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受邀作為紅色宣講員,為社區居民、幹部職工及學生講述革命先輩們的事蹟。(圖片由本人提供)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受邀作為紅色宣講員,為社區居民、幹部職工及學生講述革命先輩們的事蹟。(圖片由本人提供)

新疆頭條訊(文/圖 記者 劉一鳴 部分圖片由劉國珍提供)4月5日,清明節。早上10時,吃完早飯的劉國珍稍作休息,便拿出毛筆與墨汁,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寫著:今天是清明節,向革命烈士致敬,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不忘掉過去。

放下筆,劉國珍抬頭看向窗外,今年的清明沒有春雨霏霏,陽光晴好。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在書寫清明節寄語。

“但我心裡並不好受,這個日子,我更加懷念那些為了國家利益、為了人民幸福而犧牲的戰友們……”劉國珍說著,取下那件掛在牆上的老式軍裝,穿好。然後面向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方向,緩緩舉起右手,敬禮。

這是一位90歲老戰士對英烈的祭奠與懷念。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在書寫清明節寄語。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的老式軍裝,平展地掛在牆上。

劉國珍是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幸福路片區幸福集社區居民,在73年前,他也是一名參與過解放戰爭的戰士。

“我的老家在河北。我是1946年參加革命的。其間經歷過大大小小許多戰役,比如平津戰役等。194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劉國珍介紹,那時他主要擔任著通信兵、司號兵等職務。雖然不在戰鬥一線,但戰友們的事蹟他都記得清楚。

他記得部隊行進時,遭到敵軍轟炸,炮彈落下時班長那聲“快爬下”的嘶吼,記得在解放每一座城市時,當他吹響軍號,戰友們扛著梯子義無反顧向前衝的姿態……

劉國珍在講述中,聲音有些顫抖,有時他會微微停頓,調整自己的情緒。對一個親身參與過戰爭的老人來說,回憶總是沉重的。

“能從戰爭中活下來,能看到如今國家的發展、富強,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幸運。”劉國珍說。

1965年,劉國珍與妻子一同來到新疆,建設邊疆,直到1989年離休。


昔日戰友已長眠 90歲老戰士用“不忘歷史”祭奠英烈


劉國珍老人舉起右手敬禮,用自己的方式祭奠與懷念已逝戰友。

他是建設者,也是新疆快速發展的見證者。因為特殊的經歷,劉國珍倍加珍惜如今和平、富足的生活,更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告訴後輩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因此,離休後的他,成為了社區的義務宣講員,講述紅色故事,宣講黨的惠民政策。

“每年劉伯都會接受各個社區邀請,作為紅色宣講員,他為社區居民、幹部職工及學生講述革命先輩們的事蹟。”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幸福路片區幸福集社區工作人員劉春梅介紹,即便劉國珍已有90歲高齡,但只要有需要,只要身體吃得消,老人都不會拒絕。

“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今天的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千千萬萬的烈士用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英雄烈士。”劉國珍說著,站起身來,整理著身上的軍裝,那些胸前的勳章,也在陽光下顯得更加耀眼。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