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和鲁肃的榻上策,哪个更高明?

有文化的蒲公英


三者相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出名一点,但是如果论高明,恐怕诸葛亮就拔不了头筹了。周瑜、鲁肃、诸葛亮三人相比,周瑜是不出世的文武全才,诸葛亮次之,鲁肃最次。他们提出的策略,数周瑜目光最远大,诸葛亮和鲁肃两人差不多,因此,要以高下论定,结果很明显,周瑜最高明,诸葛亮和鲁肃次之。为什么这样讲呢?

先说周瑜,周瑜以一己之力于赤壁之战差点灭了曹操。后来,曹操北撤,周瑜在江陵和曹仁戮战一年,终于将曹操的势力赶到了南郡以北地区。这时,周瑜开始谋划彻底夺取荆州。

周瑜建议孙权将刘备软禁,然后收关羽和张飞为自己的部下,继而吞并荆州。但是由于孙权惧怕曹操再次入侵,因此选择了和刘备继续联盟。孙权不仅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还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既然吞并荆州不成,周瑜又给孙权献计,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天下二分计。具体内容是这样的:趁益州张鲁和刘璋生隙之际,由周瑜和奋威将军孙瑜统领东吴水军,朔江而上进攻益州,吞并汉中,然后派孙瑜镇守益州,北连马超。周瑜则返回荆州江陵,占据荆州之地。这样的话,东吴的势力就达到了据守长江全线的目的,几乎和曹操二分天下。

周瑜此计甚为高明,一石两鸟。第一个目的,可以驱使刘备为先锋,让他为自己打头阵,一起占据益州。如果得了益州,则长江上游就为东吴所占有,没有了水路威胁。第二个目的,一旦占领益州成功,那么刘备则被益州和东吴夹在中间,刘备从此以后就不敢再妄自尊大了。退一步讲,周瑜完全可以在胜利返回之际趁机灭了刘备,主动权完全在东吴,而非刘备。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瑜的眼光很长远,眼界更高。周瑜始终将刘备看做是东吴的附庸和马前卒,欲吞并掉刘备的势力。如果孙权有周瑜的胆魄,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刘夷陵大战了。

但是他的这个计策实行起来很困难,因为他低估了刘备。此计一出,孙权很高兴,当即就表示了同意。孙权派孙瑜驻军夏口,传周瑜返回江陵,欲合兵西进。同时,孙权还通知刘备,让刘备也准备一下,共同西取巴蜀。

刘备的主簿殷观对刘备说:如果我们答应做他的先锋去破蜀,一旦失败,我们的老巢荆州就会丢失。为今之计只有虚伪的赞同孙权伐蜀,但是我们按兵不动。孙权是不敢越过荆州去伐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取利了。后孙权果然又找刘备商量,你不去也可以,麻烦让个道也行。

刘备假惺惺的说道: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我们尚且自顾不暇。你还要兴兵伐蜀,这不是给曹操征讨我们的机会吗?况且,我和益州刘璋同族,我誓死不同意。周瑜倒是没有被刘备所忽悠,认真的准备起来。很可惜,在走到 半路时突然暴卒。从此以后,孙权就将此计划搁浅了。

再说鲁肃的榻上策,榻上策提出的比较早,是鲁肃在初次拜会孙权时所献出的计策,类似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这里面有个前提,什么前提呢?鲁肃要想取得孙权信任,必须拿出点货真价实的东西来证明他的实力。鲁肃于是献了榻上策,而诸葛亮一样,为了取得刘备信任,他献了隆中对。

榻上策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今天下大乱,曹操和袁绍逐鹿中原。曹操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我们就不要做统一北方的美梦了。东吴要做的就是立足江东,然后西进占据夏口,讨伐刘表,吞并荆州。这样的话,帝王之业就可成功了。

从鲁肃的言论来看,鲁肃的目标很低,他只建议孙权最终占据扬州和荆州二州之地,然后在南方鼎足一方而已。甚至连西边的益州都没有考虑,由此可见,鲁肃虽然很敬重孙权,但是他对孙权报的期望值并不高。如果他认为孙权是个有霸王之才,他不会只建议孙权占据南方之地的。

这也是后期鲁肃为什么建议孙权借荆州的原因,因为在鲁肃看来,孙权无帝王之姿,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换句话说,孙权能治理好东吴,然后顺带吞并一个荆州就顶到天了。鲁肃的短视和对孙权的不自信,也造成了明明周瑜已经在赤壁之战击溃曹操,占据了南郡。很有希望占据整个荆州的,但却在关键时刻,却拱手将南郡(荆州)让出去的错误策略。

所以说,鲁肃和周瑜相比,他的手腕更软弱,目光更短浅。如果鲁肃不死,孙权很有可能永远也拿不回来荆州。

再说隆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大家比较熟悉,但是这个隆重对是有问题的。诸葛亮建议刘备占据荆州,西取巴蜀,然后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兵,夺取天下。战略看似很完美,其实有两个致命漏洞。什么漏洞呢?

第一、曹操坐拥六州之地,兵强马壮。刘备以弱击强,还要兵分两路,自损实力,这在战术上属于低级错误。关于这一点,近代最著名的军事家曾经点评过,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第二、隆中对最大的假设就是联盟方东吴始终无所作为,坐看刘备取益州,坐看刘备北上伐魏。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看看后期关羽北上围困襄阳就知道了,关羽刚走,孙权趁机就取了荆州。孙权不会像诸葛亮想象的那样,一直看刘备发展壮大的。所以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但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比鲁肃的榻上策明显更胜一筹,诸葛亮的目标更远大,将刘备定位为一统天下的君王,而非孙权这样偏居一方的霸主。而在实际上,刘备在军事上从来就不依靠诸葛亮,所以,如果刘备能依照诸葛亮的思路取得荆州和益州,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思路出兵伐魏,平定天下也 不是不可能。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计是依据当时的形势提出的,很有针对性。虽然低估了刘备,但至少从始而终都没有软弱,没有想过引刘备为援。而鲁肃就不一样了,鲁肃始终认为孙权不行,单独防备不了曹操,还要靠刘备来帮忙,所以鲁肃比周瑜差太多。诸葛亮有雄心壮志,可惜隆中对过于理想化,没有实操性,因此不如周瑜,但是比鲁肃强。


每日趣评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都很高明,但实事求是的说,“隆中对”相对来说还是要更胜一筹的。因为“隆中对”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而“榻上策”的讨论重点则是政治路线。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因而从“高明”这一点来看,“榻上策”就已经输了。


由于后者的知名度不高,所以这里先详细的介绍一下“榻上策”的背景和内容。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孙策遇刺,孙权继位,鲁肃率部属投奔江东,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孙权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因而就在一次聚会之后,单独留下鲁肃,希望他能给自己指点迷津。(鲁肃比孙权大十岁)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三国志·鲁肃传》

孙权说:当今汉室不幸,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投奔我,请问有何良策助能我成功?

注意了,孙权对鲁肃说“思有桓文之功”,这是典型的“尊王攘夷”的思路,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样的概念。

也就是说,孙权没说实话,他假模假样的装出一副要做大汉忠臣的样子,故意在试探鲁肃的意见。



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就是“榻上策”的内容。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鲁肃针对孙权对他的试探性提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戳破孙权的小心机

鲁肃说:皇帝在曹操手里,要行桓文之事也只能是曹操。你手上什么牌都没有,你能尊王攘夷?(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而且曹操势大,皇帝又在他手里。他随时写个圣旨拍你脸上,你能怎样?你现在跟我假模假样,说要拥护汉室,这是没有前途的想法。(汉室不可复兴)。

第二点——确立孙权的政治路线

鲁肃说:你要想行大事,只能另立中央。我料定曹操必胜,其它人,包括袁绍,都不是他对手。但是曹操平定北方需要时间,我们趁这个机会先灭黄祖,再灭刘表,称帝割据一方,跟曹操南北对峙。你不要嫌小,目前我也只能看到这个程度。(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从“榻上策”可以看出,鲁肃不简单。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势弱,但是鲁肃敏锐的认为曹操将来必成大器,大家不是他的对手。于是他很现实的告诉孙权,不要做一统天下的白日梦,你能够打出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就该知足了。

这属于一锤定音,帮助孙权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

但同时,从“榻上策”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鲁肃对孙权的战略规划是不够详细的,甚至是有些粗糙。因为“榻上策”里面涉及战略的内容其实只有一句:拿下荆州。

这属于很典型的“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拿下荆州,杀掉黄祖,这是孙家人一直惦记的事情,不需要鲁肃说。

或者说,荆、扬自古就是一体,欲割据江南而称帝者,就必取荆、扬二州。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孙权虽然年轻,但这种常识根本不需要鲁肃教他。

对于孙权来说,攻荆州是必须的。他的困扰并不是要不要攻,而是怎么攻。这一点鲁肃并没有说,也就等于鲁肃说了一通说了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所以,“榻上策”的战略思路并不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对时局的政治分析。

首先,鲁肃看穿了孙权的小九九,知道他并不是真心要复兴汉朝;

第二,鲁肃告诉孙权,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不适合于你,这条路走不通;

第三,鲁肃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剂,直接提出割据称帝的路线,并立足现实,先当个割据一方的天子。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谁不想当皇帝?孙权当时地盘不大,人心不稳。他敢想,但是心里没有谱。希望鲁肃能给他打气。鲁肃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上来就让他割据称帝,算是说到了孙权的心坎里去了。


再说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榻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属于一份非常详细的三分天下的规划书了。

具体来说,分为七步:

第一步:明确告诉刘备,你搞不过曹操。不要去跟曹操死磕。

第二步:孙权是我们的盟友,不能打他。不要打江东的主意。

第三步:荆州是好地方,适合建立基业。要先拿下荆州七郡。

第四步:益州也是好地方,并且益州之主刘璋暗弱,益州土著有不少人都在朝外看,这是拿下益州的好机。

第五步:你刘备的名声很好,只要你能拿下益州,人心尽附。

第六步:跨有荆益二州后,你刘备也不能瞎嘚瑟,还是要跟孙权搞好关系。

第七步:等待机会,荆州军向宛洛,您自己出秦川,两面夹击曹操。


从这七步可以看出,“隆中对”是从外交目标,到战略方向,到未来大局,全都都有考虑,并且也立时证明有相当的可行性的一份计划书。



只不过这个计划从开始就出了点意外,因为刘备不肯偷袭刘琮,导致搞得很被动。但是后来诸葛亮用他强大的个人能力,弥补了刘备的失误。他先是出使联合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后来孙、刘两家联合,打赢了赤壁之战。再后来诸葛亮协助刘备打赢了益州和汉中两战,用很曲折的方式协助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的预定计划。

尽管“隆中对”最后也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让刘备这个县级领导只用了七年时间就能鼎足三分,十四年后登基为天子。这毫无疑问是用事实证明了“隆中对”的可行性。而且容错率也是相当高。(刘备只用小半个荆州起家,依然几乎成功)

所以从“高明”这个角度来说,“隆中对”是要高出“榻上策”一个层次的。因为“隆中对”不仅有政治路线的讨论,而且也有相当完整的战略规划。而“榻上策”仅仅只是讨论了政治路线,没有完整的战略规划。

如此一比较,谁更“高明”?便一目了然了。



总的来说,隆中对和榻上策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隆中对属于详细的战略规划,具有真实可行性;而榻上策只是孙权和鲁肃在喝酒的时候,喝高兴了的一次吹牛谈话。虽然鲁肃给孙权指明了政治方向,但是没有具体的规划。

事后也证明,鲁肃所谓全踞长江,属于说得容易,做着难。孙权打了荆州那么多年,始终打不下来。最后还是靠偷袭关羽才实现荆扬一体的战略规划。而这个时候,已经离鲁肃提出榻上之策,整整过去二十年了。

这点还可以延伸阅读一下整个南朝历史。如果说,建议扬州势力进图荆州也算是能比肩隆中对的高明的话,那么仅仅南朝的大战略家,就能数出几十个。因此,仅就战略规划而言,所谓的榻上策并不出奇。

同时这也反衬出诸葛亮确实是大牛,是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当然了,这里只是对“隆中对”和“榻上策”作一个对比,不是对诸葛亮和鲁肃作对比。


鲁肃的榻上策比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他的榻上策不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不等于鲁肃的水平不如诸葛亮。赤壁之战前后,鲁肃也体现了非常高明的战略规划水平。他始终都在维护孙刘联盟,到死都在维护。事实上,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策略。


Mer86


这真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不吹不黑,我们认真分析比较一下。

先说周瑜的“二分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美周郎怀着“三尺青峰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的伟大理想,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向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的目标,取荆州、益州与汉中,与曹操共分天下,再结连马超合击曹操,以图北方。

这事要是搁在赤壁之战之前的话,孙权根本想都不敢想。赤壁之战之前,曹操统一北方,势力最大,荆州刘表雄踞荆襄,地位稳固。孙权继承孙策之位,称霸江东,但江东人心不服,经济落后,兵力也最少,连荆襄的门户江夏都攻打不下来,何谈二分天下?尤其是刘表病死之后,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荆州,此时别说二分天下,江东不被灭掉就不错了。但局势是会变的,这不“赤壁之战”带来了转机。那“二分论”到底可不可行,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元气大伤,已无力征伐四方,同时内部的豪强阶级和汉室残余以及外部的不安势力韩遂、马超和公孙瓒等趁机抬头,此时曹操的战略重心必须是稳定内部和周边局势,掐灭反对势力蠢蠢欲动的念头,不会在荆州死磕,故而选择拒守不攻,这似乎给了周瑜机会。

再看看刘备这边,刘备此时勉强在荆州站稳脚跟,正在积蓄实力。而周瑜要完成二分天下的目标就必须夺取荆州,这是要人命的,飘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根据地你周瑜还来抢,两家势必会兵戎相见。周瑜刚打败曹操志得意满似乎并没有把刘备集团放在心上,但此时的刘备集团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诸葛亮的到来,再加上关张等猛将,刘备集团陆战方面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反观孙权集团,陆战战绩实在是不堪入目,周瑜要过这一关怕是不容易。从另一个方面说,孙氏取得江东政权多是对世家大族的妥协,世家大族实力在东吴根深蒂固。很多东吴将领均有属于家族和个人的私兵,他们的首要目标肯定是维护家族利益。在危机关头,凭借长江天险,以己所长水战防御尚可,但要为孙权与刘备集团死磕,恐怕没多少人愿意。周瑜这等智慧,肯定想到了这点,于是他又提议软禁刘备,以控制刘备集团,这结果就不说了。

那我们换个角度,就算大都督英明神武,顺利击败刘备集团,取得了荆州,那么下一步就是进攻益州了,这个过程会顺利吗?孙权的位置是从哥哥手上得来的,谈不上名正言顺,而他自己又没有孙策的军事能力,只能借助亲和的权术笼络人心。赤壁之战后周瑜的威名严重刺激到他了,所以赤壁之战后孙权撇开周瑜,亲自领兵北伐,然而他在军事上实在是没什么天赋,以多打少还屡战屡败,这也更加对比出了周瑜的神勇。一边是百战百胜如日中天的周瑜,一边是屡战屡败声名日下的孙权,这使得孙权不得不顾忌周瑜了。而蜀地山高路远,自古以来就是据险自立的宝地,孙权这种性格,可能放手让周瑜率领大军前去吗?周瑜许是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周瑜对孙权说取得蜀地后,留孙瑜在蜀地镇守,与马超结盟,而自己则返回北伐襄阳。孙瑜是宗室子弟,自家人,但是自家人又怎样,若是孙瑜在蜀中培养党羽拥兵自重怎么办?刘备的例子告诉我们同宗之间取而代之更加简单。这样一想,孙权怕是只想自守吧,周公瑾的“二分论”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再说说“榻上策”。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的战略规划,由于其是在榻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

在此对话中的同时,曹操正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胜败未分,而鲁肃却能在当时就看出北方的敌人将只会有曹操,足见其眼光独到。于是鲁肃提出“榻上策”,第一个目标就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孙权依其计略,多次西伐,然而过程比较坎坷,在建安十三年,孙权第三次西伐黄祖时,才消灭了黄祖,勉强占领江夏南部,并未“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所以严格来说,鲁肃的“榻上策”,在实行的第一个步骤就遇到了极大的阻碍,这也导致后面的规划也难以实现。

之后,刘表病重身亡,曹操抢先南下进攻占有荆州,进而据有在长江上游的江陵,于是鲁肃改而主张联合不久之前投靠刘表的刘备,抵抗南下的曹操。在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曹操方面的势力仍然很大,故鲁肃主张借荆州给刘备,多树曹操之敌。所以虽然“榻上策”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在鲁肃的辛苦经营下,联刘抗曹成为了当时东吴的基本方针,这实际上已经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态势。

最后说说“隆中对”,这个太熟悉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简单来说就是:联孙抗曹站稳脚跟,壮大实力占据荆州,分兵入蜀建立霸业,天下有变北图中原。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下,刘备集团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前三个步骤。

而最终的“将星陨落,天命难为”就只能感叹了。所以综合来说,“隆中对”对天下局势分析的更透彻,目标更显著,可行性更高,完成性也最高。

而我更看好“隆重对”的一点是,“二分论”和“榻上策”提出时孙权已然是一方诸侯,而“隆中对”提出时,刘备不过是个新野牧,当时的诸葛亮,拥有何等的胸怀与自信,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Jaudgement


题目中这三个战略规划的大致内容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先拿下长江以南再图曹魏,这三人的战略眼光其实也不分上下,笔者下面结合这三者提出的时机为大家逐一剖析。

诸葛亮在27岁的时候被刘备请出山,在出山之前诸葛亮给刘备制定了先夺取荆州,然后再夺取益州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后来也是一直按照着诸葛亮的规划路线去走,但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又坚持联吴,这个计划其实已经被诸葛亮根据后来的实际情况更新了。

<strong>

诸葛亮也是这三个人中唯一一个有机会把计划付诸实施的,不过诸葛亮的隆中对实行起来也是最难的。不说别的就连荆州都没完整的占领过,而诸葛亮在帮助刘备攻占益州之后,突然失去了荆州这个北伐的出口,无奈只能从汉中一次次的北伐,最终也没能成就大业。如果把诸葛亮摆在东吴的位置上,那么诸葛亮的宏图伟志没准还真能实现,无奈刘备的起点太低了。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最高明,起码完成率最高,要不是实力不允许,没准真能成功。

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同时期的还有鲁肃的榻上策,鲁肃在给孙权的建议中提到,曹操很难消灭,现在东吴应该讨伐刘表占领长江流域。这也被一些人成为东吴版的“隆中对”,最后由于刘表去世后荆州分裂,没能完整实施。但这也能看出鲁肃并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老好人形象,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和周瑜、诸葛亮媲美。

这两位还有后面的周瑜提出这种战略路线的根本其实就是“先捡软柿子捏,然后积蓄力量打曹操”。从这个角度谈不上谁更高明,都是一个思路,对天下局势都有着正确的判断,就看谁的更容易执行了。

周瑜的计划是先攻占南郡,然后攻占蜀汉,最后攻占襄阳,联合马超夹击曹操。这个计划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当时刘备已经成为了东吴的附庸,如果不是后来周瑜去世,鲁肃扶持刘备集团,那么东吴还真有二分天下的机会。周瑜首先用刘备集团的张飞、赵云打下来了南郡,然后自己做了南郡太守。随后周瑜又集合了军队准备攻击巴蜀,当时刘备非常的害怕,给孙权写信说:周瑜这个人志向很大,不会久居人下。

周瑜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变数,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抢先一步占领巴蜀。就算后来把荆州借给刘备,最后也不会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完全可以让刘备在荆州帮东吴挡着曹操。然后再继续周瑜的战略路线,联合周边诸侯(从时间上看,马超应该被打败了),再组织盟军想打败董卓、袁术那样打败曹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之一。

综上所述,三种计策各有千秋,从实战角度鲁肃的榻上策更为简单,而且差一点完全实现;从完成角度诸葛亮的隆中对完全走到了最后一步,打下了西蜀;而周瑜的二分天下则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可惜周瑜英年早逝。


邓海春


应该说,这三个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战略家,所提出来的三个大战略都是非常精采,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处,显示宏远的目光与深邃的见解。

1、鲁肃的战略

鲁肃见孙权时,孙权只有十九岁。当时鲁肃纵论天下,提出自己的战略见解,要点是:第一,汉室已经衰亡,不可复兴;第二,曹操已经坐大,无法铲除;第三,东吴的战略方向,是剿灭黄祖,讨伐刘表,控制长江水域。

应该说,鲁肃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孙权也践行他的战略,杀黄祖为父报仇。在曹操大举南下时,果断与刘备联手,在赤壁大败曹军,进而夺取荆州。这个过程,完全与鲁肃的战略相吻合。不过,鲁肃晚年有点犯晕,把东吴控制的荆州之地借给刘备,导致周瑜的战略未能实现。

2、周瑜的战略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夺取江陵,规划东吴的新战略。这个战略分析的要点是:第一,曹操刚吃了败仗,一时间不能大举用兵;第二,东吴的战略是西进,攻略巴蜀,进而夺取汉中;第三,在关中的马超结盟,共同对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阳,与曹操争夺北方。

周瑜的战略,是个极有远见的战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刘备哪里有机会得到巴蜀呢?若是东吴依周瑜战略,夺取巴蜀、控制汉中、连横汉中,那么东吴完全有实力与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孙权听鲁肃的话,把江陵借给刘备,夺取巴蜀的战略就废了,被刘备捞得大便宜。

3、诸葛亮的战略

诸葛亮的隆中对,大家都很熟悉了,要点是:第一,曹操不可与争锋;第二,孙权可与结盟而不可图谋;第三,应该夺取荆州及巴蜀,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诸葛亮的战略与鲁肃、周瑜并没有很大区别,全都看中荆州与巴蜀这两块风水宝地。但是诸葛亮战略对刘备的意义,要大过鲁肃与周瑜战略对东吴的意义。周瑜的宏伟战略,最终没有实现,所以谈不上意义;鲁肃的战略,虽然实现了,却又毁在自己手上,功过相抵。只有诸葛亮的战略,挽救了刘备,并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最高明的。


君山话史


提到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计,鲁肃的塌上策,首先必须清楚:一个策略良好与否,必须要在实施中得到证实,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而执行过程中,就有着现实局限和执行将领在执行细节的认可和实施程度等风险。因此,策略的良好与否,除了在理论上讨论,还要看执行程度和细节。应该说,这三个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战略家,所提出来的三个大战略都是非常精彩,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处,显示宏远的目光与深邃的见解。先来看看诸葛亮的战略。诸葛亮的隆中对,大家都很熟悉了,要点是:第一,曹操不可与争锋;第二,孙权可与结盟而不可图谋;第三,应该夺取荆州及巴蜀,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其次是鲁肃的战略。鲁肃见孙权时,孙权只有十九岁。当时鲁肃纵论天下,提出自己的战略见解,要点是:第一,汉室已经衰亡,不可复兴;第二,曹操已经坐大,无法铲除;第三,东吴的战略方向,是剿灭黄祖,讨伐刘表,控制长江水域。应该说,鲁肃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孙权也践行他的战略,杀黄祖为父报仇。在曹操大举南下时,果断与刘备联手,在赤壁大败曹军,进而夺取荆州。这个过程,完全与鲁肃的战略相吻合。不过,鲁肃晚年有点犯晕,把东吴控制的荆州之地借给刘备,导致周瑜的战略未能实现。

最后是周瑜的战略。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夺取江陵,规划东吴的新战略。这个战略分析的要点是:第一,曹操刚吃了败仗,一时间不能大举用兵;第二,东吴的战略是西进,攻略巴蜀,进而夺取汉中;第三,在关中的马超结盟,共同对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阳,与曹操争夺北方。再来分析三者的战略优势。周瑜的战略,是个极有远见的战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刘备哪里有机会得到巴蜀呢?若是东吴依周瑜战略,夺取巴蜀、控制汉中、连横汉中,那么东吴完全有实力与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孙权听鲁肃的话,把江陵借给刘备,夺取巴蜀的战略就废了,被刘备捞得大便宜。诸葛亮的战略与鲁肃、周瑜并没有很大区别,全都看中荆州与巴蜀这两块风水宝地。但是诸葛亮战略对刘备的意义,要大过鲁肃与周瑜战略对东吴的意义。

周瑜的宏伟战略,最终没有实现,所以谈不上意义;鲁肃的战略,虽然实现了,却又毁在自己手上,功过相抵。只有诸葛亮的战略,挽救了刘备,并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隆中对,走的是刘邦建立西汉一统之路,注重防守反击;而周瑜的天下二分,走的是春秋秦楚联盟对抗晋齐的称霸之路,注重合纵联盟;鲁肃的榻上策,走的是楚国称霸之路,只是方向相反,楚国是由西而东,鲁肃是由东而西,注重局势变幻。

诸葛亮和鲁肃都注重“天下有变”这个局势,周瑜并不看重敌方内部的局势变化而重在盟友;诸葛亮和周瑜都非常重视荆州,认为荆州是用武之地的战略关键,鲁肃对荆州没有那么看重——因为在鲁肃归还的漫长长江战线上,荆州只是其中一点。隆中对和榻上策都重在防守,等待北方出现叛乱,才有统一的机会。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教训:春秋时,晋国称霸北方,楚国百年争霸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击败晋国,这就是鲁肃榻上策的缺点;秦国有关中、巴蜀,但山东六国若是真心合纵,秦国也只能兵守函谷关,统一梦想成空,这是隆中对的确定。

天下二分的缺点就更明显: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盟国,还是战国时期的合纵,都没有永远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敌人。总的来说,诸葛亮和鲁肃是等曹操内部出现叛乱,周瑜是策反曹操内部为盟友,是不同的操作。在理论上来说,各有优劣。不能说诸葛亮和鲁肃的防守反击有效,周瑜的化敌为友就无效。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宋等坚持防守反击,最后守着守着也守没了。帝辛放姬昌回周,项羽和刘邦鸿沟结盟,辽和北宋结兄弟之盟(结果北宋主动和金提出海上之盟灭辽)、金和南宋绍兴之盟(结盟南宋和蒙古灭金)等都说明,敌人变成朋友后,是最有可能给自己背后一刀的人。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计,本质上都是占据险要进行割据,然后被动等待对方出错;周瑜的天下二分,本质上是联盟合纵改变形势,主动削弱敌方势力。本质上不同的策略,难以进行评价。即便是隆中对和榻上计,也是因为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诸葛亮和鲁肃个性和取向基本相同,所以隆中对和榻上计本质相同。

秦一统六国、刘邦一统,是隆中对的故事;晋楚称霸是天下二分的故事;榻上计是楚国称霸南方的故事。谁能说这些故事有优劣之分,只有执行成败之分。单纯以成败论高劣,是不客观也不公正的。


单身情感解惑


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最富有预见性和最为雄才大略的战略构思



三国时期,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第一次出现的大规模、长时期群雄割据局势。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形成军阀拥兵自重的局面。董卓进京致生灵涂炭,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民不聊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孙权集江东豪杰固守长江天险,已历三世,击袁术、窥荆州,北拒曹操,形成曹操、孙权两大军事割据集团。而刘备虽兵不满万,将不过关张赵云,却乘机脱离曹操阵营。此时天下诸侯未定。巴蜀刘璋坐拥天府之国惶惶不安,荆州牧刘表收容刘备驻新野以图自保,汉中张鲁聚马超羌戎兵强马壮负隅顽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之势扑簌迷离。

(一)

在隆中对、二分计和榻上策之前,袁绍得翼州,谋士沮授曾建言:先灭黄巾,定青、并二州,北除公孙瓒以震慑夷狄,聚河北四州之力以图中原,伺机而动可定洛阳、长安。

可惜袁绍目光短浅,不敢对董卓用强,失去了奉天子以安天下的机会,反让董卓进京致天下大乱。后来,袁绍用讨伐董卓的大旗图了个虚名,妄图称帝更让天下英雄所耻笑。

而曹操刚占据兖州之际,谋士毛玠建议"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直接促成曹操屯田养兵、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让曹操既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笼络人心,又在军事上占据先机。

因此,在隆中对、二分计和榻上策之前,已有争锋天下的进策,虽其最终目标不甚明朗,但都是可以让割据势力图霸天下的计策。

其中,袁绍占尽先机和地利,终因目光如鼠、畏首畏尾而彻底失败。袁绍起于向何进献策召董卓进京,败于讨伐董卓不成,妄图称帝而失去民心军心。

曹操则因势利导,促成统一北方的优势。然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而天下人不可负我"的曹操动机不纯,赤壁之战前已部分表现出奸臣董卓的作派。因此,毛玠之策曹操不能贯穿始终,终致赤壁大败。



(二)

我们先来看周瑜的二分计。

赤壁大战曹操虽大败而归,但仍占据南阳重镇和襄阳郡以防守长江天险,后来的荆襄防守之战让孙吴屡战屡败。因此,就抢占荆州来说,曹操不能说是完败,至少占据了襄、樊战略要地,有序完成了战略退却和战略收缩。

刘备则挟刘璋之子先退驻江夏迎击曹操,击败曹军之后抢先占领荆南四郡,且与孙权平分江夏、南郡。刘备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业,可以说是完胜。

周瑜二分计则未见成效,孙权在荆州仅占据半个江夏和半个南郡。可见,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并未让东吴得到所期待的利益。反而是刘备,提前贯彻了隆中对之策,抢先占领荆州大片地区。

身为孙吴大都督的周瑜,此时才向孙权献天下二分之计,为时已晚不说,且完全不把刘备已急剧膨胀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势力放在眼里,可行性能有多大?此时孙权有何感想,不得而知。

随后不久,周瑜桂阳战败,病死沙场,二分策不了了之。思考到这里可以说,二分计既不为孙权所用,更让英雄人物赤壁周郎壮志未酬。

(三)

鲁肃的榻上策还早于隆中对和二分计。

据《三国志》记载,鲁肃公元200年某次酒会结束,与孙权彻夜长谈,榻上策同样精彩,却被孙权束之高阁。鲁肃只是在周瑜去世后接任大都督,之前的计策因进展不顺并未被孙权采纳。之后,与诸葛亮交好,全力促使东吴与隆中对作战略对接,榻上策仍然不了了之。

特别是在赤壁之战前,经过多年征讨,建安十三年,孙权才打败黄祖攻占江夏。赤壁之战后,周瑜桂阳战败,孙权又亲率大军战曹魏于合肥,均未能取胜。其“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目标仅仅部分完成。

由孙权剿黄祖多年不得可知,鲁肃榻上策其可行性,在孙权眼里已大打折扣。但隆中对的战略已然开始实施-----以诸葛亮舌战群儒为开端,联合孙吴打败曹操在前,助刘备夺取荆州在后。后来,孙权任用大将吕蒙,率军战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才取得对荆州关羽的均势。

东吴孙权长于水战尚无所得,陆战更并非强项,无法取得南阳、襄阳,对曹魏只能采取守势,情理之中。因此,榻上策可以看作与周瑜二分计相类似的战略构想。

在赤壁之战前后,鲁肃及时对刘备及蜀汉的政治军事地位进行了重新评估和重视,配合诸葛亮隆中对策略,严格执行了孙刘联盟的战略构想,巩固了孙吴政权和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鲁肃是当时仅次于诸葛亮和曹操的战略家。



(四)

再来看诸葛亮隆中对之策。

三国史学家陈寿用大量篇幅写下《隆中对》,语言之流畅,文笔之优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和态度?既便今天读来,我们也能体会作者不言自明的立场。

公元207年至公元208年之间(约建安十二年),刘备驻军新野,按前谋士许庶的推荐,带着关张二将冒着大雪三顾茅庐,直到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本人。



刘备志犹未已,思贤若渴,完全听取了诸葛亮提出的意见-----先占荆州、再图巴蜀、进而据守汉中以图天下。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非常明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接好孙吴成鼎足之势联吴抗曹,待天下有变,可直指中原,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其中,诸葛亮从未有对自己的地位提出任何要求,对刘备而言可谓推心置腹。刘备此时无兵无将,寄人篱下毫无依托,仅有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虚名,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更象是夹缝中谋取生存的态度。而诸葛亮提出的终极目标却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是何等自信的雄心壮志和雄才大略!

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曾在蜀汉时期担任卫将军主薄,因而对隆中对的了解比较详细,甚至可能有阅览蜀汉官方档案的机会,个人认为,《三国志》中关于隆中对的内容完全真实可信。而且其中的感情色彩,既便陈寿担任西晋史官也未有改变,可见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在当时已深入人心。

(五)

再来看隆中在当时战略思想之明确,战略效率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 ※建安十二年(公元208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略。
  • ※建安十三年(公元209年)夏秋之际,诸葛亮出使东吴,促成联吴抗曹,孙刘联军赤壁大战大败曹操。
  • ※建安十四年(公元210年)刘备抢占荆南四郡,与孙吴平分江夏、南郡,孙权被迫与刘备和亲,“借”荆州与刘备。

  • ※建安十七年(公元213年),刘备攻西蜀刘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占据益州。
  • ※建安十九年(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孙刘讲和,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
  •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刘备取汉中,公元219年自立为"汉中王"。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关羽进攻樊城、襄阳水淹七军,打破战略均势。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取荆州,关羽兵败被杀。
  • ※公元221年(刘备章武元年),刘备称帝。
  • ※公元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大败,白帝城托孤身死。
  • ※公元222年(蜀汉建兴元年),蜀汉后主刘禅即位。
  • ※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一举平定南中,实现南抚夷越的战略目标。
  •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在甘肃天水收伏羌族大将姜维,实现西和诸戎的战略目标。
  •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一说为第五次北伐),穿秦岭、出斜谷道,驻军五丈原,与曹魏司马懿所部对峙100天。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助刘备仅用十一年的时间,实现先占荆州、再图巴蜀、进而据守汉中以图天下的目标,隆中对目标几乎完成百分之七十。

之后,在“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接好孙吴成鼎足之势”目标尚未达成的情况下,关羽不顾天下大势,不力保荆州,却擅自向北进攻襄阳、樊城,事实上造成了“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的不利局面,致使曹魏和孙吴联合剿灭关羽,关羽兵败被杀。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让曹操视关羽为心腹大患,不仅派大将徐晃迎战,还将防备东吴的大将张辽调遣至围攻关羽,曹操自己亲率大军做后盾。关羽前方,是必须挽回败局背水一战的曹操,后方是笑里藏刀的孙吴吕蒙,焉有不败之理?

因此,说关羽破坏了隆中对之策,毫不为过。他不但未执行隆中对战略,未能实现对外接好孙吴联吴抗曹的目标,还致使孙刘联盟破裂,白白丢失荆州战略要地。

刘备想夺回荆州,报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被杀之仇,一怒之下彻底抛弃隆中对战略思想和目标,发动夷陵之战,全军覆没大败而归。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蜀汉已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窘境。如果没有诸葛亮扶后主刘禅即位力挽狂澜,蜀汉政权当时已万劫不复。



之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先平定南中,再六出祁山,用十二年的时间再次稳固蜀汉政权,以当时巴蜀不足百万的人口基数,保蜀汉四十多年和平安定。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尚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最高目标统一天下,成就帝业;最低目标三分天下,成就霸业。而且诸葛亮出山,偏偏看中的是兵不满万势力极弱的刘备。可见诸葛亮的先见之明和雄才大略。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以毕生心血贯彻了隆中对战略决策,力图助蜀汉刘备复兴汉室统一中国,以忠贞不渝的高风亮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受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尊崇和敬仰,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偶像。

因此,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最富有预见性,最为雄才大略的战略构想。


道常无名圣人无为


任何的计策,就像一个企划书、计划书一样,如果得不具备可执行性,那么必然是一纸空文,那我们依次来说一下这三个计略。

鲁肃的榻上策,发生在建安五年,鲁肃对孙权说,我看现在天下的局势,曹操除不掉,汉室也不可兴,将军今天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呆在江东,看天下的变化,中原地带是会顾及到你的,原因是北方多事。

然后,你可以趁着北方多事,然后趁机讨伐黄祖与刘表,然后拿下荆州,这样就可以凭借长江之险,成就帝业。

而到了建安十三年,他对孙权说,荆州真是好地方,沃野千里,民众极多,又与东吴一样共享长江之险,如果能够占有的话,就能成帝王之业。而如今,刘表刚死,他的大儿子刘琦与小儿子刘琮又有矛盾。

荆州将领也分属两边,刘备在刘表那里,刘表一直很忌惮刘备,并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能他们齐心协力,上下一心,那我们应该与之结盟结好,而如果他们内生罅隙的话,我们另做打算,刘备一听说我们也打算抗曹,肯定很乐意跟我们合作的,那么天下无忧了。

鲁肃的榻上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荆州是刘表,那么东吴是有这个机会的,可是建安六年,荆州来了个刘备,另外北方被曹操给统一了,那么就得变成联合刘备抗衡曹操了。

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周瑜是这样打算的,趁刘备到京口见孙权,然后将刘备控制起来,让关羽、张飞为已所用,拥有荆州、进益州,那么天下可二分,可关键是,一旦刘备与孙权反目,那么曹操就有机会了,所以直接被孙权所否认。

后来周瑜想越过荆州的刘备直接取益州,到半路上就病逝了,其实周瑜这个想法很切实际,毕竟东吴不可能跨荆州拥有益州,再说,刘备打益州都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周瑜真去打,几乎是打不下来的,所以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切不可行。

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想法与鲁肃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曹操除不掉,而且需要孙权与刘备联合,但是刘备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荆州的是他,而且他与刘璋同宗,所以取益州的只能是他。

总的来说,周瑜的二分计不可行,而鲁肃的榻上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如出一辙,都十分可行,确实是高瞻远瞩。


历史简单说


这是个有趣而又严肃的问题,世人皆知,诸葛亮,鲁肃,周瑜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人才,乃是刘备和孙权的左膀右臂,提供了坚实的帮助。

而这三人都分别为其君主提供了一条战略思想,让我们分别了解下。

其一是周瑜的二分论,其大致意思为让东吴孙权在原有属地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发展,夺取刘表荆州(后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璋益州,提前完成后世的南北对峙局面,与曹操瓜分天下。这个设想一旦完成,刘备与诸葛亮的蜀汉路途便会不复存在,三国会成为曹操与孙权的战场,看看三国志记载原话。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 戚操,北方可图也。”

之后是鲁肃的“榻上策”大意为,因其看出北方敌人只会有曹操,所以主张固守江东之地,与刘表结盟(后改刘备),多树曹操之敌。所以在鲁肃在时,一直主张维护孙刘联盟,事实证明,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的确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鲁肃死后不久,孙权便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致使孙刘联盟破裂,让曹魏政权坐收渔利,实属遗憾,让我们看原文。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最后便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上方二策,隆中对更加广为人知,为刘备定下了先去取荆州,在取益州,后两面出兵,天下大定的策略,而后面刘备集团的实施也确实证实了计划的可行性,可惜后痛失荆州,靠益州益州之地以抗天下之资,诸葛先生拼其一生也未曾复兴汉室,让后人感慨万千。

至于隆中对原文过长,在这里便不多做赘述——让我们看看这几条战略思想的的可实施性,以做比较。




首先为周瑜的二分论,在东吴前期,的确一直履行着这种论点,多次攻击刘表荆州,但一直未曾取得大的进展,而曹操在时候已经统一北方,开始南下,在这时候,二分论的可实施性已经很低了,因为曹操南下的缘故,刘备孙权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对抗,于是连刘抗曹成了东吴唯一的选择,至于后来刘备具有荆州后二分论更是实施艰难,以东吴之力实在难以全胜当时刘备,更不用提后面的刘璋益州了。

然后是鲁肃的榻上策,鲁肃算得上东吴老好人了,在刘备据荆连益,实力蒸蒸日上之时,仍然坚持连刘抗曹,是联合派的主力人物,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可惜并不长寿,死后东吴背盟,孙刘联盟破裂,北上取曹可能性锐减,实在是可惜,如果可以坚持下去,北上攻曹可能性将是大幅提升,但对刘备集团利益太大,在东吴实施性也不会太大。

最后是刘备集团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在三种计策中,隆中对是唯一一个做完大半的战略思想,在刘备集团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汉中,已经完成了隆中对思想的四分之三,但后来东吴袭荆州,致使隆中对再无实现可能,也导致了蜀汉集团从此一直走下坡路。

所以目前来看,隆中对的实施性是最高的,也是最接近实现目标的战略目标,所以我个人认为,诸葛先生的隆中对相较于其他二策要高明许多。


信步寒烟翠


都不高明,当时只有两条战略可行。一个是袁绍的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这条战略实际上仿效的是刘秀由河北统一天下的方法。一个是刘备后期修正的新方略,也就是仿效当年刘邦出川统一天下的方法。而诸如隆中对都是扯淡。先看袁绍的这条战略,这是中国后期王朝统一的方式,东汉、元、清、共和国都是这种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统一。曹操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忠实的贯彻,尤其把大本营迁到邺城。但赤壁之败,确是历史少有的完全占领长江上游还被击败的北方政权。当时曹操就该先消灭江夏的刘备,再休整兵马,训练水军,沿江东下。再看刘备那条的战略,刘备在后期已然不自觉的改变隆中对的策略,用刘邦的方式,这是中国前期王朝的统一方式,就是由西北东出,转而南下,秦、汉、隋、唐都是这种方式,但随着刘备称帝戛然而止,刘备称帝和称王等自封方式,不用清君侧的口号,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得以让孙曹联手。而东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明朝和国民政府的统一方式。按这种方式夺取上游,那是必然。下一步才是诸葛亮的说法,就是等待北方有变。但这种方式难度太大,所以淮南三叛其实对东吴很重要。而隆中对,根本不可行,因为历史上就没有这样成功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