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学习欧体快有一年了,但没一个字像该怎么办?

用户2516021463977


书无百日功,纸上三分钟,纸下十年功,没有练习十年二十年想写很好的字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切忌浮躁和杂念。

写字也需要一定的灵感和悟性,只用功或死用功都不可能达到名家高度。有的人写了几十年,人老了,字还青涩。仅把写字当乐趣,那怎么写都无所谓,如果要想成为书法家甚至大家,那就思量下自己是不是可以。

一年写不好一个字,思考下是不是方法上有误,每天只练一个字,直到自己觉得满意,接近欧楷。多向他人学习,如果各种方法都试过,还是收效不大,那就仅做爱好!

初学写毛笔字,说法度,说章法,说气韵都尚早,先练好基本笔画,打好基本功。另外,在练习之外还要下很大功夫,和功夫在诗外一个道理。


朝花文道


我来回答题主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如果我是老师,一般不推荐把欧阳询作为学书门径。不是欧阳询的书法不好。如果不好,历史上也不会把欧体作为楷则来定义。有句话说得好:看似平常最奇崛。欧体字看上去简简单单,实际上法度森严,所以不宜初学。

第二,对欧阳询的时代背景,性格特点,师承关系,学欧以后书法路子怎么拓宽,都没有很好地“阅读”体悟,所以学习就显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这样练习只能得其形,无法接近欧阳询的气息,写不出欧体的气质。所以,作为成人,首先需要学习的是,把欧阳询这个人了解透了,你才能“钻”到他的字里去。如果把握大体的风貌,你就是用“猜”的办法,也能猜出几分像。

第三,了解自己不够。你喜欢欧体的原因是什么,你确定自己的性格是严谨端庄、规矩认真的吗?如果你是浪漫狂放的人,就不应该选择欧体。因为气质“不搭”,写出来一般来说也是违和的。你了解自己的习气吗?我指的是,平时写字的时候,“心”的最后一点怎么写?然后练习欧体的时候也是那样写。不把自己“消灭”掉,不是老老实实用欧体字法写出来,怎么能解决好“像”的问题呢?也就是说,临帖,归根结底是首先消除自己的“习气”,让自己成为字帖对应的书家,才有可能把字临像临活。

最后,字帖要常临常新。临习欧体一年,这时间已经不短了。收效甚微,不仅因为花的时间不够,更是因为没有“钻研”。从临作上看,气息、章法、字法、笔法都没有好好理解。陈忠康先生说得好,写字就像攻克堡垒,一个字一个堡垒,要逐个击破。所以,写字要玩命“折腾”,用各种方法,成为“欧体”本人,通过“折腾”,把字成为自己的肌肉记忆,一下笔就能从脑子里“调”出来。而且随着临帖的深入,能保持新鲜感,说明理解在深入,效果也会更好。


孤山踏歌288


自己学习欧体快有一年了,但没有一个字像该怎么办?


你好,学习书法是个渐进的过程。你的框架已经有了,在一年不到的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临帖的目的,第一是训练自己的控笔能力。有了控笔能力以后,就是进行笔法的练习,通过临帖时的模仿,找到正确的书写笔法。你临的越像,笔法就越接近欧阳询的用笔。所以在临帖时就要善于总结分析每个笔画的起、行、止。读帖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读帖怎么读?读帖说直白点,就是看字的点画结构。一个笔画要从笔锋是如何下去才能写出这样的形态。分析完了就加以实践,看看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如果实践后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思虑的结果是正确的,手上的能力达不到。另一种是思虑的结果不正确,无论你手上的工夫好还是不好,都不能够写出理想中的形态。你就要知道是手上的功夫不到火候,还是思考的结果不正确。在不到一年的学习时间,手上的火候不到这是正常的。所以不要性急。书法要靠大量的时间来练习。熟能生巧,巧能生新。



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加强自己的笔法认识。在网上这样的节目非常多,多进行对比选择。谁写的好,讲的易懂易学,就多留意观看。

你现在处于初学阶段,不要去听人说缺少神韵意境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初学者的能力所能及的。现在缺少的东西太多,只能把眼前的问题一点一点的解决掉,神韵意境自然会产生。


子衿书法


一年练成这个水平,说实话,有点太慢了。按正常拉说,一两个月自学到这种水平才是正常的。当然,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想让你认清现状。

刚才看了看,你练习的方法问题非常大。你这样练,再过一年也不会有多少进展。

首先看我图中标出的圆圈。

大概你每个字都要写上很多遍,但是每一遍中,最明显的问题都差不多。

肯定有某个部分没掌握好。

所以你这样练,即便你一天练满二十四小时,也是无用功。

一个错误如果重复一百遍能变正确的话,那做事儿就不需要动脑子了。

量,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量一定要建立在质的基础上!

都说量变引起质变,但一个人如果经常把1+1都算错而不改的话,那这种量,多少都白搭。无异于浪费时间,甚至不如不练。

学书法,尤其是初学时,多少不重要。

关键在两点。

第一是坚持,每天都要写。一个星期练两天,每天练八个小时不间断练上几百字。说实话,不如每天半个小时,一次一个字。

第二是“对”,初学不要求量,要先写对,写对了才有价值,才不浪费时间。

你一天练十个字,每个写二十遍,一天就是二百个字,两天四百个字。

试问,你离开字帖之后背写,记得住一个吗?

这样的效率,还不如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写五遍。写上一个星期后,在从第一个字复习一遍,看看自己的进步。

不要奢求把汉字都写过来,没什么用。

中国汉字七八万,正常使用的四五万,日常用的两千,多一些四五千。

难道非要都写过来才能成书法家吗?

书法的笔画一共才几个?

横竖撇捺点转折

结构无非上下、左右、半包围、独体字几种

用得着写那么多字练吗?

一年不需多,把一百个字写像样,那第二年遇到一千个生字,你就会举一反三,能用书法的写法把它们拼接出来。

如果写的不准,再看看古人的处理方法,可能你写一两遍就记住了。

这才是效率。

首先,你那么多,白练。

从一开始,一横怎么写,要一个一个练。

练到能控制长短,想让他长就长,想让他短就断。

然后“山”“中”“土”“子”等独体字。

书法中,笔画少的字比笔画多的字更难,独体字写得好,拼一拼就成了上下左右结构的字。

如果写“心”,底下的钩怎么写怎么不对,那就练一天,照着网上教学视频练,写对一次就能写对两次。

如果第一天没写对,没关系,不要纠结他,去练别的,过几天再来复习。

水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提升起来的。

光横竖撇捺的写法,就得研究一二十年。前三年你觉得你笔画写的不错,但是放到五年后,你会觉得你那时候连一横都写不好。

终于辛辛苦苦练十年了,却发现自己一转一折都写不好。

这些都是正常的。

不要觉得一横一数练笔画很慢,真正折磨人的还在后头。

不贪快,不贪量,如果今天能精心写一个字,把一个字写好,那明天的第二个字学起来就会进步更快。

如果第一个字没写好,第二个还没写好,那换到第一百个,也写不好。

你就是这个问题。

找老师,其实没啥必要。因为你这个水平,教学视频网上一大堆,能出教学的肯定都比你强,你学就行了,不要选什么高低水平的,等你写的有进步,自然能分辨他们水平高低,届时可以再换。

李小龙有一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不怕遇到练习过10000种腿法的对手,但害怕遇到只将一种腿法练习10000次的强敌。

这话一开始我不信。

因为初学时自认为汉字千千万,写得多才能写的好。

后来才发现,高手写一横,一点,一撇,就足矣暴露出手上功夫,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高下立见。

都不用写完整个字。

说多了都是瞎扯淡,一笔一划练吧,先把用笔练稳,然后再练结构,循环往复,这个阶段最少得十年八年。

当然,如果羡慕江湖大师写的四字大幅作品,也简单,练上三五年就够用,不需用功,不需过脑子。按照你现有的方法坚持三五年就够用。


梁宇航


你临帖的方法没掌握,不是在练书法,而是用毛笔在写字。这种习惯不改,继续下去,与书法没有好处。

首先,你自己明白,没有一个字写的像,说明你具有写好字的潜质,眼高手低,这是练好书法的前提。

第二、改变你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坚持悬腕练习,如何悬腕,可参阅我以前发文。

第三,选田字格练习纸,选羊毫长锋大楷毛笔,或兼毫,弹性好一些的毛笔。以纠正你毛笔不会提按、不敢铺毫的毛笔,反复练习毛笔的提按、转锋等动作。

第四,字帖长篇临习,一字排队临习,方法不正确,等于无数次重复错误。建议你从点画笔法开始练。

第五、不急于写成一个字,没有掌握笔法之前,或者还没改变你目前的书写习惯之前,暂停临帖,改读帖,慢慢来,明白一点,实践一点,循序渐进。

第六,信心很重要,一年练下来没有进步,但字里行间看不出你有急躁情绪,这是学好书法的根本。祝你成功!











陋石书艺


如果是初学者,我认为临习一年达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欧阳询的《九成宫》拓本有不少残缺不全的地方,有些字的笔画不甚清晰,临写起来难度不小。

建议你临习的时候比照、借鉴清代姚孟起的临本,把欧体的笔画规范起来。他的正书宗欧阳询,把欧体写到了极致,史称他“尝临九成宫醴泉铭逼肖”,是欧体书法体系的忠实践行者。

姚孟起在临写的时候,还对原拓本上的一些结字进行了纠正,可便于你的领悟学习。

初学者不具备对古帖残缺笔画作修补的水平,按自己的理解补上,容易走偏,成为“四不像”。倒不如另辟蹊径,从古人的临本中寻求答案。

每一次对自己的怀疑都是一个瓶颈期,是一个进步的好机会。静下心来想好解决办法,制定计划予以执行,便将是一次飞跃!


倚斋听风雨


一年的功夫,已经非常不错了。点画的把握已经有欧阳询楷书的形状了,问题在结构方面不精准,归根结底出在方法上,一是读帖不足,不能找准点画形态位置;二是由于技法不熟,在临摹时精准度发生了偏离;三是有些贪多了;四是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问题,初学书法最好使用带有界格的练习纸,以便于精准过度点画形态和字形。读帖是一定要看清找准,不妨以第一笔为基准,找准点画在字中或格子内的位置,临摹时一定要按照原帖范字或技法进行临摹,同时要坚持少而精,上台阶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台阶,切记大步跨越。


从题主所附作品看,在临摹过程中还没有进行比较分析式的临摹,就是临摹一个字后要和原帖对比一下,问题在什么地方,然后再进行第二遍的临摹。我们临摹练习中如果一味反复的临摹训练,而不动脑子,仍然会进入临摹学习的误区,错误的认为对范字读一遍就行了,然后进行练习就可以了,这时候仍然会出现偏差,甚至认识的误区。这时的误区更可怕更难以做到清醒的自觉的认识与发现甚至习惯成自然,这种情况自己也最难发现,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根本就认识不到其中的误区。



翰墨书道


自己练一年练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先不要怀疑自己的天赋,先找找水平上不去的原因:

1.毛笔入门还是有难度的,主要是笔法。建议找个老师帮你先入个门。

2.欧体都是碑刻的,入门的难度就又增加了,建议找有墨迹本的楷书去试试,有可能你不太适合写欧体。

以上是关于入门的两条建议,希望对你有用。其它的,比如说要看帖,多读帖,动脑比动手重要等,作为成年人,应该都懂的,这里不再多说。



一起写字666


自学欧楷一年,首先赞你的定力。我觉得你的字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有问题。

我想说的是首先自己扪门自问一下,练习了这段时间究竟效率如何?一周练几次?一次多长时间?心是否能够静下来心无旁骛的练习?临帖是否细致?...


这些都是刚开始练习书法的基本问题,尤其是楷书,更是急不得。比如你是练习了挺长时间,但是写的时候不能做到心无旁骛,浮躁,这是楷书的忌讳!

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想学习书法,说实话通过自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最好还是找一位老师教你。无师自通不是没有,有天赋的毕竟是少数。对于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章法布局...自己钻研还是有困难。老师给你示范基本笔画,分享经验心得,再加上你的勤学苦练,相信会有进步。


当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还可以在各大软件上寻找欧楷教学的视频,里面老师讲解,写范字,对你都有帮助。

书法这门艺术永无止境。要靠一定的悟性,加上多多临摹练习,持之以恒才可能小成。加油~

个人看法,欢迎指教


好巧


以我的经验,影响写〈像〉的原因都有哪些?

1、训练方法不正规。比如,从起步入门一直照着写。没有指法、笔法、笔画、结字法等一系列前期基本功训练过程。

2、训练用具不匹配。比如,原帖本来是小字,却故意放大几倍临写,由于大笔性能所致,加之笔法动作误差,写不出来原作用小笔书写的那种形质与神采,等于有意篡改了原作写法。

3、执笔姿势不合理。比如,误用了当今流行的假冒伪劣五指执笔法。应该尽可能的了解和运用原作者使用的执笔法,或者采用更合适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法。

4、笔法动作不规范。比如,没有节奏感、力度感。尤其是行笔速度很慢,而且起止处附加了逆入、转锋、顿笔、描画等多余的废动作。

5、笔画写法不正确。比如,什么风格的字体应该用中锋或侧锋不清楚,起~行~收都是怎样的心中没数。如欧楷,是以侧锋法为主的,如果误以为笔笔中锋,恰恰相反,笔画中很多细节作不上来。

6、临摹方法不科学。比如,除了直接照着字帖硬性模仿着写之外,从未使用过其它方法。其实,古人发明了很多临摹方法,如双勾法、单勾法、填勾法、摹写法、描写法……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功能与用途。需要根据想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操作方法。此外,先摹写~后临写,期间伴随读帖,这是必要的程序,不能省略。

7、其它因素。比如,盲目崇拜名家,迷信伪大师歪理邪说,选择的范本欠妥……

以上是我的教学心得。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互动交流,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会有您预想不到的惊喜。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