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標識出錯,消費者能否要求賠償?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食品包裝標識出錯,消費者能否要求賠償?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食品包裝標識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食品名稱、質量等級、商品量、食用或者使用方法、食品成分、生產者……全靠一張小小的紙條向消費者展示。

如果食品包裝標識錯了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吃了沒毛病就行!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NO NO NO

食品本身的安全固然重要,

如果食品標識上的信息錯了,

消費者也可以發起維權哦。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典型案例】

臨近春節,家住南京的夏先生在家附近的超市一次性購買了一箱A公司生產的夏威夷果。在食用的過程中,夏先生髮現

夏威夷果口感過於油膩,而包裝標識上的營養成分表顯示夏威夷果的脂肪含量為24.7g/100g。

對標識上的信息心存懷疑的夏先生將其中一包夏威夷果送到檢測機構,得出的結果是:送檢的夏威夷果實際脂肪含量為62.1g/100g,遠高於包裝上標識的數值。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隨後夏先生將超市和A公司訴至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認為二者均構成消費者欺詐,要求超市和A公司承擔

三倍懲罰性賠償責任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法院經審理認為,A公司生成的夏威夷果包裝標籤存在瑕疵,導致夏先生在消費時受到誤導,對食品口感等產生錯誤預期,A公司應承擔三倍懲罰性賠償責任。

超市作為銷售者,能夠證明其已盡審慎審查義務,其行為不屬‘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構成消費者欺詐,故對於李先生要求超市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55條第1款:“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食品標籤上的生產許可證號、生產者信息、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質量等級、產品類型、適用標準、營養成分及含量、配料成分及含量、添加劑、警示語、證書等信息漏標、錯標或者無標(中文標識),都屬於食品包裝標識有瑕疵的情形,消費者可基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向商家主張懲罰性賠償。

食品包装标识出错,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