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辦公室發牢騷,謾罵校長,被校長從窗外聽到了,但校長沒找麻煩,該怎麼面對?

美蛙英語


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在辦公室”,“發牢騷”,“謾罵”。這說明這位教師的修養還要提高。無論校長的做法是否欠妥,教師都不應該在公共場合謾罵校長。

校長聽到了教師在辦公室當眾謾罵自己,但是,卻沒有找當事人談話或者當場批評教師。高,實在是高!校長和當事教師人格、水平的高下不言自明。

校長是教師的上級。作為下屬必須服從上級的領導。如果說校長安排的工作或者哪些方面對自己不公正,可以私下和校長溝通。

像那位教師那樣,把自己和校長的矛盾公開化,在公眾場合發牢騷,謾罵校長,一方面讓大家知道他不夠成熟,境界不高;另一方面會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無助於解決問題。

事情發生了,作為教師該怎麼辦?

一、找到校長,誠懇道歉

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誤。要勇於承認錯誤。即使校長的工作有不足之處,老師開口大罵,就輸了,就錯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所以,必須道歉,誠懇的道歉,求得校長的諒解。

二、認真工作,讓大家看到自己的改變

校長不計較,就是心胸寬廣的表現。只要老師更加認真的工作,幹出成績來,校長和老師就會正確對待自己。

三、引以為戒,加強修養

當事教師要深刻反思,引以為戒。衝動是魔鬼。今後,要加強道德修養,注意與人相處的藝術,做一個有能力有修養愛崗敬業好教師。


老趙的自留地


我的一位朋友,在鄉鎮初中任教初中數學。91年參加工作,至今還是初級職稱,11級。在去年11月底的一天上午,學校剛宣佈中級職稱名額。這位老師自己算了一下年度考核綜合分,這次又沒有希望。他非常失望,就在辦公室裡大發牢騷,謾罵校長,剛好校長從門前經過,看到了老師正在發牢騷,校長徑直走回了辦公室。

下午,這位老師找到校長,說明上午發牢騷的事,並不是針對你,而是罵的原來的校長。之後也想了解關於評職稱的情況,校長並沒有因為上午的事情耿耿於懷,並認真給他解釋了評職稱的相關政策,他說學校的政策極為不合理,是針對他個人來制定的,是學校故意搞整他,才導致現在還是初級職稱。他越說越激動,把自己想到的話,都一一向校長傾訴。

校長不愧是管理者,耐心的聽完老師的訴苦後,向這位老師說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以前不是我在這裡當校長,關於你說前面的一些事情,我真的不清楚,從你目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來看,你還是很敬業的,今年如果沒有希望,好好幹,等明年,如果明年還是沒有希望,我給你保證,享受30年政策,一定能評上。"

老師聽了校長的這番話,心中的不滿情緒頓時消失,微笑著離開了校長辦公室。在工作中比以前更加刻苦努力,但有時候在辦公室偶爾還會發牢騷。職稱之痛,牢騷太多,對工作越不利。


Lance課堂


小人物的命運真是悲催。

著名作家莫泊桑所寫的項鍊,不知道大家是我很有印象。

慕虛榮借了一條項鍊,省吃儉用,然後換了一條真項鍊。

這個問題反過來想就可以了,如果領導說你壞話被你聽見了,你怎麼想?

2015年參加工作之後,到了一個新單位,有一次我在樓道北面的辦公室裡辦公,窗戶開熱度比較高,應當是沒有人可以長那麼高的個子。

然後我就聽到了領導和另外的一個領導在說我的壞話,說的非常的開心,說的非常的高興。我在北邊的屋裡聽得一清二楚。

到目前為止已經接近4年了,他們不知道我曾經知道他們在背後說我壞話。

那我會有什麼意見嗎?只是我覺得他們說我壞話,在說我某些工作不好的時候,從那一天開始我就不會在認真做工作了,既然自己怎麼努力,也不會得到領導的承認,我們何必把自己當成傻子,可以委曲求全自己。

沒說領導的壞話被領導聽見,其實無所謂,就像領導說,你壞話被你聽見都是一樣的,誰也找不著誰,不必擔心。

只要你不犯一些原則性的錯誤,穿小鞋也無所謂,請你記住穿小鞋跟腳。

誰人背後不說人?老百姓都喜歡背後罵皇帝,情況類似而已。


宜城老師


正常校長都會裝沒聽見,難不成還進去跟老師吵一架嗎?那得多麼沒水平,才能當場對吵?

以前在小學,一說起來都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們還是小孩子,在操場玩耍,就親眼看見,一個男校長和一個女老師,對吵起來,我們都是孩子,當然搞不清楚他們為什麼而吵,就是感覺很可笑。校長和老師啊,本來都是文質彬彬的,竟然守著學生就開吵。

後來,那個男校長估計是沒能吵過女老師,他突然大吼“好男不跟女鬥,但是,今天,也要鬥一鬥!”於是,他扯起一把大掃把,就衝著那個女老師打了過去,那個女老師一看形勢逼人,趕緊逃跑,男校長拿著大掃把窮追不捨。一時間,真是笑死人了。

我們一群學生激動得嗷嗷直喊,別說,這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簡直太深了,這麼多年都沒忘記。

現如今,校長和老師水平都提高了不少,估計方面吵架打架的事情是不會再發生了。但是,讓校長聽見牢騷,也沒啥,校長聽見也會裝聽不見。你要是真想去說開了,就去說開到底為什麼,不想說,就算了吧!


Longsuixinyuan


老師真的是個清貧的職業,但工作壓力很大。所以教老師發牢騷的也多。抱怨多了其實自己狀態會變差,還是往積極的一面想。我們是同行,今年是第七年了。我以前真的特別愛抱怨,,主要抱怨課多。一個人上四五個班的化學,一個星期四個晚自習,讓我一直想辭職。但是由於家是農村,條件不好,還需要照顧父母,就熬著,熬了下來。今年好一點,終於兩個班了。但是還是有一些事情沒處理好,同事都說應該給領導意思意思,後面我也沒去。一些老同事說我了差這點兒意思,否則可能事就成了,但是我權衡過領導是什麼人,還是沒有去,老同事都對我恨鐵不成鋼了。其實在辦公室說話還是要收斂一點兒,因為你不知道校長什麼時候出現,不知道誰會穿你小鞋。我雖然沒去意思,但一直好好工作,成績不錯。目前也沒為難我,估計也不想理我,我還不想理他。再說過兩年也換天下了。

現在題主是已經罵了校長了,罵了就罵了吧,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校長沒找你無非兩種可能。第一:他很大度,你罵的在理,回去反省去了。有些領導很有容人之心。第二:等著秋後算賬,工作中讓你不順心。不管是哪兩種,還是要好好工作,自己業務水平提高了什麼都不怕,大不了換個地方。樹挪死,人挪死。

放寬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問題我們交流哦。我是


艾米說教育


我就是老校長,感受就是教師是很難管理的,比公務員難管太多了,我們老師的確貢獻很大但毛病也不少!第一教師都是一些知識分子,書讀多了有些迂腐,胸襟和氣度不夠,有一點點問題愛斤斤計較;第二是一些教師智商很高但情商不夠,往往沒有等級觀念也缺少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獨來獨往我行我素!第三,一些教師知識越多能力越強就越清高,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的,說不定局長校長家長他都看不上眼,所以管理起來難度大!但總的來說老師內心思想比較單純,性格也比較率真少城府,只要校長有耐心有容人之量,不和教師斤斤計較,多做好服務,用真情去感化他們,老師還是能管理好的!


清影177994233


校長好不好?對比一下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看出來!校長與教師的關係非常微妙,處理藝術很重要!

在學校裡,校長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也很明白,直接影響著廣大教師的工作狀態和個人心情,從而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以及學校的發展等等。

校長正巧路過,聽到了教師們在辦公室裡正在說自己的壞話或者發牢騷謾罵自己。

這時候,他有兩種處理辦法。

第一種方法:

直接走進辦公室裡,弄清楚是誰,和他(她)大吵一頓,彼此相互指責對方的錯誤,讓所有的教師評評理,看究竟是誰的不對。然後,校長有權利,再把該教師的情況上報中心校。教師也可以如此這樣做的。

這樣做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第二種方法:

校長從辦公室外走過,聽到有人在罵他,裝作沒聽到,若無其事地走開,繼續自己的正常工作,不要表現出生氣或者非常要發怒的樣子。

等兩天之後,可以找到這個教師或者其他,單獨聊一聊,談談心,嘮嘮家常,談談工作,關心關心大家的需要,但是不要往罵人事情上扯。

一次不成,就多找幾個教師談談心。一方面瞭解教師的需要,一方面拉近領導與下屬之間的距離,做一個親民的好領導。當然了,這樣的好形象不能等到出了問題才想到這樣做。

兩種方法的結果完全不同。

第一種方法,校長到辦公室與教師大吵大鬧一番之後,與教師的矛盾就會激化,校長無心正常工作,教師也氣不打一出來,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試想,誰的心思還會放在教學上?這樣,既影響了參事方的聲譽,也影響了周圍的教師和學生,同時,事情傳出去之後,老百姓會不會嗤之以鼻?

一劍多叼,把學校的所有事情都給叼進去了!得不償失啊!

第二種方法的結果如何呢?我們來分析分析。

校長裝作若無其事,事後設法瞭解教師的需要,打太極,圍魏救趙。從而很巧妙地避免了一次工作危機。

事後,教師們會怎麼看校長呢?我想,大多數的教師不會認為校長怕教師,相反,卻會覺得校長的心胸非常寬廣,有一種做大事不拘小節個人品質,這樣的領導將來能成大事,跟著他幹,有盼頭!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哪個人沒有錯?哪件事能完美?問題是如何處理。這就是領導藝術!

處理偶發事件的本領,可以突顯校長的領導才能及高超的藝術!

你認為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千萬不要986


以前我也比較愛管一些閒事,覺得自己是學校一份子,為了學校發展覺得有些事情需要去給領導提提現建議,後來發現,他們根本不需要,你提得合理,他們會覺得沒面子,有的建議會觸犯高層利益,他會不高興。他們長期在那個位置上已經形成一種“領導思維”,表面民主,其實還是喜歡順從,喜歡阿諛奉承。有一天發生一件事,突然一下我就清醒了。從此我覺得工作、領導、同事不再重要,表面應付過去,無傷大雅就可以了,還是經營好自己,經營好家庭才是王道,其它都是閒事。作為教師積累硬件,看看書,充實自己,有能力寫寫論文,磨礪自己的教學能力,或是考考相關的一些證件,甚至可以與他人合夥做做小生意,撈點外快,業餘充實充實自己興趣愛好。所以現在我過得很自在,心態很平和。準時上班,按點回家。溫馨提示:要記得臨睡前打開手機給領導的朋友圈點個贊。


飛上秦山


我認為這事兒嚴重了。

先說個有名的案例吧。某個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小職員在劇院看戲時打了個噴嚏,唾沫濺到了坐在前排的一個小老頭的禿頂上。等他發現這個禿頂小老頭是一名將軍級文官時,他趕緊為自己不經意的冒犯而再三道歉。最後的結局是,小職員在將軍呵斥後一命嗚呼。

“一個噴嚏引發的悲劇”也叫《小庶務員之死》,這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名作。

發牢騷和謾罵與打噴嚏不同,前者是故意的,後者則屬於無意識的生理反射行為。人家因為無意識的行為都送了命,您這純屬故意的牢騷與謾罵會有怎樣的後果,“你想想吧”。

“你想想吧”這句話打上了引號,這是因為有一個典故。

話說鄰村宋家村的廣印舅是個疤瘌眼,獨身,他會理髮的手藝。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理髮匠不能開店掙錢,只能作為一門手藝掙工分。所謂的“工分”是指人民公社時期農民在生產隊一起勞動,成年男丁每天記10分,婦女和大姑娘記8分,麥秋兩季各家各憑家庭成員的所得總分分糧食。

豫劇現代戲《好隊長》裡有個著名的唱段“馬二牛剃頭”,其中馬二牛自述在生產隊裡“幹活的時候我也幹,休息的時候我剃頭”。這位廣印舅人很懶,光棍漢嘛!他不參加勞動,只在社員下工後給人家理髮,生產隊該分糧食的時候也有他的一份。

因為他三代赤貧根正苗紅,傲得很。有一回某人來理髮,他感覺頭髮像被一根根薅出來的,特別疼,就小心質疑是咋回事兒。廣印舅用他那帶花兒的眼看著顧客,意味深長地回答:“你想想吧!” 不用說,肯定是這位啥時候得罪了他,這屬於藉機報復。

您看到了,一個農村剃頭的,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招惹的!您忘了,人家可沒忘記!前面提到的那位禿頂小老頭並不是那位小職員的頂頭上司,而是“別的部門的”,結果不也杯具了。

所以,你可長點心吧!成年人了,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過,凡事都有破解之法。我的辦法是:去他的,愛咋咋地!你罵都罵過了,還有辦法挽回嗎?


牟山花下客


任正非的故事

有一天,公司的雙排座車進城去,一些銷售人員和司機一起聊的火熱,人際關係,公司業務,公司政策,甚至聊到了任正非,聊得很嗨。等到車子到了目的地,從後面的車廂裡下來了一個人,那不就是老闆任正非嗎?

沒有教養的校長,也坐不到校長的這個位置。

不同的校長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校長會不以為然,有的校長會立馬處置,有的校長會日後給這個老師穿小鞋子的。所以,老師敢在公共場合發牢騷,謾罵校長,那就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了的,肯定不會有一盞省油的燈,即使罵了校長被校長聽到了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