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办公室发牢骚,谩骂校长,被校长从窗外听到了,但校长没找麻烦,该怎么面对?

美蛙英语


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在办公室”,“发牢骚”,“谩骂”。这说明这位教师的修养还要提高。无论校长的做法是否欠妥,教师都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谩骂校长。

校长听到了教师在办公室当众谩骂自己,但是,却没有找当事人谈话或者当场批评教师。高,实在是高!校长和当事教师人格、水平的高下不言自明。

校长是教师的上级。作为下属必须服从上级的领导。如果说校长安排的工作或者哪些方面对自己不公正,可以私下和校长沟通。

像那位教师那样,把自己和校长的矛盾公开化,在公众场合发牢骚,谩骂校长,一方面让大家知道他不够成熟,境界不高;另一方面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无助于解决问题。

事情发生了,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一、找到校长,诚恳道歉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即使校长的工作有不足之处,老师开口大骂,就输了,就错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必须道歉,诚恳的道歉,求得校长的谅解。

二、认真工作,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改变

校长不计较,就是心胸宽广的表现。只要老师更加认真的工作,干出成绩来,校长和老师就会正确对待自己。

三、引以为戒,加强修养

当事教师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冲动是魔鬼。今后,要加强道德修养,注意与人相处的艺术,做一个有能力有修养爱岗敬业好教师。


老赵的自留地


我的一位朋友,在乡镇初中任教初中数学。91年参加工作,至今还是初级职称,11级。在去年11月底的一天上午,学校刚宣布中级职称名额。这位老师自己算了一下年度考核综合分,这次又没有希望。他非常失望,就在办公室里大发牢骚,谩骂校长,刚好校长从门前经过,看到了老师正在发牢骚,校长径直走回了办公室。

下午,这位老师找到校长,说明上午发牢骚的事,并不是针对你,而是骂的原来的校长。之后也想了解关于评职称的情况,校长并没有因为上午的事情耿耿于怀,并认真给他解释了评职称的相关政策,他说学校的政策极为不合理,是针对他个人来制定的,是学校故意搞整他,才导致现在还是初级职称。他越说越激动,把自己想到的话,都一一向校长倾诉。

校长不愧是管理者,耐心的听完老师的诉苦后,向这位老师说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以前不是我在这里当校长,关于你说前面的一些事情,我真的不清楚,从你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你还是很敬业的,今年如果没有希望,好好干,等明年,如果明年还是没有希望,我给你保证,享受30年政策,一定能评上。"

老师听了校长的这番话,心中的不满情绪顿时消失,微笑着离开了校长办公室。在工作中比以前更加刻苦努力,但有时候在办公室偶尔还会发牢骚。职称之痛,牢骚太多,对工作越不利。


Lance课堂


小人物的命运真是悲催。

著名作家莫泊桑所写的项链,不知道大家是我很有印象。

慕虚荣借了一条项链,省吃俭用,然后换了一条真项链。

这个问题反过来想就可以了,如果领导说你坏话被你听见了,你怎么想?

2015年参加工作之后,到了一个新单位,有一次我在楼道北面的办公室里办公,窗户开热度比较高,应当是没有人可以长那么高的个子。

然后我就听到了领导和另外的一个领导在说我的坏话,说的非常的开心,说的非常的高兴。我在北边的屋里听得一清二楚。

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4年了,他们不知道我曾经知道他们在背后说我坏话。

那我会有什么意见吗?只是我觉得他们说我坏话,在说我某些工作不好的时候,从那一天开始我就不会在认真做工作了,既然自己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领导的承认,我们何必把自己当成傻子,可以委曲求全自己。

没说领导的坏话被领导听见,其实无所谓,就像领导说,你坏话被你听见都是一样的,谁也找不着谁,不必担心。

只要你不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穿小鞋也无所谓,请你记住穿小鞋跟脚。

谁人背后不说人?老百姓都喜欢背后骂皇帝,情况类似而已。


宜城老师


正常校长都会装没听见,难不成还进去跟老师吵一架吗?那得多么没水平,才能当场对吵?

以前在小学,一说起来都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们还是小孩子,在操场玩耍,就亲眼看见,一个男校长和一个女老师,对吵起来,我们都是孩子,当然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而吵,就是感觉很可笑。校长和老师啊,本来都是文质彬彬的,竟然守着学生就开吵。

后来,那个男校长估计是没能吵过女老师,他突然大吼“好男不跟女斗,但是,今天,也要斗一斗!”于是,他扯起一把大扫把,就冲着那个女老师打了过去,那个女老师一看形势逼人,赶紧逃跑,男校长拿着大扫把穷追不舍。一时间,真是笑死人了。

我们一群学生激动得嗷嗷直喊,别说,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简直太深了,这么多年都没忘记。

现如今,校长和老师水平都提高了不少,估计方面吵架打架的事情是不会再发生了。但是,让校长听见牢骚,也没啥,校长听见也会装听不见。你要是真想去说开了,就去说开到底为什么,不想说,就算了吧!


Longsuixinyuan


老师真的是个清贫的职业,但工作压力很大。所以教老师发牢骚的也多。抱怨多了其实自己状态会变差,还是往积极的一面想。我们是同行,今年是第七年了。我以前真的特别爱抱怨,,主要抱怨课多。一个人上四五个班的化学,一个星期四个晚自习,让我一直想辞职。但是由于家是农村,条件不好,还需要照顾父母,就熬着,熬了下来。今年好一点,终于两个班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没处理好,同事都说应该给领导意思意思,后面我也没去。一些老同事说我了差这点儿意思,否则可能事就成了,但是我权衡过领导是什么人,还是没有去,老同事都对我恨铁不成钢了。其实在办公室说话还是要收敛一点儿,因为你不知道校长什么时候出现,不知道谁会穿你小鞋。我虽然没去意思,但一直好好工作,成绩不错。目前也没为难我,估计也不想理我,我还不想理他。再说过两年也换天下了。

现在题主是已经骂了校长了,骂了就骂了吧,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校长没找你无非两种可能。第一:他很大度,你骂的在理,回去反省去了。有些领导很有容人之心。第二:等着秋后算账,工作中让你不顺心。不管是哪两种,还是要好好工作,自己业务水平提高了什么都不怕,大不了换个地方。树挪死,人挪死。

放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有问题我们交流哦。我是


艾米说教育


我就是老校长,感受就是教师是很难管理的,比公务员难管太多了,我们老师的确贡献很大但毛病也不少!第一教师都是一些知识分子,书读多了有些迂腐,胸襟和气度不够,有一点点问题爱斤斤计较;第二是一些教师智商很高但情商不够,往往没有等级观念也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第三,一些教师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就越清高,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的,说不定局长校长家长他都看不上眼,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大!但总的来说老师内心思想比较单纯,性格也比较率真少城府,只要校长有耐心有容人之量,不和教师斤斤计较,多做好服务,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老师还是能管理好的!


清影177994233


校长好不好?对比一下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看出来!校长与教师的关系非常微妙,处理艺术很重要!

在学校里,校长的一举一动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也很明白,直接影响着广大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个人心情,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的发展等等。

校长正巧路过,听到了教师们在办公室里正在说自己的坏话或者发牢骚谩骂自己。

这时候,他有两种处理办法。

第一种方法:

直接走进办公室里,弄清楚是谁,和他(她)大吵一顿,彼此相互指责对方的错误,让所有的教师评评理,看究竟是谁的不对。然后,校长有权利,再把该教师的情况上报中心校。教师也可以如此这样做的。

这样做的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第二种方法:

校长从办公室外走过,听到有人在骂他,装作没听到,若无其事地走开,继续自己的正常工作,不要表现出生气或者非常要发怒的样子。

等两天之后,可以找到这个教师或者其他,单独聊一聊,谈谈心,唠唠家常,谈谈工作,关心关心大家的需要,但是不要往骂人事情上扯。

一次不成,就多找几个教师谈谈心。一方面了解教师的需要,一方面拉近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做一个亲民的好领导。当然了,这样的好形象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想到这样做。

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不同。

第一种方法,校长到办公室与教师大吵大闹一番之后,与教师的矛盾就会激化,校长无心正常工作,教师也气不打一出来,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试想,谁的心思还会放在教学上?这样,既影响了参事方的声誉,也影响了周围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事情传出去之后,老百姓会不会嗤之以鼻?

一剑多叼,把学校的所有事情都给叼进去了!得不偿失啊!

第二种方法的结果如何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校长装作若无其事,事后设法了解教师的需要,打太极,围魏救赵。从而很巧妙地避免了一次工作危机。

事后,教师们会怎么看校长呢?我想,大多数的教师不会认为校长怕教师,相反,却会觉得校长的心胸非常宽广,有一种做大事不拘小节个人品质,这样的领导将来能成大事,跟着他干,有盼头!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哪个人没有错?哪件事能完美?问题是如何处理。这就是领导艺术!

处理偶发事件的本领,可以突显校长的领导才能及高超的艺术!

你认为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千万不要986


以前我也比较爱管一些闲事,觉得自己是学校一份子,为了学校发展觉得有些事情需要去给领导提提现建议,后来发现,他们根本不需要,你提得合理,他们会觉得没面子,有的建议会触犯高层利益,他会不高兴。他们长期在那个位置上已经形成一种“领导思维”,表面民主,其实还是喜欢顺从,喜欢阿谀奉承。有一天发生一件事,突然一下我就清醒了。从此我觉得工作、领导、同事不再重要,表面应付过去,无伤大雅就可以了,还是经营好自己,经营好家庭才是王道,其它都是闲事。作为教师积累硬件,看看书,充实自己,有能力写写论文,磨砺自己的教学能力,或是考考相关的一些证件,甚至可以与他人合伙做做小生意,捞点外快,业余充实充实自己兴趣爱好。所以现在我过得很自在,心态很平和。准时上班,按点回家。温馨提示:要记得临睡前打开手机给领导的朋友圈点个赞。


飞上秦山


我认为这事儿严重了。

先说个有名的案例吧。某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小职员在剧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一个小老头的秃顶上。等他发现这个秃顶小老头是一名将军级文官时,他赶紧为自己不经意的冒犯而再三道歉。最后的结局是,小职员在将军呵斥后一命呜呼。

“一个喷嚏引发的悲剧”也叫《小庶务员之死》,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名作。

发牢骚和谩骂与打喷嚏不同,前者是故意的,后者则属于无意识的生理反射行为。人家因为无意识的行为都送了命,您这纯属故意的牢骚与谩骂会有怎样的后果,“你想想吧”。

“你想想吧”这句话打上了引号,这是因为有一个典故。

话说邻村宋家村的广印舅是个疤瘌眼,独身,他会理发的手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理发匠不能开店挣钱,只能作为一门手艺挣工分。所谓的“工分”是指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在生产队一起劳动,成年男丁每天记10分,妇女和大姑娘记8分,麦秋两季各家各凭家庭成员的所得总分分粮食。

豫剧现代戏《好队长》里有个著名的唱段“马二牛剃头”,其中马二牛自述在生产队里“干活的时候我也干,休息的时候我剃头”。这位广印舅人很懒,光棍汉嘛!他不参加劳动,只在社员下工后给人家理发,生产队该分粮食的时候也有他的一份。

因为他三代赤贫根正苗红,傲得很。有一回某人来理发,他感觉头发像被一根根薅出来的,特别疼,就小心质疑是咋回事儿。广印舅用他那带花儿的眼看着顾客,意味深长地回答:“你想想吧!” 不用说,肯定是这位啥时候得罪了他,这属于借机报复。

您看到了,一个农村剃头的,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招惹的!您忘了,人家可没忘记!前面提到的那位秃顶小老头并不是那位小职员的顶头上司,而是“别的部门的”,结果不也杯具了。

所以,你可长点心吧!成年人了,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过,凡事都有破解之法。我的办法是:去他的,爱咋咋地!你骂都骂过了,还有办法挽回吗?


牟山花下客


任正非的故事

有一天,公司的双排座车进城去,一些销售人员和司机一起聊的火热,人际关系,公司业务,公司政策,甚至聊到了任正非,聊得很嗨。等到车子到了目的地,从后面的车厢里下来了一个人,那不就是老板任正非吗?

没有教养的校长,也坐不到校长的这个位置。

不同的校长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校长会不以为然,有的校长会立马处置,有的校长会日后给这个老师穿小鞋子的。所以,老师敢在公共场合发牢骚,谩骂校长,那就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的,肯定不会有一盏省油的灯,即使骂了校长被校长听到了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