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都有叱咤风云的绝代名将,为何清朝将军们却名气不显?

胡航科


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各朝各代的绝代名将的传播得益于各类曲艺形式的发展

目前大家口口相传、叱咤风云的绝代名将,多是从评书、话本、曲艺中得来,而评书、话本在宋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宋代有讲史,元朝有平话,长期的发展传承、沉淀下来,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三国演义》为例:

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说明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三国故事流传既有那么长的历史,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

二、各朝各代的绝代名将的传播得益于相对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

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才会去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得益于唐、宋、元、明、清各代较长期的经济繁荣,老百姓在吃饱饭之余,有更多的精力和闲暇来参加、关注各类曲艺活动,这也给说书讲古的曲艺形式奠定了生长传播的土壤。口口相传的故事、历代史学家评价在千百年来的沉淀,也更有利于小说家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以成书,更具故事性。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后来又有毛宗岗等校点批注版本传世;《说岳全传》成书于清初;杨家将的故事在北宋中叶就以流传天下;明朝《永乐大典》中已有《薛仁贵征辽事略》小说。《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

而清中后期,社会动荡,国基不稳,社会性质发生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名将故事失去了提炼、孕育、传承、发展的土壤,与千百年来传诵的英雄故事相比,自然显得声名不显。

三、各朝各代的绝代名将的传播得益于充满故事性的精彩年代

这点无需多言,精彩的时代造就精彩的故事和英雄人物,尤其在封建社会,这些个性鲜明的任务、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劳动人民的心理需求。自然会口口相传、不断神化。

以上均是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孙十三118


主要是离现代太近。

因为历朝历代,一般都有人为前朝修史。或者做得再过一些就会把以前的史书也修一下,当然是小修,换些字词什么的。因此,对于各朝各代的将领,都有史家会做一番评说。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就形成了名将荟萃的局面。

但是清朝太挫了,而且清末还是个乱世,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让现代人对清朝印象极差。而且从民国开始,各界仁人志士就是为了推翻满清而奋斗,因此对于清朝将领基本持否定态度,也不会大肆宣扬前朝的人物。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名将涌现,清朝也不少,我们可以看一下。

1.施琅,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降清后为福建海军提督,1683年率军渡海拿下台湾,保护了国家的统一,算是功臣。

2.岳钟琪,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期间名将,官拜陕甘总督,封三等威望公,屡平边地反叛。在平定罗卜藏丹津的战役中,岳钟琪捉住春草未长,叛军人畜乏粮,分离屯驻牧养的机遇,奇兵奔袭罗卜藏丹津驻地,所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两骑,远程奔袭,岳钟琪以少胜多,一气呵成乘胜追击“一昼夜驰三百里,不见虏乃还,班师十五日,斩八万级”。岳钟琪只用了15天时光,就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地盘完整光复,这是中国战史上出名的战争之一。可以说打击了分裂势力,真正的民族英雄。

3.左宗棠,抬棺出征,率2万湘军子弟出天山,用时1年,平定了新疆叛乱。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力排众议,保持了国家领土完整,堪称千古功臣。


模糊的历史


清朝将军显赫的也不少:

①前期

满清自己人多尔衮(摄政王、武将)等人、

贰臣三藩王(吴三桂等人,武将)。

②中期

姚启圣(文人)、施琅(武将)平定台澎金马。

③后期

⒈左宗棠(武将)底定西域。

⒉曾国藩(文人)剿灭太平天国。

⒊李鸿章(文人)北洋水师:

旗舰定远刘步蟾、

致远邓世昌、

经远林永升、

济远方伯谦【打仗还可以,投降逃跑这些不提了】,

以上,皆属:“败军之将,尤不可言勇”,除了方管带,其余贵在敢于自杀。

⒋袁世凯总督朝鲜期间平乱攘夷小站练兵。


一江春水520


周培公。在清朝绝对评的上名将而且能文能武。武能平三藩。文能定天下 。康熙若无此人。估计就要被吴三桂搞死。清朝估计也就打住了。保得大清江山,只是结局不怎么好,着实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