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生下雍正最寵愛的兒子,卻只活了八歲!

導讀:古代社會,能夠與帝王合葬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俗話說,生同衾死同穴,似乎只有妻子(皇后)才有與帝王的合葬的資格。然而,這一慣例卻在雍正朝被打破,為了拉攏和褒獎怡親王胤祥,雍正帝將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葬入了景陵地宮,開創了皇貴妃(小妾)入葬帝陵的先例。那麼,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又是誰呢?

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生下雍正最寵愛的兒子,卻只活了八歲!

清朝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被康熙封為雍親王,而且康熙帝還將漢軍鑲白旗佐領部分族眾劃到了胤禛屬下,恰好漢軍鑲白旗內有一支官宦之家,即年氏。年氏家族中的年遐齡深受康熙重用,曾任湖廣巡撫,大約在康熙五十年左右,康熙下旨將年遐齡的女兒年氏指給了雍親王胤禛為側福晉。

年氏雖然屬於漢軍鑲白旗,但從血統上來看卻是地地道道的漢人,所以年氏身上具有漢家女子的秀麗和柔情,而且年氏從小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胤禛對她十分寵愛。

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生下雍正最寵愛的兒子,卻只活了八歲!

從康熙五十四年開始,年氏便開始給胤禛生兒育女,先後生下了一女三子,分別是第四女、皇七子福宜、皇八子福惠、和皇子福沛。雍正繼位後,年氏被冊封為貴妃,成為僅次於烏拉那拉皇后(孝敬憲皇后)的第二主位,而原先同為側福晉、同樣生下四名子女的李氏則被封為齊妃,位列年氏之下。可見當時,年氏是雍正最寵愛的女人。

出於愛屋及烏之情,雍正對年氏所生的子女也十分看重,尤其是皇八子福惠,可以說是雍正最寵愛的兒子了。福惠生於康熙六十年,原名弘晟,為了保佑福惠健康成長,所以後來雍正帝給他改了名字,結果卻偏偏天不佑人,雍正六年,年僅八歲的福惠夭折,雍正帝十分心痛,頒發詔諭:“前八阿哥之事,彼奸邪小人之意中亦必以為朕心之痛至於不可解矣。”雍正帝下旨,用親王的禮制將福惠下葬。

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生下雍正最寵愛的兒子,卻只活了八歲!

乾隆繼位時也曾表示:“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當曰曾以親王殯葬。今朕眷念手足之誼,著追封親王。”由此,福惠有了自己的名分:懷親王。

那麼,福惠的生母年氏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在《後宮·甄嬛傳》中,以年氏為原型的華妃飛揚跋扈,幾乎成為雍正後宮的巨無霸了,但歷史上的年氏卻並不如此。史料記載,年氏是一個身子骨非常瘦弱的女子,身體也一直不太好,簡直就是一個宮廷版的林黛玉,而且從性格上來看,年氏也是小心謙恭,就連母家寄來的書信也不敢親自打開看,總是先讓皇上過目,所以歷史上的年氏與《甄嬛傳》中的華妃恰好是相反的。

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生下雍正最寵愛的兒子,卻只活了八歲!

雍正三年十一月,貴妃年氏病重,雍正帝立刻下旨將其晉升為皇貴妃,但這並沒能留住年氏的生命,僅過了八天(十一月二十三日),皇貴妃年氏病逝於圓明園,雍正帝將其諡為敦肅皇貴妃。

話說,敦肅皇貴妃年氏去世僅過了一個月,她的哥哥年羹堯就被雍正帝降罪懲處,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年氏在雍正帝心中的位置,她最終還是獲得了附葬泰陵(雍正帝陵)的殊榮,成為唯一與雍正合葬的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