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MQB平台之下,新速腾与朗逸Plus还有什么区别?

单单从驾驶感受上来说,朗逸Plus、宝来、凌渡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甚至专业车手都已经找寻不到他们的产品差距,盲测的话三台车基本上是高度一致,新速腾的上市,让这个高度同质化的阵营成员变成了四位。

今晚三亚燃情上市的新速腾,已经找不到任何狼堡的激情,为了让大众在国内站的更稳,新速腾不惜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的影子,开始不断的Long Long加长之路,甚至在命名上你都能找到端倪,“Long-Wheelbase”,长轴距版“朗逸PLus”。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轴距有多长,新速腾就有多失败,在上一代速腾之上,虽然平台方面它更为落后,但是至少设计方面死守了大众非同质化底线,如果说你在大众三厢车中挑一台50米之外一眼辨识的轿车,那除了特供版凌渡之外,就是这台老速腾。

但新速腾的上市,你已经找不出任何与朗逸Plus的差距,同样的前脸,同样的侧面,甚至车尾造型都出奇的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一汽大众为了区分上汽大众的设计,对尾灯做出了一些调整。

偷懒的设计师在偷懒之余还是有了些动作,目的是为了分清楚两台车的设计差异。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MQB是个好东西,柔性智能化生产平台,诞生在这个平台上的车型多种多样,未来全新的POLO还会诞生在MQB之上,下至A00级,上至中大型7座SUV,MQB甚至可以服务整个大众体系。从轿车到MPV,从MPV到SUV。

当然如果我们只聊轿车的话,全新的朗逸Plus、宝来、凌渡以及今晚上市的新速腾,其实他们的差距已经不太明显,至少从质量、动力系统、驾驶感受三个方面衡量,几台车已经高度同质化。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区分有无的产品设计最直观的的表现就是内饰,这恐怕也是除尾标之外你能直接分清楚两台车差距的另一个点。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南北大众目前在产品区分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内饰设计,朗逸Plus内饰更加的“帕萨特化”,而新速腾则更加的“宝来化”,一汽大众设计师用包裹性更强的内饰设计风格来代替此前的产品设计,与朗逸Plus的平整化设计语言有效的区分开。

然而两者最大的差距也仅仅如此,产品用料、配置表现其实差距不大,至少同售价高低配车型配置表现不会有很大的差距,直接作用到使用感受以及驾驶感受方面,两台车使用感受甚至会高度类同。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当然,新速腾还是给人带来了足够的亮点,这一亮点就是更长的轴距,更大的尺寸,不少媒体喜欢称其为“小迈腾”,其4753*1800*1462mm的车身尺寸以及2730mm级的轴距表现的确达到了同级之最。

一汽大众试图通过放大轴距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空间表现,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不得不说这一加长的确足够诱人,但产品表现力是否有质的提升?

很遗憾MQB平台之下的大鼓包依然存在,而且在轴距更长的新速腾上,鼓包也被放大。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新速腾轴距更长,也就是说腿部空间更为出色,但很遗憾依然只适合2+2乘坐方式,中间无法乘坐第三人,退一步来说全新迈腾、帕萨特依然无法解决的后排空间问题,加长轴距这种手段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那么新速腾有必要加长轴距吗?个人感觉没有必要,因为宝来、朗逸Plus后排空间表现已经足足够用。此前试驾过程中,宝来腿部空间已经达到了两拳+,相当优秀。而此次上市的新速腾腿部空间同样为两拳+,与宝来、朗逸Plus差距不大。

消费者最头疼的“大鼓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加长的轴距跑哪了?毕竟新速腾尺寸更长,轴距更具有优势。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新速腾更长的尺寸以及轴距,被一汽大众放在了前排以及后悬之上,仔细对比宝来以及朗逸Plus,你会发现速腾的前车门尺寸被拉长,而后悬同样比其他车型更长,空间被放在了前排以及后备箱储物空间之上。

朗逸Plus储物空间510L,新速腾储物空间553L,直接证明了以上论点,加长轴距之后的新速腾,乘坐空间并没有改善,而是将尺寸挪到了前排以及后备箱中。但开过新宝来亦或者朗逸Plus的消费者都知道,这两款车其实前排以及储物空间已经足够出色,一味的拉长轴距意味着放低操控。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至于动力系统方面,你可以直接向着宝来以及朗逸Plus看齐,还是那台1.2T发动机,还是那台1.4T发动机,还是那台双离合变速箱。

上市之前,已经猜的准准的。


摇身一变成“朗逸PLUS”,新速腾,不降三万不买单


那么售价呢? 新速腾13.18万起,与老款车型保持高度一致,这点延续了大众高统一定价的标准,不会乱了定价失了方寸。

笔者有话说:

速腾本身就是极具操控色彩的一台车,此前更有“三厢高尔夫”美名,不少消费者入手速腾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其身上还流淌着狼堡的血液,但改款新速腾着实显得“特供味儿”十足,其实对比宝来以及朗逸Plus两台车之后会发现,速腾除了前排空间以及后备箱空间更大之外,各项指标都与朗逸Plus、宝来完全一致。

那么问题来了,在本来空间过剩的产品之上,再次加大浪费的空间表现是否真的能吸引消费者?换句话说,新速腾作为大号的“朗逸Plus”,单靠些许空间优势不能吸引消费者。

所以,你会多花3万选择一台新速腾,还是老老实实买一台朗逸Plu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