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騙子令人痛恨,可以說,從古至今,“騙子”這個職業可謂是“防不勝防、屢禁不止”,千百年來不斷有人效仿。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騙子的精心佈局,讓人不知不覺就中了圈套,少則損失錢財,重則就會丟了性命。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歷史上的騙子不勝枚舉,他們的行騙經歷為後人敲響了警鐘。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明成化年間,我國發生了一起驚天詐騙案,騙子自南京出發沿途經過蕪湖、蘇州,靠著一手精湛的騙術賺得盆滿缽滿。騙子所經之處,沿途官府無不對其阿諛奉承,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騙子十分懂得“包裝”的重要性,他以皇宮太監的身份瞞天過海,騙得各地官員無不上當。

成化十三年,宮中傳來小道消息,一個名叫汪直的太監要到江南官場巡查,聞風而動的各地官員早早做好了準備,提前為汪太監備下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靜候汪直到來。那麼,為什麼各地官員會對汪直如此忌憚呢?

原來,汪直並非尋常角色,而是西廠辦事太監,簡單來說,就是“西廠提督”,是西廠太監中的最大領導。相比於大夥都知道的東廠,西廠雖然存在的時間不久,但西廠的權力卻很大。西廠不但負責巡查各地官員百姓,還負責監督東廠,擁有的錦衣衛數量也遠超東廠。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因此,作為西廠高官的汪直,自然會引起江南官場的轟動。

權傾朝野的汪直來到江南巡查,地方官們自然得小心伺候,而一些有冤屈的老百姓同樣期望能向這位來自朝廷的欽差討個公平。一時間,汪直被江南地區的官民簇擁著,好不威風。汪直滿嘴仁義道德廉潔奉公,他手下的校尉們卻巧立名目收受賄賂。

不得不說這個汪直的求財的手段非常高超,一路上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但是,就在汪直一行風風光光地來到福建時,這位西廠太監卻露出了馬腳。原來,鎮守福州的太監盧勝發現了一些端倪,這位來自朝廷的汪直雖自詡西廠提督,也是皇上御封的欽差大臣,可是,他的手中沒有任何能證明身份的信物。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於是,盧勝對汪直的身份起了疑心,便藉故提出盤查汪直的信物。這一查不要緊,果然,揪出了假汪直的“狐狸尾巴”——假汪直乃至其身邊的校尉們都是騙子喬莊打扮的,他們自然拿不出任何證明身份的信物。

那麼,這位“藝高人膽大”的騙子又是何許人也呢?

假冒汪直的騙子原名叫楊福,祖籍江西。楊福原本來崇王府內當差,辭去公職返鄉時巧遇官場上的舊識。這名老熟人對楊福說:“你長得跟宮裡的汪公公簡直一模一樣。”賦閒的楊福頓時動起了歪腦筋,打算靠著自己酷似汪直的臉混些錢財,便向熟人提出了自己的計劃。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就這樣,楊福偽裝成西廠提督汪直,而熟人則扮作汪直身邊的校尉。兩個魚目混珠的假太監就這樣來到蕪湖開始了第一場行騙,並且,還有意無意地散播汪直下江南的信息。消息傳出後,整個江南官場都對汪直下江南信以為真,在蕪湖狠敲了一筆的汪直則大著膽子來到其他城市。

由於,楊福早年混跡於北京官場,對京官做派以及朝廷禮節瞭若指掌,所過之處竟沒被人揭露身份。事發後,假汪直的案子震驚朝野,天子震怒,楊福自然逃不過殺頭的一刀。1478年七月,楊福被推上菜市口砍了腦袋,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然而,楊福的行騙故事就像為民間的騙子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從楊福身上學到一條“求財之路”。這群膽大包天的傢伙繼楊福之後,冒充東廠、西廠、錦衣衛的高官,打著朝廷的幌子一路行騙,一時間全國各地假冒太監行騙的案子層出不窮。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朱厚熜在位時,就曾發生過一件假冒錦衣衛行騙的案子,不過,這夥人比楊福更瘋狂,他們以錦衣衛的名義來到縣衙,綁架了知縣大人敲詐錢財。這位被綁架的知縣大人名叫張佳胤,在落入歹徒之手後,這個可憐的知縣臨危不懼。

知縣說道:自己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不過,可以讓強盜們去縣裡的富戶家中取錢。隨後,他還給強盜們寫了一張紙條,上面記載著全縣富戶的名字。這些強盜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他們拿著紙條大搖大擺地來到“富戶”的家中,沒想到等待著他們的卻是縣城的捕快。

原來,張知縣看這些歹徒不識字,於是,靈機一動寫了一張縣裡捕快的名單,欺騙強盜們自投羅網。

這個人專門喬裝成大官行騙,結果,所到之處貪汙錢財數不勝數

各地層出不窮的假太監、假錦衣衛讓全國官員都聞風喪膽,以至於有時真的公人拜訪時他們也不敢輕言相信。《明史》又有記載,嘉靖四年有錦衣衛來到廣東巡查,當地官員孫懋懷疑錦衣衛是假冒的,於是,派人將其拿下,未曾想到,這群錦衣衛竟是如假包換的真身。

真相大白後,可憐的孫懋被抓進了大牢。

可以說,古代騙術不少,甚至,有人專門將其記載成書,《騙經》就是其中一本。《騙經》又名“杜騙新書”。總共四卷二十四類八十八卷,乃明朝的張應俞所作,是一本小型百科式故事全集 。這本書中的很多故事就是“小騙”精華版,可謂是古代騙子的“教科書”。

【《明史》、《騙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