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清宮戲看的多了,對於清朝軍隊的印象,完全淪為那種,腰挎一把“大保劍”,胸前一個“兵”。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清軍胸前除了“兵”,其實還有“勇”,區別在於一個是中央正規軍,一個是地方雜牌軍。

然而,兩者在清末的時候,都被西方列強按著摩擦。

洋人的軍隊厲害呀!

“清軍也要開始改革”

於是,一隻顛覆性的軍隊出現了......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這就是清末的新建陸軍,很多人連辮子都減了

普通人剪辮子,掉腦袋的啊!

新軍剪辮子,老佛爺特批的!


大清的“海圻”號巡洋艦,全體官兵的合影,現代的海軍服,起源於英國。那時候的清軍水兵,已經是清一色的現代海軍服。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1908年辰字艦船員的合影,他們身著雙排扣軍服,頭戴鑲有徽章的軍帽,已是現代軍人的形象。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北洋新軍出操,操課內容完全按照西方的來。

清政府當時在全國編練了三十六鎮新軍。

例如武昌起義的是湖北新軍,袁世凱的叫北洋新軍。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清軍進行日常擊劍訓練。

這護套看著簡陋,可是就這不起眼的玩意,也是從日本進口的。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這是在練習衝鋒的騎兵,一股殺伐的感覺迎面而來。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漢口,清軍的偵察騎兵。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北洋新軍炮兵,袁世凱是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鐵桿用戶,

所以,新軍使用的多是進口克虜伯的火炮。

因此,在新軍中,北洋軍的實力是最強的。

鎮壓武昌起義的時候,北洋炮兵,轟的革命軍連頭都抬不起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進行體能訓練的新軍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為了展示新軍的實力,當時有場相對大型的演習,叫“太湖秋操”,這張圖片就是當時軍隊。

原計劃叫光緒帝來閱兵的呢,結果演習還沒完,光緒帝就駕崩了。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新軍的軍服主要是仿日式軍服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海圻艦出訪八國的時候,紐約市長接待閱軍。

結果去的時候叫大清帝國海軍。

訪問結束,得!清朝沒了,直接改成民國海軍了。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新軍的實彈打靶演習,清軍的子彈還是是管夠的,無論是戰時還是平時訓練。

清軍都從不要為子彈問題擔心,因為當時清朝還是有自己的兵工廠的能造槍還能造炮的。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1911年10月,漢口,清軍通過浮橋準備去鎮壓四川保路運動。

誰知他們剛走,武昌就爆發了革命黨人起義

武昌起義時機很好,因為湖北新軍的主力,都已經前往四川

起義的主力都是留守的工程營士兵

不一樣的清軍形象:胸前沒有“勇”,沒有“兵”,原來還有這樣?


新軍訓練成果的不是外國戰場,而是咱們中國的國內戰爭

辛亥革命爆發後。北洋新軍跟南方諸省的新軍在武漢火拼

從情況來看這時中國軍隊的戰鬥確實遠遠超出了之前清朝任何一個時期的軍隊

但是有什麼用呢

大清還是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