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賽後】秦總的三年重回總決賽只剩最後一年,首鋼何去何從?

【賽前賽後】秦總的三年重回總決賽只剩最後一年,首鋼何去何從?

不出意外,北京首鋼在大比分2-0的大優局勢下,連輸三場,以2-3的總比分恥辱出局。比賽已經結束,恭喜深圳隊的同時,也希望首鋼隊管理層上下可以正視球隊的不足,在休賽期盡力而為。

關於這場比賽咱們可以知道的

  1. 深圳隊在0-2落後的情況下,最終連勝三場淘汰北京首鋼,殺入四強。這是CBA歷史上的第一次;
  2. 漢密爾頓拿到30+10,可以說已經竭盡全力,在連續五場在內線和李慕豪還有沈梓捷激烈肉搏後,他可以昂著頭離開賽場;
  3. 首鋼在第二節單節拿到40分,半場領先8分,是比賽中唯一給人感覺可以贏下比賽的時段,其餘時間,一直被深圳在壓著打,猶如第二場比賽時整場壓著深圳打一樣;
  4. 深圳隊管理層換外援的初衷是沒錯的,一大一小,抗衡廣東,他們本就沒覺得會被首鋼擊敗,但經過這兩次調整,他們已再無調整的餘地,面對廣東,希望他們繼續放手一搏;
  5. 首鋼的內線問題以及沒有超級球星的問題在這個系列賽中被無限放大,內線問題是老大難,一是身高不足,二就是運動能力,也就是身體天賦太差,至於沒有超級球星,從去年對遼寧的系列賽就能看出,在分差五分內的比賽中,首鋼毫無辦法,AJ縱然是非常優秀的小外,但無奈傷病未愈,不知道休賽期他是否被替換;
  6. 劉曉宇的報銷在常規賽時來看,對球隊的影響不大,但對陣深圳這個系列賽,當方碩在後兩場信心受損,在場上神遊時,雅尼斯不得不啟用傑克遜,到傑克遜一上,漢密爾頓下場,首鋼在防守端無人護筐,進攻端除了投三分無計可施;
  7. AJ常規賽期間就是傷病不斷,季後賽期間更是舊傷復發,首鋼找了替補外援再看AJ好了兩場了沒啟用,最後給送走了,而到了季後賽首鋼又找了塞申思,結果走了趟長城,吃了頓烤鴨,也給送走了,比賽中一瘸一拐,腿部不敢發力,首鋼管理層也比深圳沒明白哪去;
  8. 翟曉川自從腳踝大傷後,總是帶傷上陣,兩年下來,他的身體素質已經大不如前,在為國征戰前,是否考慮真正的把傷病養好?
  9. 連續兩年止步首輪,首鋼自己說重建是成功的,但唯結果論的競技體育,一切最終還要看成績,顯然這個成績無法令球迷滿意,最重要的是,首鋼沒有一個新人值得讓人期待,張才仁球商不足,張卓,王旭身體天賦太差,邱天身體天賦很好,算得上是唯一一個讓人還有些許期待的年輕球員了;
【賽前賽後】秦總的三年重回總決賽只剩最後一年,首鋼何去何從?

首鋼的重建是否成功

所謂成功與否,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同,所以不好斷定。但秦曉雯三年帶首鋼重回巔峰的諾言只剩最後一年,而連續兩年一輪遊,同時對待球隊有功之臣,特別是馬布裡和莫里斯還有孫悅三位奪冠主力的手腕和態度上,不僅令球迷內部分化,對俱樂部如此的涼薄心寒,更使得球員和球隊最終不歡而散。馬布裡的退役儀式一直沒有音信,孫悅傷病早已痊癒,即使退化再嚴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京連續兩年不給其註冊,也不給他去別的隊的機會,而莫里斯更是因與首鋼談解約沒談好,被以傷病為名留在隊內,虛度一年,最終與俱樂部的嫌隙大到不願再為北京出場比賽。以上種種,再回想李根通道領取總冠軍戒指等,首鋼在職業與不職業間虛晃反覆,盡失人心。

球場外首鋼如凱爾特人般揮舞大錘,進行重建。球場內,閔鹿蕾明升暗降,“榮升”總教練,專注於“雛鷹”計劃,誓在為首鋼造血。雅尼斯接過教鞭,用了兩年,將首鋼打造為一支作風頑強,人人皆兵的團隊型球隊,但人人皆兵意味著人人皆不為帥,在關鍵時刻,總是差一口氣成這兩年首鋼輸球的常態。毫無疑問,在雅尼斯手下,王驍輝,張才仁和王旭等都有了不少成長,球隊也有著cba球隊中少有運轉體系,在這個體系下,只要首鋼不投出像系列賽第四場那樣的三分命中率,該贏得對手九成能贏,但遇到硬實力比自己強的對手,首鋼也很少能打出出人意料的表現,近兩年裡數的上的和強隊打到最後一刻能取勝的,本賽季主場面對新疆是個例子,但更多的是像上賽季對遼寧那樣,意志力再強,韌性再足,在硬實力面前結果總是酸楚的。

內線怎麼辦

內線,內線,從馬布裡時代就一直說的問題,直到現在都沒有解決,在幾年前,聯盟內的隊員流通就像一潭死水時,找不到合適的內線還情有可原,況且那幾年的成功也多少掩蓋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畢竟那時除了易建聯,並沒有其他內線可以做到為所欲為。而今時不同往日,首鋼已經成為各隊內線球員體現自己價值和能力的靶子,同時,因處理功臣的非議,導致首鋼在球員圈內的名聲並不是很好,在去年夏天,首鋼為山東的陶漢林開出了一個相當有誘惑力的合同,而山東隊因為有吳科和賈成的存在,陶漢林已經不是非賣品,所以雖然也為陶漢林開出了合同,但金額相比首鋼的還是有一定幅度的差距,但最終結果大家也看到了。陶漢林以家在山東,不願遠行為由,拒絕了首鋼,轉身與山東簽下瞭如今的合同。當時網上有人說陶漢林無大志,但我想說,馬布裡時代的餘輝早已遠去,首鋼早已非爭冠球隊,現在各城市經濟均衡發展,北京再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當然,一味地把沒有引進優質內線怪在管理層頭上也不合適,他們也不是沒有爭取過,但奈何優質內線實在稀少,且各隊對自己培養的內線球員不願撒手,時至今日,首鋼只回收了常林,從青年隊調邱天上一線隊,張卓明明小前鋒的身材,卻被擺上四號位,也是無奈。

【賽前賽後】秦總的三年重回總決賽只剩最後一年,首鋼何去何從?

有多少北京球迷懷念馬布裡

是球員達不到首鋼體系的要求,還是所謂的體系限制了球員

通過這幾年看首鋼的球,我們發現,首鋼引進的球員成為水貨的居多。除了孫悅打一加入球隊起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其餘球員皆水土不服了一段時間,甚至整個合同期間,我們來談談幾位球員。

李根在加入首鋼的第一年,可以說是幾乎隱身,第二年常規賽有所好轉,但在季後賽特別是總決賽中表現一般,直到第三年才真正的變成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勒布朗根;

張慶鵬在加入球隊的第一年跟隨北京完成了多年心願,終於奪冠,但看過那個賽季球的都知道,在場上不知所措,毫無自信,表現的就像一個菜鳥,直到第二年和第三年,他才變成了張三瘋;

段江鵬本賽季結束後合同到期,就我來看,續約可能性不大,不管是首鋼還是段江鵬本人估計意願都不大,段江鵬在山西時巔峰賽季場均可以得到18分,而當年他因為馬布裡,作為李根的替代品來到首鋼隊,三年下來,他的自信也消失殆盡。

總說內線,猶記得張松濤到隊第一年總決賽打新疆第一場的精彩表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雖然偶露崢嶸,但絕大多數時間,張松濤都是一個美食博主的樣子,當然,這裡有他自己不求上進,得過且過的原因,也有沒有融入球隊的問題;而回收的常林就更是讓人無語,最早在北京,常林每當要得到機會的時候,特別是2012年奪冠後,閔鹿蕾在電視臺節目上親承下個賽季將著重培養常林,但無奈常林沒等到開賽就報銷了,爾後依舊是剛要有所表現,就受傷,也許是天意難違,常林在與首鋼合同到期後加入江蘇,而加入江蘇的常林不僅偶有傷病,在球場上儼然成為了國內一哥,場均15分以上,在與首鋼的比賽中往往也發揮出色,就這樣,首鋼又把他引進回來,結果就是常林又變回了那個玻璃人,即使上場,貢獻最多的也是犯規和失誤;

綜上所述,我們不禁要問,是球員不夠聰明,理解不了首鋼的戰術體系,還是這個體系限制了球員個人的發揮?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首鋼將何去何從

首鋼自己官方的賽季總結中說本賽季是成功的,誠然,以這樣的陣容,打到這個份上,確實難說失敗,但連續兩年止步首輪,在以唯結果論的競技體育中,顯然不被球迷所滿意。雙外援是否考慮更換?都換還是隻換其中一個?所謂的防守體系雖然確實換來了聯盟屈指可數的防守,但在進攻端依舊在吃閔鹿蕾時期的老本,成敗只在三分投射,有一點要說一下,就是首鋼的常規賽強度和季後賽強度其實是一樣的,但在深圳隊給予首鋼相同的比賽強度後,首鋼無力回應,在馬布裡時代有馬布裡攻堅,但如今隊內再無一人可以當此重任。

青年隊中,已知一兩年內可以進入一線隊的,內線球員來說除了趙晏滿,好像沒有什麼有天賦的球員了,但趙只有204,在CBA賽場上也沒有身體優勢,而其他年輕球員,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孫昊鋒,據說雅尼斯對他也非常看好,去年去美國還帶上了他,他是繼翟曉川后下一位有望在18歲就直升一線隊並能打上比賽的球員。至於其他的,我們只能等待那幾個放養國外的了,比如張敬東的兒子,今年才滿17歲,這些個雛鷹計劃的球員如果不是真的天賦爆表,差不多至少還要等個三至五年。

說了那麼多,有點囉嗦了。就說到這裡吧。

也歡迎大家就以上問題討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