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弘:一個讓皇帝不勝其煩的言官

縱觀我國曆史上的各個朝代,君臣關係始終都是重要的一部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和皇上共事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臣子們說不定哪天一句話說錯了,就要把自己的小命給搭進去。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位明朝的大臣,由於他多次向皇上進諫竟然惹怒了皇上,以至於他怒聲說道:“昨日毛弘,今日毛弘”。那麼,這位名叫毛弘的大臣又是何許人也呢?

毛弘:一個讓皇帝不勝其煩的言官

毛弘,字士廣,鄞地人。天順初年他參加科舉中了進士,天順六年毛弘被朝廷授予刑科給事中。

成化三年夏,毛弘與六科的各個大臣上言:“近來塞上發生了很多事情,正當陛下您該是宵衣旰食的時候,這時候朝廷中竟然傳出您在退朝休息時經常出遊行樂。如今邊塞的炮聲多次傳過來,這實在不該是紫禁城所應有現象的。況且目前災變頻繁,兩畿地區又發生了水旱,川、廣地區兵草有餘,官員卻私自貪汙。希望陛下您可以減少遊戲宴飲的時間,停止金豆、銀豆的賞賜。每天在朝廷學習經學,這樣希望上天能夠寬解人心,減少災害的發生。”

毛弘:一個讓皇帝不勝其煩的言官

御史展毓等人也上書陳述了這些事情,皇上看到之後嘉獎了他們並採納了這些建議。後來,皇上聽從大學士商輅的請求,將改元后上書請求罷官的大臣一律錄用。但是唯獨毛弘請求延後再回朝,他還請求皇上召還給事中王徽等人,但不被答應。

慈懿太后去世,皇上下詔將她葬在別的地方。毛弘隨同魏元等人上疏進諫,沒有被皇上聽取。朝會結束後,毛弘想眾人倡議說:“這種大事,我們這些大臣應當冒著必死的風險去進諫才是。”他請求聯合大小臣工一桶跪在皇宮力爭。眾人答應了他這個建議。

毛弘:一個讓皇帝不勝其煩的言官

後來隊伍中但凡有退縮的人,給事中張賓便大喊:“君輩獨不受國恩乎,何為首鼠兩端。”於是這些大臣跪在文華門前大哭,竟然令皇上改變了旨意並最終將太后葬在了皇陵。

由於毛弘在大臣當中是抗爭最多的,所以在此事過後他在大臣中也是聲名赫赫。然而,皇上卻十分厭惡毛弘,他曾經在私底下說:“昨日毛弘,今日毛弘。”意思是說天天看到毛弘,實在讓他頭疼。

毛弘:一個讓皇帝不勝其煩的言官

此後毛弘所陳述的建議,有時不被採納,他便慷慨論爭從來不屈服任何人。欽天監正谷濱受賄賂按照律法應當唄削除官籍,但皇上卻只是讓他罰錢降職。正一真人張元吉有罪應當被處死,皇上卻下詔將他抓進大獄。這些事毛弘等人都上書力爭,但是最終也不被皇上採納。毛弘多次升遷至都給事中。後來他不幸得了重病,突然去世。

毛弘雖然只是朝廷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大臣,但是他卻盡職盡責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由於他多次向皇上進諫,最終也讓皇上記住了這位倔強的大臣,因此才會說出“昨日毛弘,今日毛弘”這番話來。

總的來說,毛弘這一生為朝廷奉獻了自己的心血,但凡符合法度禮儀的事情,他一定會盡力去維護,正是因為他的力爭才使得皇上改變了自己的旨意,也正是這件事之後毛弘在朝廷的名聲也逐漸響亮了起來。但此事過後,皇上卻更加厭惡毛弘了,我想,大明王朝的臣子如果都像毛弘這樣的話,恐怕皇上也要崩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