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揭祕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寶雞: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在公元后二千多年的今天,在人們的口語中,無論是傳統習俗厚重的農村,還是引領現代時尚的都市,在時間進入了農曆的十二月之後,都把十二月叫作臘月,一月叫作正月;不但口語中是這樣,而且書面語(文字) 中也是這樣!為此,我翻看了不同版本的農曆,都把十二月寫成臘月,就連手機裡日曆中的月曆也是臘月、正月的寫法。按照慣性思維、邏輯思維的表達方式:十二月就應該叫十二月,一月就應叫一月,但現實存在卻不是這樣!上述事實表明, 用臘月取代十二月,用正月取代一月,已經成為一種正統地流行地表達方式!國人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對原來固有地自然地十二月、一月進行了重新命名,而且這個新的名稱完全取代了舊的名稱,這其中必有原因,必有秘密!這就是一種需要學者們研究的文化現象!自已作為研究文化現象的文化學者,本文試圖揭開這個雖司空見慣、卻不為眾人所知的秘密!臘月、正月作為前後兩個相接的月份,也是兩個文化概念,還得分別來說、來看。

寶雞: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臘月”之稱,源自古代先民在十二月所舉行的“臘祭”活動

今天的人們為什麼要把農曆的十二月叫作臘月呢?因為“臘月”比十二月更富有文化含義和文化色彩!十二月只是一個數字名稱,它所表達地意義就是一年之中的第十二個月份。而臘月就不同了,一看到“臘”字,一聽到“臘”字,自然會使人想起臘月之初的以食粥為特色地“臘八節”!想起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臘八粥,還會使人想起後半月之內獨縣特色、間隔僅有七天的兩個節日一一臘月二十三的小年節和年終最後一天的除夕節!小年節又叫祭灶節,以祭祀灶王爺(灶君)為主要內容而展開,小年節在北方的時間為臘月二十三,南方則為二十四,比北方晚一天。除夕節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大年三十、除夕守歲”已成為除夕節固定地通俗地表達方式。它使人想起忙忙碌碌、炮竹聲聲地大年三十以及年夜飯、壓歲錢、問候短訊,開闊眼界、期待已久的央視春晚。可見臘月之稱比十二月之稱更富有文化氣息。單就稱呼而言,也更簡捷、更形象、更富有畫面感!後來便出現了以“寒冬臘月”指代農曆十二月的成語。在今天關中平原中部的武功、楊凌、扶風一帶,年齡在七十歲以上的父輩們,不分男女,都把十二月叫臘月,一月叫正月。臘月、正月的概念隨著傳統文化的浸潤已經深入骨髓、與生俱來!出生於陝南的文學大家賈平凹,他所寫的一部中篇小說的名稱就叫《臘月正月》,可見”臘月正月”的概念已經成為陝南農人普遍使用的日常用語。

要想揭開”臘月”之謎,還得從“臘"字的產生和含義說起。在我國最早的字典一一東漢許慎所編寫的《說文解字》中,沒有對”臘"字的解說,但今天的編輯卻附有"臘“字的金文、小篆、繁體字的字形,並對臘字作了解釋(一)、冬天淹制後風乾或燻乾的食品,如:臘肉、臘魚、臘味。臘的本意為乾肉,讀作Xi,現借作臘的簡化字,改讀丨a,臘是形聲字,月(肉)部,昔聲。(二)用作臘的簡化字時,本義為年終祭祀眾神,日期是在冬至節後的第三個戌日。因臘祭活動在農曆十二月舉行,故十二月又稱為“臘月”。我對“臘祭“日期的推斷為:由於農曆中冬至的日期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日子,有一年在十一月初的上旬,有一年則在十一月底的下旬,因而,在十二月舉行祭祀活動的日子也是無法固定的,因為祭祀之日的標準是: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戌日!一個戌日的時間為12天,即12屬相的一個週期,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個戍日的週期為24天,(二個戌日是淨算,三個戎日是連皮算,並不矛盾)。無論是十一月初的冬至,還是十一月底的冬至,加上24天,祭日均在十二月之內。因為十二月之內有日期不固定的臘祭活動,因而古人又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以此來突出臘祭的重要,標記”臘祭”的月份!我對金文中:臘的釋義為:上部兩個橫放的羊角,表明祭祀品為羊,上下疊放說明祭品豐盛,不只是一隻羊或一種肉祭品;中部的口字表示:祭祀時要動口說話、呼叫、向天和神祈求。在最早的詞典《爾雅》中“祈,叫也。”“叫,呼也”。祭祀者呼叫而請事就是祈求的本義;下部的“目”表明:祭時要眼望祭品、目不斜視、神情專注,顯出恭敬莊重地神態。金文”臘”字表明,早在商末周初,就已經有了用飼養的動物或獵物進行祭祀的活動了,因為金文盛行於商末及西周時期。用祭祀活動給十二月命名,表明了祭祀活動是古國、部族最為重大的政治活動,是國家大事!正如史學大家李學勤所言:“中國古代的祭祀活動是禮制的一部分,有敬祖追遠地特點。禮儀性的建築也是文明的標誌之一,而禮儀性地建築就是“以祭天禮地為主要用途的祭壇。”

我國有文獻記載的臘祭活動,最早的是東漢時京城洛陽崔寔的《四民月令》,臘祭時間在十二月二十二日,第二天就是流行於現在的小年節!(祭灶節)《四民月令校注》 載:“十二月(臘)日,薦(祭)稻雁。期前五日殺豬,三日殺羊,前兩日齋饌掃滌,遂臘(祭)先祖五祀(戶,灶等神),臘明日,謂之小新歲。[從此句可以斷定,臘祭時間在小新歲(小年節)的前一天,即二十二日]。進酒降神,進酒尊長及修刺(名片)賀君師耆老,如正日(正月初一),明日(二十四日)復祀。謂之蒸祭。後三日,(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家祭事華畢乃召請宗親姻賓旅(客人),講好和禮,以篤恩記。休農息役,惠及下洽(惠及下屬百姓)。是月也,群神頻行(眾神頻出), 大蜡(除歲)禮興。乃祠君師九族友朋,以崇慎終不背之義。”以上[ ]、( )為本文作者所注!由上述兩個文獻記載可以使我們看出一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節發展演變的趨勢和脈絡。讀完上述文字可知:臘祭在二十二,小年在二十三,臘祭置於小年之前,可見臘祭先與過年的重要地位。

對於臘祭活動的記載,晚一點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宋懍所寫的《荊楚歲時記》,作者是長江中游的江陵人,反映了南方長江流域的臘祭風俗。作者寫道:“十一月,醃雜菜,冬至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禳,xiang,除之義。疫,流行病]十二月,八日‘臘祭’。村人擊細腰鼓,戴‘胡公頭’(帽子名)。作金剛力士以除疫。其日以豚、酒祭灶神。[豚,豘,tun,小豬,泛指豬]。暮日[黃昏]於宅之四隅各埋一大石以鎮宅。”上述文字記載,反映了1400年前的南朝時期,長江流域的臘祭民俗,對於研究民俗文化的學者提供了下面幾點重要信息:1.臘祭時間是在十二月八日;2.臘祭的形式是擊鼓,戴帽,製作金剛力士的形象用於除疫;3.臘祭的內容是用豬肉,酒來祭灶神;在院內四角埋大石頭用來鎮宅;4.在文字記載中使用“十二月”,而不是“臘月”,可見在文字中還沒有用臘月取代十二月;5.臘祭之日不吃臘八粥,吃粥的日期是冬至節,是用赤豆做的粥,用以除瘟疫。總結一下可以得出結論:臘八節同食粥節是分離的兩個節日,不在同一天,食粥節是冬至節的一項內容,而臘八節就是祭灶節,其中包括了除疫、鎮宅的內容。

由上述兩個文獻記載,可以使我們看出冬至節、臘八節、祭灶節的發展、演變的線索與脈絡。南方、北方的祭灶節在時間上是不同的,南方在臘月初八,北方在臘月二十二; 臘八節吃粥的源頭是南方冬至結的“食赤豆粥”,後來, 古人把冬至食粥的風俗移植到了臘八日,這樣就改變了原初的臘八祭灶的風俗,使祭灶節變成了今天的食粥節!北方的祭灶節得到了南方人的認同、接納,由臘月初八移植到了二十四;南方的食粥節得到了北方人的認同、接納,由十一月的冬至移植到十二月初八,成為以食粥為特色的今天的“臘八節”。如果不瞭解冬至節、臘八節、祭灶節的發展脈絡,就不能完整把握理解“臘月”之稱的文化含義(涵義)。

祭祀,起源於人類對神秘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祖宗靈魂的崇拜。由祭祀習俗形成了祭祀文化,成為中華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個分支,中華文化的祭祀文化有多久?可以這樣回答:中華文明史有多長,多久,祭祀文化就有多長,多久!因為祭祀文化是同人類文明,中華文明相伴而生的,越是古老、矇昧的時代,祭祀文化就越興盛、發達,也可以這樣認為:祭祀文化就是古代的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從考古學中的實例來看,祭祀文化至少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了。現舉兩個考古實例:最早的祭祀遺址是在距今八千年前的遼寧查海新石器遺址,其中發現一處用卵石堆塑成的巨形石龍,長約20米,龍腹中發現祭壇遺蹟,附近有三處祭祀坑。位於中原河南的仰韶文化中的多出部族的聚落中心廣場中,都有祭祀遺蹟。第二例是榮獲“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皇家祭祀遺址。是西漢皇帝進行“郊祭”的“祭壇”。血池是遺址所在的那個村子的名稱——血池村。此遺址位於雍山東嶺偏北的半山腰上,是直徑為60—80米的橢圓形環“壇”平臺。“壇”就是位於橢圓形中心的夯土臺。高為5米,基座直徑23米,直立山間,顯眼醒目;“壇”到外圍就是寬度為8米的橢圓形場地,叫做“場”!“場”的外圍是橢圓形的一條溝,溝深1 .5米,溝寬5米,最短處直徑為31米,這個環形溝稱為“壝”,由“壇”“場”“壝”構成了一個郊外的“祭天台”,它就是古代文獻《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中所提到的“畤”,考古人員在整理陶片時發現一個帶有“上畤”字樣的陶片,首次印證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詞典上對“畤”的解釋是:古代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固定場所,這個釋義就是專門針對雍地秦漢祭祀儀式而作的,因為在其它遺址中還沒有發現有“畤”的遺存,因而血池遺址是與古文獻記載相吻合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且功能結構趨於完整的性質明確的國家級別的大型“祭天台”。它用實物資料印證了古代祭天禮儀的存在,具有證史和補史的作用。

古代國家祭天活動常在郊野舉行,稱為“郊祭”,自西周以來,郊祭禮儀已成常態,為什麼國家要設祭天台,部族要立廟祭祖呢?在《左傳》中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為:國家大事,就是對神靈的祭祀與建設軍隊進行戰爭。“在祀與戎”中“祀”在前,“戎”在後,這就表明在古人的思想觀念中,祭祀比戰爭更迫切,更優先,更重要!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古人在進行戰爭之前先要進行祭天祭祖的儀式,通過祭祖儀式,祈求戰爭取得勝利。在祭祀的神靈當中,天神為群神之首。所以就把由國家最高君王率領群臣舉行的祭祀天神,同時兼顧其他諸神的最為隆重的祭祀一併稱為祭天。通過人與天的“交流對話”,君王獲得“君權神授”和“天子”的合法性,國家和百姓則得到“與天滋潤,強國富民”的祈福與寄託。在今天在雍山遺址所在地的寶雞地區,人們在日常口語中經常使用“壇場”一詞來表達過事時場面的或大或小,場面大的叫“壇場大”,場面小的叫“沒談場”。“壇場”方言應是秦漢時代雍山郊祀儀式、國家著名祭天台對西府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用“壇場”取代場面的一種文化遺存(文化活化石)。

寶雞: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正月”之稱源於上古時代過年日期的不斷變更

人們習慣稱農曆過年的那一月為“正月”,這是為什麼?在古代每年以哪一個月當作一年的第一個月,有時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不同王朝更換了第一月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後的第一個月叫做“正月”,而不叫“一月”。在帝王們看來,既然它們佔據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由他們“更改、更正”,他們“更正”之後的月份,才是“正確、正統”的。因而,“正月”中的“正”字就含有“更正”,“正確”,“正統”之意。

農曆中元旦歷來指的是一月初一,“元”指的是月份,為頭月、首月、第一月,“旦”指的是日子,是一日的早上,泛指一日。但一月初一這個日子在上古時期不同朝代卻是不同的。夏朝的夏曆以寅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十二月(臘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十一月(冬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又以十月(陽春月)為正月,到了西漢的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又恢復了夏曆的建月辦法,以一月“元月”為正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由此看來農曆中把一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從第一個更改的朝代——商朝算起已經有3700年的漫長曆史了,這就是文化傳承的一個實例。

寶雞: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古代先民以天上的北斗星斗柄初昏時指的方位作為確定一年中第一月的標準,稱為“鬥建”,也叫“月建”,就是說北斗星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為“建寅”之月,即正月。就此看來,正月就是一年剛開始時,年內所確立的“以此為正”的標誌性月份!古人的這種以北斗星的指向作為月建的標準,是科學的、遵循自然規律的,而不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任性與輕率之舉動!現將夏曆建寅之月作為歲首的月份和地支對照名稱列表如下

寶雞:揭秘農曆中“臘月、正月”的來歷

在農曆中把一月之中的前十天稱為“初一,初二……初十”,而不是一日,二日……十日,這是什麼意思呢?這還得從“初”字所表達的文化含義說起:初,會意字,左邊為衣旁,右邊為刀旁,會意為刀裁衣之意。《說文》解釋為:“初,始也”,始為開始之意。如此看來,“初一”就是一月開始的第一天,“初十”,就是一月開始的第十天。當今政界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不忘初心,”這裡的“初心”就是開始之心、初創之心!看來農曆中的用字不像一些人心中認為那樣——土氣、落後、過時,反倒是對傳統文化的記載與展示!

時間:2019年1月22日

李軍科 男 58歲 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會員,曾在西安晚報,河南華夏文明月刊發表過文史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