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打一次能管一輩子嗎?多久打一次?打過就不會感染嗎?

冰晶鳳翎


這些天疫苗問題又鬧的沸沸揚揚,大家在經歷了假疫苗,過期疫苗之後,對於疫苗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流露出了一絲懷疑的眼神。今天我們來談談,乙肝疫苗打一次能夠管多久,需不需要再接種。

乙肝疫苗屬於甲類疫苗,國家免費強制接種,很多父母都知道,上學讀書之前,要看你的疫苗本。對於嬰幼兒,乙肝疫苗在出生24小時內就要接種,然後第1個月和6個月各接種一次。根據我國在2015年發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乙肝表面抗體(抗-HBs)監測或加強免疫。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指南指出,接種乙肝疫苗之後,未感染乙肝的 期限可長達50年。

但對高危人群可進行抗-HBs監測,如抗-HBs<10mIU/mL,可給予加強免疫。高危人群包括以下人群: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性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者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

如果沒有產生抗體怎麼辦

所以,如果是普通的大眾,我建議在接種了疫苗之後,1至2個月之後,去驗血查一個乙肝五項,如果有抗體了,那就可以不用管了,如果抗-HBs<10mIU/mL,那就屬於免疫無應答,就需要重新接種,按照指南的建議如下:對3針免疫程序無應答者可再接種3針,並於第2次接種3針乙肝疫苗後1至2個月檢測血清中抗-HBs,如仍無應答,可接種1針60μg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常規劑量是20μg)。


普外科曾醫生


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要按照0-1-6原則打完一輪乙肝疫苗,就可以產生針對乙肝的免疫力了,而且有效率高達99%。因此,在乙肝防治指南里面就有明確建議:一般人群無需進行抗-HBs 監測或加強免疫。

或許,你還會追問:誰是一般人,誰是特殊人呢?特殊人得咋辦才安全呢?

其實從理論上說,只有免疫力低下的人才是真正的特殊人(比如: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他們才有可能會因為全身免疫力的極度低下而導致針對乙肝的免疫功能喪失,需要監測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及時加強注射乙肝疫苗。

另外,乙肝防治指南里面還對可能接觸乙肝病毒幾率較大的人群進行了描述,認為這些人也是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比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 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輸血或血液 製品者、HBsAg 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 性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者、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

我個人認為,這些人如果免疫力健全的話,一生接種一輪乙肝疫苗,而且在接種後複查一次,如果確定以及產生了乙肝表面抗體,就不需要再複查了,也不需要再加強接種乙肝疫苗了。

不過,在乙肝防治指南里面,把上面兩種“特殊人“都稱為高危人群(包括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 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輸血或血液 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 性性行為、有多個性伴侶者、靜脈內注射毒品者)。以下是指南里面對對這些高危人群的管理方法,也抄錄在此,供參考:

對高危人群可進行抗-HBs 監測,如抗-HBs < 10 mIU/ mL,可給予加強免疫。


肝病醫生閆傑


我國是乙肝大國,乙肝病毒給無數人帶來身體的危害,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很多人走上了這三部曲的道路。乙肝疫苗在我國防治乙肝病毒感染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乙肝疫苗是死疫苗,不像預防結核的卡介苗屬於減毒活疫苗,死疫苗接種人體更安全,易於保存,但需要多次注射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乙肝疫苗接種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乙肝表面抗體,抗體存在於人的體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

如今乙肝疫苗已經是嬰兒出生後疫苗標配,俗稱“0-1-6”。在出生後24小時內打第一針,1個月後再打第二針,距離第一針6個月後再打第三針。三針就能為人體提供足夠的抗體保護。一般來說新生兒經過三針注射,90%以上的人能夠產生保護性抗體。但抗體滴度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下降,10-12歲時,抗體滴度可能降低到沒有保護作用,建議此時注射乙肝疫苗加強針。所以乙肝疫苗並不會產生終生免疫,打加強針之前需要抽血查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如果抗體滴度低於10微克每升,那就需要注射加強針。補打後 2~4 周後可進行檢測抗體滴度,一般每3-5年需要加強一次。

乙肝表面抗體的產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孩子按規範打了預防針,並沒有產生抗體,這時候需要重複一次免疫程序,即再打三針。乙肝疫苗的持續作用期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一兩年就會消失,而有些人可長達10-15年,個體差異很大。對一些感染乙肝病毒幾率較高者,比如其父母或家庭成員中有乙肝病毒攜帶者,則應定期監測其抗體水平和乙肝感染指標,一旦抗體降至低水平或完全消失,則應及時複種,若表面抗體呈弱陽性則須再注射一針加強針。

由於乙肝表面抗體滴度會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當滴度降至保護值以下時,也就不再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所以並不是說打了乙肝疫苗就萬無一失,不會感染乙肝病毒了。

最近江蘇金湖疫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許多人非常擔心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問題,其實乙肝疫苗在所有疫苗中相對是最安全的,臨床不良反應一般是輕微的。而且國產乙肝疫苗技術上很成熟,無需過度憂慮,更不能因為害怕不良反應而不接種疫苗。對於成人來說,下列時間點不建議打乙肝疫苗,1.急性傳染病發病期;2.是慢性病急性發作期,如哮喘發作期;3.在使用一些藥物時不主張接種疫苗,如抗生素藥物、抗病毒藥物以及免疫抑制劑。


胡洋


這個問題問的挺好,三個問題,層層遞進,我們也一個一個來回答吧。

首先,乙肝疫苗可定不是打一次的,對於剛出生的嬰兒,我們需要在出生24小時內注射一次乙肝疫苗,然後在出生後1個月、6個月分別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一般情況下經過三針疫苗注射絕大部分人能夠產生乙肝表面抗體。

但是並非注射乙肝疫苗後就“一勞永逸”,一方面,少部分人對乙肝疫苗“不敏感”,不能產生抗體,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和個人體質、遺傳有關;另一方面,據統計,疫苗注射後產生的抗體能夠維持十餘年,然後抗體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如果檢測體內乙肝表面抗體數量<10mIU/ml可以考慮注射加強針。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是“考慮”,不是必要,加強針的注射主要針對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醫務人員,接觸血液、家庭成員中有乙肝病毒攜帶等。

那麼體內有抗體就一定不會感染嗎?答案是不一定,這要取決於感染病毒的數量,如果數量低,抗體可以順利清除入侵的病毒,反之若病毒數量過大,體內免疫系統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也是會感染的,只是抗體數量越多相對越安全而已。


Dr趙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乙肝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是嬰幼兒,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男同性,有多個性伴侶者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等。

乙肝疫苗全程需要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一針疫苗後間隔1個月及6個月注射第二針及第三針疫苗。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要求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越早越好。

對三針免疫程序無應答者可再接種1針60ug或三針20u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並於第二次接種乙肝疫苗後12個月檢測血清中抗—HBs,如仍無應答,可再接種1針60ug重組酵母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抗—HBs監測或加強免疫。但對於高危人群可進行抗—HBs監測,如果抗—HBs<10IU/ML可給予加強免疫。

上面的內容已經回答了題目的疑問。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為了產生抗—HBs,如果全程接種完乙肝疫苗後檢查沒有產生抗—HBs,或者抗體滴度小於10IU/ML則需要再次接種。普通人接種乙肝疫苗產生抗體後10年左右可檢查一次抗體是否消失,高危人群則需要進行抗體監測,當抗體消失,或者抗體滴度小於10IU/ML時可給予加強免疫。

——接種一次乙肝疫苗並不能一勞永逸,所以高危人群要注意定期對抗體進行監測。

關注百姓體育,瞭解更多乙肝防治知識。


百姓體育


不能管一輩子的,疫苗接種以後最好複查一下有沒有抗體產生,如果沒有要追加疫苗針,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抗體逐漸減弱,5年左右需要再複查,抗體低於10就要再次接種了。高危人群則要縮短複查抗體時間,及時接種疫苗


健康擺渡者徐醫生


乙肝疫苗打一次共三針,分別在0、3和6個月接種。一般打完三針過1個月就可去測抗體水平了,看看有沒有抗體及效價。如果沒有抗體可接著再打一個療程(三針),如果有抗體就不必在打了,但在接種後8-10年應該查一下抗體效價,如果效價低,可再加強一針,以保持體內有足夠的抗體水平。打完乙肝疫苗併產生保護性抗體基本就不會感染乙肝了。


路前的燈


我打十年了,抗體還維持200多。


追求完美2018


不是7年打一次麼?醫生說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