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总是喜欢对武汉冷潮热讽?

愛尔吥得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各国对中国的诋毁。可能有点比喻不太恰当。但是实在没有差不多的例子了。古代中国楚国虽不是与周朝同时存在而且地位相等的唯一国家,但楚国是最大的一个。八百年楚国为中华文化贡献了长江文明,作为楚国的源头地带的现代首府武汉自然继承了这点骄傲,这个属于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其次民国时期武汉的地位是很高的只是后面慢慢的沉沦,国家给武汉的三位数区号就是一种重视的证明。不管现在经济发展的怎么样他的地域重要性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不少诋毁的人其实是一种妒忌,还有不少本省的人诋毁是因为那个吸血的理由。外省人看武汉总有种站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占着这么好的位置发展的一塌糊涂。其实这个也不能全怪武汉,国家需要支持和扶持的地方太多了,武汉又不靠海不靠国家重点扶持地区。说到这里应该很多省的网友感同身受了。武汉也算是集中的湖北的全力来发展了,他的辐射能力太强了。我本人开的公司就是因为我所在的成本里武汉太近了留不住客户,但是我不怪武汉只能怪我自己没去武汉开公司,所以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都去武汉了,这就造成了武汉外地人非常的多的后果。还有些人黑武汉是因为看不惯武汉人喜欢夸的习惯,也就是说大武汉什么都很厉害。其实呢双方都需要改变,湖北人把聊天叫做夸天。其实这是一种古代遗留的习惯,就像状元骑马夸街一样。是一种文化现象,平时没事吹吹牛不要当回事,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可能文化习俗不一样,认为武汉人自大。那么现在需要武汉人改变习惯了,不要随便的夸,踏踏实实做事。毕竟现在不喜欢夸这个是普世价值。外省人也希望理解下这个本土文化习俗。夸自己的同时不要去贬低别人就行了,贬低别人性质就变了。背负了历史的负担和骄傲的武汉,现在需要好好的把湖北人的精明和聪明用在发展上,抛掉湖北人不团结不大气的老毛病,本省人不要互相瞧不起诋毁。想做一个大城市就要有大城市的胸怀。 同样作为一个大国的国民都很自信,从来不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怀疑自己。在很多的帖子里看了很多地方的人对武汉的各种诋毁,我一般是看看而已也不会生气,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有错就改无则加勉才对的起血液里流淌的大楚文化血脉,这种血脉不仅仅是族源而且还是受到的本地文化的一种熏陶。这里说下哈。。。本人300年湖北土著,查祖籍江西婺源,再查就到琅琊王羲之系了。但是生于斯长于斯我就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和中国人。查来查去各省人在历史上人口迁移交流非常的多,所以中国每一个城市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中国人。。不要窝里斗了,所有的历史都是大家所有人的。


龙69258242


武汉真的不行,今天那个什么太乙大道链接的那个什么省道,国道,县道,整个全程几十公里,那路烂的啊,说不清楚有多烂了,开车走在那条路上你绝对不会相信这是一条湖北省会区域内2019年的道路。还没有我们农村八十年代的公路好。本来我对武汉印象不错,内陆省会中心城市,但是今天走了这一条路完全颠覆了我对武汉的好感。根本就配不上省会城市这个称呼,就看看这一条路,以后武汉什么都不要挣了,什么时候整个武汉市没有这样的烂路再说。


寒风155676366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首先,如果有对武汉冷嘲热讽的情况,要先看冷嘲热讽的人都是些什么人。我们看到,基本上攻击武汉,骂武汉的,都是一些从农村,小地方来的人,或者乡下去别的城市定居的人。真正的上海人、广州人、厦门人、成都人、长沙人这些大一点的城市市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很少有攻击武汉的,就好像真正的土生土长的武汉城区的人从来不会攻击这些地方的人一样。

不过可能你要问,小地方、农村作为落后地区,这里的人不论出生环境、眼界、生活水平、自身素质,都完全无法与大都市比,甚至挖空心思要往武汉等大城市钻,挤破头在此读书、就业、定居,把自己的下一代变成新武汉人,怎么会出现小地方、农村来的人攻击武汉这个大城市,对武汉冷嘲热讽情况呢?

因为很多小地方来的人刚一来到大城市的时候,内心有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出生存在强烈的自卑。害怕自己被人瞧不起。事实上,不论在工作机会、发展机会、眼界,择偶(与大城市的人)等诸多方面,由于双方条件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输在起跑线的情况,心里难免会有不平衡。由于一个是在小城市,一个是在大都会,双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冲突。最近网上火爆的《老公的乡下亲戚到大城市蹭房住》就反应了这一点。这就是乡下生活方式和大城市的行为方式的冲突。但是乡下的一方往往很容易激动,觉得这是瞧不起他。往往容易引发地域矛盾。当然,这是结婚了的,关系密切的双方当事人的冲突。现实生活中,城里人和乡里人的普通交往没什么冲突。但是就像前面说的,小地方的人内心敏感自卑而又脆弱,所以很多细节上的不顺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羡慕嫉妒恨。他们一方面内心深处嫉妒城市人出生起就有的一切,对生活中的不顺上线上岗到对城市的仇恨,一方面又强烈渴望融入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武汉人,城里人。为了隐藏这种心态,他们挖空心思诋毁武汉,讽刺武汉。

其实武汉只是一个代称,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这种情况。小地方的人明明挤破头要来,却又要对自己居住的城市不断地诋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很多地方,我都遇到一些小地方去的人不断损所在城市、当地本地人的情况。

当然,武汉等各大城市本身也不是完美的,本来就有很多不足,这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一个心态不好的人来说,任何一点不顺,甚至是不如老家的熟悉,在他眼中都成了各种不好,就要挖空心思去诋毁。这样,可以掩盖、满足,缓解一下内心里的自卑敏感吧。


絵飛的魚給迩覹笑


1976年以前,并没有嘲讽武汉现象。武汉作为国内前置大城市,尤受毛主席喜爱,武汉曾是毛主席长期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武汉是一座革命的城市,清末时期,武汉开历史先河,创建现代工业文明,雄冠华夏;抗战初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武汉会战”,可歌可泣;新中国建国后,生产突飞猛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段时间来,武汉人奋起直追,面向国际大都市,勇于进取,不断创新。

那些唱衰武汉的人,除少部份人心怀妒忌,多是别有用心,“凡是他喜欢的必反对,厌恶的必拥戴”,贼子之心,昭然若揭。试问,武汉这样举世难寻的优势区位,弃之不用,是何居心?


扬柳河1


因为武汉是中国所有城市中自然条件最好的。

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和中国最大支流汉江在武汉中心城区的正中心汇合,再加上中国城市中最大的城中淡水湖东湖和一百多个大小湖泊,让武汉的淡水资源在全世界的城市中无与伦比。

因此,由于武汉的淡水资源全世界第一,所以武汉人的皮肤、特别是武汉女人的皮肤特别好。

上海是最忌妒武汉的,因为在中国只有两个大城市——大武汉和大上海。

由于上海处于长江的最下游,导致上海喝的长江水是从我们武汉流淌下去的,水特别脏。上海心里不舒服,就把武汉贬为“大县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海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它过去只是一个冒险家的大乐园,社会环境特别复杂。

而武汉在五百年前,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现代城市,这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当年洋人沿长江六千公里顺流而下,一眼就看中了九省通衢的大武汉。

如果不是后来的抗日战争,武汉早就超过上海了。因为武汉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辐射能力太强大了,武汉非常适合商品的流通,是南来北往最好的驿站且无与伦比的。——这就是为什么新中国把长江上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建在武汉的原因。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把一个国家支柱的最现代化的武钢建在武汉,让上海忌妒了三十年。为此,改革开放还没开始,上海就迫不及待地建设宝钢,想与武汉一拼高下。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建设中心转移到沿海,大武汉就没人去顾及了,四十年来无人问津。

但是,由于武汉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即使在改革开放中武汉没有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但武汉在华中地区仍然无与伦比,没有谁能超过它。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沿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再向海外的欧美市场进行突破已经不可能了。到了这个关键的时刻,人们又想到了大武汉。

因为,如果中国中心的顶梁柱大武汉发展不起来,那整个中国内地的大西南、大西北全都发展不起来,极有可能导致一路一带到了大武汉后,就没办法再往西继续前进了。

中国的大西北、大西南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当年改革开放时忽略了对大武汉的发展,导致中国的中部没有强大的支柱支撑,使得沿海地区的发展无法向内地延伸,让整个中国的发展极不平衡。——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没有当年的挺进中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百万雄狮过大江。

今天,我们的发展必须要从沿海地区又回过头来一带一路向西去,那大武汉就必须要尽快发展起来成为一带一路在中部的驿站或桥梁,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因为中部地区只有大武汉有这个能力和担当。

因此,未来的大武汉将在一带一路向西的过程中,将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的中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既然武汉如此之重要,为什么不把武汉设置为直辖市呢?

就是因为武汉太重要了,所以不能让武汉成为直辖市。

因为一旦武汉成为直辖市了,那整个中部地区就群龙无首了,反而影响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为武汉在中部地区一城独大,没有谁能在中部接替武汉的位置,而江苏有南京接替上海、四川有成都接替重庆等。而武汉一旦上调中央了,那整个中部地区就彻底崩溃了。

因此,虽然武汉一直想成为直辖市,但上级不同意——老九(九头鸟),你不能走啊!


KSWP


我来说说,因为我在武汉,头条给我推的也大部分是地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种意见观点看了很多,所以不想说一些虚的。

近几年武汉相关的新闻热度高,有些是出于宣传的需要,有些是当地人爱家乡的表现,把武汉的现有成就与未来的规划前途公开进行宣传,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些内容和一些武汉人的评论,体现了特别嚣张不谦虚的情绪,以至于有些自大,语言偏激,全天下老子第一。这样一来,反感是肯定的。要知道,全中国还有那么多发展特别好程度更高的城市,但很多还是少说多做,不要一有什么可吹嘘的就了不得。

武汉目前的状况,属于后发赶超型的。一方面,武汉曾经辉煌的历史与藐视人的地位,尤其是曾经仅次于上海的历史地位,使得武汉本身有一种傲气凌人的气质,但后来落后了,现在又起来了,当然点燃了被压抑多年的傲气,在说话方面也更冲,加之武汉的气候与出了名的暴脾气,说一些骄傲的话,在中国这个讲究谦虚低调的文化国度里,必然会群起而攻之。另一方面,武汉GDP,由于大基建国家大项目,突飞猛进,高歌凯进,跻身前列了,这非常可喜,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种突然膨胀发展很不充分很不平衡的经济,比起一些总量不行但程度发达的城市还差的远,毕竟总量不是一切,人人都富裕过得舒坦才是王道。但是一些大肆宣传的人,就盯着GDP总量这一点,一直吹,其他什么的都不理会,这样怎么可能不会被人黑。

讲这些,并不是黑武汉,而是基于已经被黑这个现实。其他地方也有自大的,但没有武汉表现的这么轰轰烈烈和频繁的,不信你看看每天宣扬的文章就知道,而且喜欢到处PK,毕竟,有PK赢的地方肯定要去PK,赢了有面子啊,就算PK不赢,也要找其他原因,总之,其他的都不行,这种心态着实不太好。还有一点,虽然我本人理解武汉人的性格和平时讲话的不注意,感觉习惯了,但是对于其他地方的人,目睹武汉人说话与争执,那场面着实令人那啥。

总而言之,不管哪个城市,都有发展阶段与自己的功能,谁也不要压住谁赢了谁,自己把日子过好,为城市贡献一点力量,比什么都好。如果一个城市,发展好,有前途,程度高,而且不争执不高傲,谦虚谨慎,低调友好,而不是一有什么成就就要嚷出来跟谁谁比,这样一个城市,大家都会认同它,敬佩他,打心眼里,把你当做榜样,而绝不会黑你。我希望武汉是这样一个城市。关于武汉人的高傲的历史渊源,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武汉人的高傲有何历史渊源》。


清山陋室卧听风雨


“武汉,每天不一样”,“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这是武汉城市对外宣传的形象口号和城市精神。

平心而论,相当大气,也相当的接地气。“大江大湖大武汉”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大武汉的大,突显出来了。武汉人走在哪里,都喜欢弄点大动静出来,武汉人的那种不服输的个性,也彰显出来了。

武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长江和汉江流经武汉,武汉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汤孙湖和东湖。东湖风景区是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毛主席一生钟爱东湖,将其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

武汉的东湖风景秀丽,水域面积广!杭州的西湖,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过传世佳作,在广告效应方面,东湖略占下风。可实际上武汉东湖的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倍,没有到过东湖的人,一直会认为武汉人在吹牛皮。再加上前些年,因为武汉东湖附近建筑物较多,生活垃圾和排水,致使武汉东湖给人的感觉:脏、污、臭。这几年,随着治污和环境整治,武汉东湖也恢复了往日的绿、清......

武汉的历史悠久,看到了黄鹤楼,就知道了武汉。随着武汉的发展,武汉也走向全国和全世界,尤其近十年来,武汉的发展可谓是突发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建设也是全面开花,在建设高峰,甚至武汉曾有一天一万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的盛况。武汉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城市建设和开发的重点,GDP和人均消费水平也一直是湖北省的老大,正是由于武汉大面积的投入城市基础建设,致使湖北省省内的其他兄弟姐妹们认为,湖北省都是在为武汉服务,即举全省之力发展武汉。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武汉作为省会和中心城市,武汉应起到带头作用,武汉发展了,才有可能带到周边的城市发展,武汉壮大了,武汉8加1的城市圈才能水到渠成。高铁的发展,让武汉在了高铁时代走在全国的前头,论地理位置,武汉有,郑州、西安等城市也有,可偏偏让武汉尝到了甜头,这也是武汉让很多外地人不服的地方。

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后,很多人在寻找他们之后的又一个城市,武汉、杭州、成都等都是争论的焦点,各种数据比较,各种论证!武汉用实际行动在证明着自己,武汉的GDP和人均消费水平一跃成为排名成为前10的城市,还有一项统计,武汉人爱美,也会美,武汉人的海淘消费力全国排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成都之后,在中部城市位居首位。武汉人最爱买的就是包包,其次是女装、洗护产品、彩妆香水、面部护肤、厨房用具等。

武汉人爱美,是一种生活态度,也许在很多外地人眼中有点看不惯,其实也没什么,武汉人就是活得很自在,活得很洒脱。哪怕再低的工资,该时髦时一定要把自己搞得漂漂亮亮,该大方时,武汉人会不惜血本,这就是有个性的武汉人。也许你们会认为武汉人不脚踏实地,爱慕虚荣,你错了,这是武汉人固有的一种傲气,武汉人就是要活得有点与众不同。武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有自己的主张!

武汉人除了会享受生活外,也是肯奋斗的人。武汉人精明,但为人大气。武汉人不喜欢钻牛角尖,做事大大咧咧,认准的朋友绝对会当一辈子的朋友。当然以前在六渡桥附近的老武汉人,他们排外的意识比较强,他们认为只有他们那里的人,才是武汉城里的人,其他地方都会被他们称之为“乡下”!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外界的接触增加,这种排外的思想也渐渐地淡去,他们学会了去包容,学会了去融入。如今的武汉,海纳百川,武汉人正在用夏天般的热情笑迎八方来客!

对一座城市的“冷潮热讽”,就是对一座城市的居民的“冷潮热讽”!武汉不惧怕别人的评头论足,埋头苦干,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自身强大了才是硬道理。作为大武汉的市民,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伟大的武汉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strong>

武汉欢迎你!武汉和武汉人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在你的见证下改正,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武汉:武汉是一座包容的城市。<strong>

即将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人运动会,正是武汉展现给国人和世界的最好舞台,让我们群策群力,克服暂时的苦难,办好有史以来最成功和精彩的军运会!

“武汉,每天不一样”!


大话西游402


很简单,一部分来自长三角,这些人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因为人家所在的地区比武汉发展得好,人家希望自己的家乡一直保持领先,可千万别被内陆地区的武汉超越了,那样多没面子,沿海还竞争不过内陆不是很丢人吗?

还有一部分人来自四川,成都这几年发展的不错,GDP在武汉之上,看到武汉发展速度跟自己差不多,生怕哪天被武汉甩在后面,一旦武汉腾飞,成都就更难追上武汉了,所以这些人也想黑武汉。

还有一部分人来自珠三角,这些人和长三角的人想法基本相同。

最后一部分人曾经在多年以前到过武汉,甚至在武汉生活过,那时候的武汉确实脏乱得不行,治安也不行,抢劫案件经常发生,于是乎这些人就离开了武汉,去了经济发达地区,至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没回过武汉,于是乎他们对武汉的印象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你要问他武汉怎么样,他只能拿多年以前的武汉来评价,就跟台湾那个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教授是一类人。


裂神572


武汉城市虽然说大,但市区上百年的老旧破房子也不少,没有几条完全现代化的街道,连中心区,就是汉阳路步行街区,也是新老房子参杂相存,比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些城市的街道容貌来,真是差远了,这就是原因所在。

当然,武汉的经济,商业,交通都很发达,这是不用怀疑的,也是华中最大城市。

还告诉大家一件事,武汉由于是水城,江河湖多,渔业发达,鱼类很便宜,大鲫鱼才五六元一斤,二两重的泥鳅才十五六元一斤,要是换成别的大城市,二两重的泥鳅要二十多元一斤,十五六元,泥鳅尾巴都买不到!

相信武汉的城市建设会越来越好,争取赶上中国一线城市。



用户创维


我也在武汉上过大学,对她情有别致。髙校多(包括军校),大学生多,古迹名胜多(归元寺、东湖、黄鹤楼〉,名气大〈武昌首义地)面积大,确实是中国内地不可多得的大城市。但经济、城建,卫生等方面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可全国有哪个城市可以吹得起样样上乘的牛皮!因工作的便利,我也到过一些知名城市尤其是景点,说句不客气的话,综合方面超过武汉的可能没几个。因此我觉得对武汉应公平平和一些,比如,老是议论武大与南大谁更棒有意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