶紧去找他”。

真是造化弄人啊!魏延虽是襄阳人,却又是个大老粗,没有加入过名士之间的交际,姜维又是凉州人,两人都不知道庞德公到底是谁,白白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

第二:为什么要含七粒米?

诸葛亮临死前才想起庞德公,只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庞德公终究不是神仙,没有千里眼顺风耳,不能收到诸葛亮的召唤。自知难逃厄运的诸葛亮,又放不下辛苦为之奋斗的汉室江山。于是运用水镜先生教给他的“将星不坠”之法,拼尽最后一点心血,才保住了蜀汉赖以生存的军事力量。

诸葛亮这招“将星不坠”之法,作用就是以自己的阴魂之力镇住自己的将星,继续维持一段时间,保住将星不坠,迷惑住同样是观星高手的司马懿。而诸葛亮的这招做了不少布置:口含七粒米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施展“将星不坠”之法必须做的布置就是:“作一大龛,自身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于口内,脚下以明灯一盏,自身之阴魂自起镇之”,如此则“将星不坠,可保众人无忧”。可见“口含七粒米”是诸葛亮保持“将星不坠”的工序之一。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姜维等人带着北伐大军,虽然途中有司马懿追击和魏延之乱,但总算有惊无险,安然撤回了汉中。鞠躬尽瘁的诸葛丞相也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狐史首丘


这个没有史实的问题问得有趣,不能考据,不然就没劲了。可以答得好玩点。

诸葛亮的举动,是一种隐晦的谶语,共三个字:龙久困。

七米在口中:本来应该九粒米,是一个“九”字,“九”就是“久”。现在只剩七米,米在口中,去掉两粒。是个“困”字。

为什么要去掉两粒米呢?

跑到庞德公的“庞”字上,把“广字头”变成了“病字头”。“救我”就是“去病”,“庞”就变成了“龙”。

诸葛亮临终前,预言了刘禅被司马氏抓捕的命运。令人信服的是,历史上刘禅丢了蜀汉,自身却没被杀害,只是被监视居住,应了“龙久困”!


欢迎来关注“轻读经典”,一起读有趣、有格局的原创文章、一起玩……

轻读经典


以下纯属民间野史,故事性极强,闲来无事,略作回答。

五丈原内,诸葛亮手执羽扇,仰天观望,乃见自己将星若隐若现,掐指一算,将不久于人世,遂感叹人终究还是斗不过天。

夜晚,诸葛亮心有所思,想起年少时在德公身边学来的“七星续命”之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可增寿一纪(一纪为12年),便死马当作活马医,命心腹姜维准备蜡烛、长剑等物品,并下令谁也不许进帐内。

帐内,49支蜡烛,按不同方位,摆在桌案前的木板地面上,与桌案上的一盏主灯形成环绕之势,随后诸葛亮亲自将蜡烛摆成七星阵并且逐一点燃,拿着长剑不断的挥舞着,嘴里时不时念出声音来,具体是什么也听不清楚,几天之后,诸葛亮面容见笑,即将成功之时,魏延突然闯入帐内,随着一阵风掠过,七星主灯熄灭,只见诸葛亮双目凝视着魏延,一会儿就摔倒在地,前一秒嘴里还喊道“庞德公救我”。

翌日,诸葛亮逐渐苏醒,“七星续命”被破,万事不可强求,也并没有责怪魏延,但是仍然心有不甘,决定再试一次,他先下令军队撤回,唤姜维到跟前,轻声在其耳边嘀咕几句,之后便双目紧闭,姜维则在诸葛亮口中放置七粒大米,诸葛亮随着士兵一同撤退,最后被安葬在定军山脚下。

那么诸葛亮为何在临死前大喊“庞德公”?又为何在死后让姜维在自己的嘴里放七粒大米?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本领大,结交了许多好友,例如庞统、司马徽等人都是,诸葛亮年少时也经常拜访庞德公,时常虚心请教,学了不少本事,庞德公还称诸葛亮为“卧龙”。

据说诸葛亮的本领都是庞德公所教,庞德公见诸葛亮为人谦逊谨慎,尊师重道,遂将其毕生所学传授于他,除了天文地理还有奇门遁甲、占星卜卦、延长寿命之术,因此诸葛亮在临终无助时脱口而出“庞德公救我”。

而在其死后嘴里放七粒大米也深谙寓意,原来庞德公曾说道“若是七星续命失败后,还可用七粒大米放置嘴中,如果三天之后安然无恙便可起死回生。”然而诸葛亮在跟随士兵一路撤退时,因为山路颠簸,嘴里有一粒大米漏了出来,这才失败。

综上所述,显然是不能再假的民间故事,其实三国史上确实有庞德公一人,此人才华横溢,襄阳人士、为人低调、勤俭节约、善结好友、常与司马徽等人开怀畅饮。

庞德公一生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隐居山中,不与世人争权夺利,荆州刘表几次三番邀请出山无果,遂将其房屋烧毁,庞德公这才隐居于鹿门山,主要以采药为生。


羽评郡主


诸葛亮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了多智而近妖的人物。不过无论正史或者小说中,诸葛亮死前都没有大喊“庞德公救我”。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后人杜撰而成,属于民间传闻。



“庞德公救我”的由来

先说一下,庞德公是是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人,著名的隐士高人。他是司马徽的至交好友,庞统的叔父,同时也是诸葛亮二姐的公公。三人【水镜】、【凤雏】、【卧龙】的名号就是由庞德公所赐。

诸葛亮因为二姐的原因,经常到庞德公家中做客。按照辈分,庞德公比诸葛亮大出了一辈,所以诸葛亮毕恭毕敬的称呼庞德公为老伯。庞德公当时也看出了诸葛亮前途无量,所以对其青睐有加,经常传授一些奇门遁甲之术。

后来刘表听闻了庞德公能力出众,所以准备邀请庞德公到荆州为官。不过庞德公淡泊名利,拒绝了刘表。并且说世人追名逐利,只不过是将危险留给了后世子孙。反观尧、舜急流勇退,所以后世子孙得以保全的身家性命。刘表得知了庞德公归隐的决心,所以无奈的选择退去。最终庞德公隐居在鹿门山,采药而终。



虽然正史中刘表看到庞德公归隐的决心后离去,但在一些坊间传闻中,庞德公拒绝刘表之后,刘表心有不甘,所以在庞德公屋外防火,准备逼迫庞德公出山。

当时庞德公躺在石床之上,任凭大火在周围燃烧,后来众人查看之时,庞德公气息全无。不过等刘表走后,庞德公便重新活了过来,而且从口中拿出了七粒米。以此向挚友展示了夺生续命之法。

相传后来诸葛亮布下【七星灯】续命失败后,便想到了庞德公的方法,所以大喊“庞德公”救我。

当然这件事实际上纯属后人杜撰、牵强附会,而且诸葛亮去世之时,庞德公早已经去世多年,所以庞德公也根本没有办法去营救诸葛亮。



诸葛亮口中放七粒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去世前曾经对杨仪吩咐说,自己死后,不可发丧,做一个大龛,把自己的尸身放于龛中,然后在自己的口中放下七粒米,脚下点一盏明灯。

关于放七粒米,实际上古人一种迷信的说法。当时诸葛亮带着众人看到了自己的将星忽明忽暗,摇摇欲坠,知道了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但是自己一旦去世,数万蜀军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地步,很有可能被司马懿消灭。



这时诸葛亮为了迷惑司马懿,需要制造自己在世的假象。所以诸葛亮选择口含七粒米,镇住魂魄,足下点明灯,使自己的将星不坠。交代完了自己的后事,诸葛亮又对杨仪说;“自己死后,军中应该安静如常,切勿举哀。这样即便司马懿料到自己已经身亡,但看到将星不坠,也不敢深追。”


我是越关


  

  《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临终一段文字,写得极为精彩,极为感人,但根本没有什么“庞德公救我”。且看原文——

  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众将正慌乱间,忽尚书李福又至;见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

诸葛亮临终之时仗剑施法,虽然被鲁迅等人讥嘲为妖道,然在民间却大有市场。作为一位民间传说中位精通奇门遁甲的其人,利用法术来续命,也可显示其神奇之处。

不过,诸葛亮之所以受后人尊敬,最关键的还是他一心为国。

诸葛亮临终之前关心的依然是国家,是蜀汉,最后遗言句句都与蜀汉兴衰有关。至于他自己的性命,他并不是很关心。他想要续命,也是想要重振汉室,继续为国效力。

因此,所谓临终大喊“庞德公救我”实则是大大削弱了诸葛亮的伟大。


叶之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27岁出山辅佐刘备,经过27年的“南征孙吴、北伐曹魏”,终于为刘备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蜀国。

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最后“出师未捷”病死在五丈原,享年54岁。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呼“庞德公救我”?为何嘱咐姜维在他死后往口中放“七粒米呢?

要想了解这两个问题,我们先看看谁是庞德公?

庞德公是襄阳著名的隐士,据说知识渊博,会祈禳续命、隔墙取物、奇门遁甲等技艺。诸葛亮在隐居的时候和庞德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诸葛亮)

诸葛亮和庞德公是忘年交,诸葛亮比庞德公小23岁,庞德公把他当成徒弟对待,经常教给他一些奇门异术,诸葛亮的夜观天象、能掐会算都是庞德公传授的,可以这样说,庞德公就是诸葛亮的启蒙老师。

庞德公是愤世嫉俗的隐士,认为和诸葛亮有师徒之实则足已,诸葛亮也就没有执意举行“拜师仪式”,这也是后人不大了解二人师徒关系的原因。

其实二人还有一层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为妻。

了解了庞德公情况后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何临死前大呼“庞德公救我”这一问题了。庞德公是诸葛亮的师傅,徒弟遇到了难题,自然想到让师傅来救自己。诸葛亮遇到什么难题了呢?

原来诸葛亮病重前用师傅教的祈禳续命办法,在大帐中点燃“七星灯,步罡踏斗”施法续命,假如能成功保住象征他的那颗将星不坠,那么诸葛亮将会续命10年。



(庞德公)

正在诸葛亮施法时,他的老对手司马懿看出了端倪,急忙让夏侯霸去劫大营,目的就是破坏诸葛亮的法术,夏侯霸领命而去。

当时先锋魏延得知魏国来袭就风风火火的闯进了“施法”大帐,由于走的匆忙,就把七星灯扑灭了,诸葛亮仰天长叹,“我命休矣”!原来灯灭预示人亡。

诸葛亮的徒弟姜维得知后要杀了魏延,丞相说,“天命如此,杀了魏延也于事无补”。诸葛亮想不出补救的办法,因为他师傅庞德公从没教过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于是诸葛亮临死前大呼“庞德公救我”。当然庞德公不可能听到,师傅在他辅佐刘备后就隐居到了鹿门山。

其实不管是平常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死之前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比如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临死前高呼“星斗南”,其实就是求生的呼喊,林则徐死前得的是“痢疾”,清朝医生治这些病不如西医来的快和有效,林则徐喊“星斗南”是粤语,实际是喊“新豆栏”,我查了一下地图,“新豆栏”就是当时洋人开的医院所在地。显然林则徐要洋医生来救他。

诸葛亮临死前高呼的是让师傅来救他,二人的做法何其相似啊!




(魏延)

诸葛亮死前交代了后事,让姜维往他口中放“七粒米”。难道诸葛亮死后怕阴间路上饿着才放七粒米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诸葛亮是这样说的:

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引自《三国演义》

诸葛亮死后还为蜀国军队退兵想尽办法,这样做目的就是吓唬住司马懿,为退兵提供时间。

为什么不含八粒、九救、十粒……?这就是当时风俗的原因,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七天会回家来看看,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烧头七纸的原因,再有就是七粒米对标天上的七星北斗,诸葛亮可能考虑用七粒米吸收七星北斗的能量吧!



(诸葛亮)

还有一种说法,这是表明诸葛亮两袖清风不奢侈操办丧礼,想想看,祸国殃民的慈禧死后口含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到最后不是被东陵大盗孙殿英敲掉牙齿把珍珠抢走了吗?所谓珍珠辟邪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慈禧机关算尽却落得一场空。而诸葛亮死后陵墓千年不被破坏,两相对比,水平谁高谁低显而易见。


秉烛读春秋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喊“庞德公救我”?

遍翻三国史料,也没提诸葛亮死前说过“庞德公救我”,他倒是交代过一些身后之事,向刘禅的使者李福提交过掌管天下大事人选的看法。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打起汉室的旗号,在三国之中,谋得一方天下,诸葛亮居功至伟。刘备后来命丧征吴之路,托孤白帝以后的诸葛亮对汉室兢兢业业,一直是鞠躬尽瘁的献身朝政。只是阿斗是个很扶不起的刘禅,蜀国经济衰微、资源贫乏,日渐凋敝。

诸葛亮按照先前的计划,平定南蛮以后,北征曹魏。准备充足以后的诸葛亮带领蜀军奉命北伐,第五次发动对魏国的北伐战争的时候,军队行至五丈原,诸葛亮突患疾病,他感觉自己命数将尽,仰头北望,只见自己的那颗将星黯淡无光,即将陨落。

这一晚,军中诸将都在诸葛亮的帐中,诸葛亮回到帐里,突然昏倒在床上。刘禅的使者李福,意识自己的职责还未尽到,于是跪在诸葛亮的床边,还没等李福上来晃他,诸葛亮忽然睁开了双眼,看见一旁的李福,深知他的来意,便说蒋琬可以接替自己。随后李福再问,蒋琬之后,谁还可以继续执掌蜀国朝政?诸葛亮便答道费文伟可以,而这句话便是诸葛亮生前最后一句话,之后便不省人事。

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是不符合正史的。

嗐,干嘛谈正史?乐呵乐呵不挺好?

庞德公何许人也?

在三国期间,荆州牧刘表多次拜访庞德公,想让他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天下大业。可庞德公淡泊名利,隐身于山水之间,他修为极高,品行极盛,他与很多荆州名士交往极其好。其中有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有他的侄子庞统,还有弟子诸葛亮。

庞德公一定是一个前世的炒作大师,他将其他几人都精心包装,推销了出去,然后也为自己博取了极佳的名声,他们这帮家伙都常年隐居山林之中,直到刘备询问他的谋士人选,他就指出了卧龙和庞统,诸葛亮便就是他的一位弟子。

据说诸葛亮每逢去求学于庞德公,都会跪在庞德公的床边,悉心地听他的教诲,诸葛亮一生中有4位弟子。不同的师傅教他不同的本领,庞德公教他的就是法术。

庞德公曾经拒绝刘表的邀请出山,这让刘表很没面子,刘表之后就派人放火烧他的茅屋,将庞德公困在房子里面,眼看是必死无疑。

可是架不住人家庞德公神通广大,他会很多变幻莫测的法术,他把七粒米含在口中,然后就化险为夷。

等到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人到他的床边,只见他的身体根本就没有碰着火,毛都没掉一根。庞德公看大家到来,一个鲤鱼打挺突然坐了起来,把哥几个震呆了。

庞德公深感荆州将变乱,审时度势,举家迁往山林之中,从此销声匿迹。

那么诸葛亮口含七粒米这个事儿就有渊源了吧,自然是在向庞德公致敬啊!当然也不排除临急抱佛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死神发出警告,劝它回避。

可惜呀,任何人也避免不了这一天的到来,英明神武的诸葛亮也在所难免。

大概后人认为,诸葛亮在快去世的时候想让庞德公救他,于是便编出这样一段插曲,但我诸葛丞相死前最后一句话分明是交待国家大事,并没有关心在乎自己个人的生命,这才是我诸葛丞相的高风亮节、煌煌气度!


历来现实


诸葛亮一生智慧,忠诚,他的故乡在今天的山东省沂南县,山东人以他为骄傲!他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诸葛孔明之所以有如此传奇的一生,一是他的天生聪明爱动脑子,二是他有良师引导。



他少年时期是官二代,受教育条件良好,熟知天文地理,青年时期,在南阳郡边耕种边读书,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辅佐其大业,从此当了老刘家基业的老总,运筹帷幄之中,致胜于无形。

他促成孙刘联盟,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辅佐其儿子刘禅,既当刘禅的秘书,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又当刘禅的老师教他治国理政,他苦心经营刘家大业,先后五次亲自率兵北伐曹魏,可惜的是234年10月8日他在这次的五丈原战场上病逝。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作为三军统帅他料到自己死后会军心大乱,他设了一计,他提前放出自己去世的消息,做假蜡像迷惑。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去世,忙出兵试探,结果蜀军簇拥着用战车推出诸葛亮的蜡像,司马懿远远看见吓的倒退50里,这一招为蜀军撤退争取了时间。他料到魏延在他死后会谋反,让马岱向魏延假降,马岱成功了,魏延对他万分信任,结果马岱阵前斩杀了魏延,诸葛亮这一招为刘禅扫除后患。他临死前为蜀国安排了以后十几年的计划,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演义中,诸葛亮为了不让自己真正死亡的消被自己的死对头司马懿知道,担心司马懿观天象看出自己的将星陨落,会即刻发兵攻打蜀军。诸葛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师傅庞德公。诸葛亮的六丁六甲之术就是他教的,还有一些道家法术,天文地理,各种兵法运用之术等都拜他所赐。

庞德公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厉害?原来庞德是诸葛亮亲姐姐的老公爹,世外高人,年少的诸葛亮可不是闭门造车的主,他经常走出家门,虚心向高人请教。特别是庞德公,据《襄阳记》记载“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庞德公经过考验,了解到诸葛亮聪慧,志向高远,有责任心,对他用心指教。



据野史记载,庞德公归隐,刘表听闻他的奇门遁甲术以及他的出色才能,对他佩服异常,想收为己用,所以多次派人去请他下山,结果庞德公不为所动,可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后代子孙吧。后来刘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火烧庞德公的茅屋,断他后路,逼其下山。结果庞德公并没有从熊熊烈火中逃出,大火燃尽,刘表心痛后悔之余,和匆匆而来的诸葛亮,跑向前去,结果看到庞德公毫发无损地躺在石床上,但没有气息。刘表失望而归后,庞德公起身在众人面前突出口中的7粒米,扬长而去,消失在密林中,此刻的诸葛亮,也是万分惊奇,他以前没有学习此术。



《后汉书》记载,刘表多次请庞德公,最终没有请出山。他和妻子孩子一直归隐山林采药为生,后来不知去向。

诸葛亮口含七粒米,并不是为了自己能延续生命,而是古代的一种丧葬礼仪。古代的一种说法,据说口含七粒米,自己所在天上的那颗星不会陨落,司马懿就不会知道自己已死的真相,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利益,麻痹司马懿,就让部将在自己口中放入七粒米。




诸葛亮再厉害也对自己必死的事实无力回天,但是他对蜀国的忠心日月可鉴。临死前大喊:“庞德公救我”应该是希望部下能找到庞德公来救蜀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