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3招,破解习得性无助,还给孩子美好人生体验

文︱范青

给你3招,破解习得性无助,还给孩子美好人生体验

“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好不好啊?”“好什么,乱七八糟的!”“妈妈,你看我写的字,好看不?我老师都夸我写的好呢!”“就写这样老师还夸你?你老师怎么对你们的要求这么低啊?重写!”“爸爸,我用乐高拼的飞机,威风不?”“哎哟,你的手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东西拼的歪歪扭扭的!”“孩子,你看看选些什么课外兴趣班呢?”“妈妈,我想学画画!”“哎呀,学那个干嘛,将来高考又不考!”“那学声乐行不?我喜欢唱歌。”“换一个,换一个,这些考试都不考!”“那我去学街舞吧,我同学跳的可帅了,我也想学。”“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务正业呢,就知道这些乱七八糟跟学习无关的东西!快选,看看选什么!”“随便吧,你想让我学啥就报啥吧!我选的你又不同意,还问我干嘛?以后就不用问我了,你选就行了!“

给你3招,破解习得性无助,还给孩子美好人生体验

慢慢的,家长推荐给孩子的事情孩子不感兴趣,问孩子问题孩子没主见,帮孩子制定个目标孩子没有斗志,……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们做事情的主动性越来越差,情感也越来越淡漠,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于爸爸妈妈生病了,他们也只是看一眼,有的还抱怨因病不能做饭的父母使得他们不能按时吃饭。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给你3招,破解习得性无助,还给孩子美好人生体验

试验中的狗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他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习得性无助,是在创伤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在危急的环境当中,不断形成这样的一种感觉。在我们大脑的杏仁核里,有一个叫做记忆核的东西,它里面储存着我们过往的经验,每次有信息传递过来的时候,这些记忆都会先经过记忆核,当有与以往类似的经验和感受出现的时候,记忆核就会被弹开,这些经验和感受就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于是,习得性无助继续控制着我们!

那习得性无助如何破呢?

首先,家长适当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尝试,增强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多多去肯定孩子,多看到孩子能做到的事,多去肯定孩子能做到的,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激发孩子做事的信心。

给你3招,破解习得性无助,还给孩子美好人生体验

再者,家长要适当放下自己的全能感——无所不能事事比孩子强好多的家长,会激发出孩子的无力感无能感,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如父母做的好,极易行成习得性无助。所以,家长适当的示弱,让孩子能有机会帮家长做事情,孩子做事的兴趣和动力也就随之而来了。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和孩子一起摆脱习得性无助,共创孩子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