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缺乏爱的家庭是产生邪恶的温床,邪恶是怎么产生的呢?杰出的瑞士心理医生爱丽丝·米勒说:要想彻底消灭邪恶,就必须从每一个婴儿一出生时开始,因为只有一开始就体验过爱和尊重的生命,才知道如何去尊重其他生命,也才不会用伤害别人的方法来满足自己。

这段话告诉我们,缺乏爱的家庭是产生邪恶的温床。邪恶是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不遗余力去控制别人、压制别人,甚至不惜扼杀别人的生命。维护病态的自我,也就是恶性自恋。正常的自恋,并不是死死地抱着固有的自我不放,而是能够不断突破自我的界限,获得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但恶性自恋则与之不同,恶性自恋不愿意放弃固有的自我,顽固坚守陈旧的过去,宁愿牺牲别人,也不愿意改变自己。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很多咨询的孩子来到我的咨询室,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尽管看着他很焦虑很无助,可是很难让他表达出自己。因为他觉得我表达了有什么用,没有人会听我的想法,没有人会顾及到我的感受,因为我都呼唤千百万遍,我的想法是没有人倾听的,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没有被看见,就像婚姻中你没有被自己的爱人看到一样挫折,很多人说最可怕的不是吵架,不是出轨,是我在你面前,你看不到。我咨询中遇到很多这样的的妈妈,他们给孩子找心理咨询,不允许孩子说自己不好,因为她要维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同时她们也不敢说,因为说了什么真实的想法就会被自己的妈妈报复,因为以前这种事发生过,所以孩子不敢说,或者采用委婉的方式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实际上她是知道的,只是不敢表达,或者心里有疑惑不敢确定而已。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一个孩子从婴幼儿到青少年都是在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她们开始独立思考人生。她们开始对比,别人的妈妈是怎么对孩子的,每月给孩子花多少零花钱,过生日允许孩子出去聚会,孩子买衣服做发型都可以自己决定,可是看看自己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觉得自己一直被控制,妈妈还是把自己当成小的孩子,没有因为自己的长大妈妈思维跟着变化,大人只是看到的你必须怎么样,你应该努力学习,你才有未来。

我们发现很多父母亲都是控制孩子上瘾的人,如果不让他们去控制别人,就如同不让烟鬼吸烟,不让酒鬼喝酒一样,他们会十分难受。凡是控制别人上瘾的人,都是不敢面对真实自己的人,接纳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承受罪恶感所带来的痛苦。这些人内心充满了恐惧,她们总是把孩子人当成了救命的稻草,死死抓住不放,拼命控制孩子。由于控制孩子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恐惧和痛苦,所以,控制孩子就如同毒品一样会让他们上瘾。但不管给控制穿上什么“爱”的外衣,它都不是爱,而是恶。很多人对权力的控制,对金钱的控制,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控制,虽然情况不一样,内在都是相似的。内在有多少坑洞,就有多少匮乏,就需要外在来填补,有的人一生都在索取,即使对自己的孩子。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表面上有的父母是大人,可是内心却不是,尽管他们在功名和事业上都有成就,可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控制,所以才不能理解孩子的痛苦,更不能够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挫折,所以有的孩子出现焦虑或者抑郁,乃至自杀,父母亲会当着我和孩子的面说,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都快被他折磨死了。一个永远完美的妈妈是不允许自己出错的,这个意思就是错的永远只能是孩子。

咨询中遇到这样的妈妈,我也会很挫折,因为你找出问题她不接受,你找不出来问题,她会觉得你没有能力,实际上她只是为了给孩子咨询而咨询,咨询没好没关系,因为我领你看了。有一次一个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说,你有什么委屈的,看把你哭这样。这次我可领你看了,别对别人说我没有领你看,我可是尽力了,再不好也怨不着我了。看着妈妈的嘴脸,我没有话说,只能可怜孩子为什么生到这个家里。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很多人会觉得我说的有些偏激,可是这是事实,没有杜撰,真实发生的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个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可是现在很多出问题的孩子的家庭中的妈妈一般都是女强人,在她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爱人,然后到年龄了不得不嫁的时候,在父母的逼婚或者他们认为被男人骗了的情况下就结婚了。可能实际情况就是不结婚就永远失去做妈妈的机会了,只能将就组建家庭,她的心里在说尽管我没有完全喜欢这个男人,等结婚之后再改造吧,我有信心给他改变成完美男人。

当然你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于是你会失望,有的离婚,有的分居,然后她会把梦想放到孩子身上。对孩子高要求,追求极致完美,这样家庭的孩子无论多么优秀,都是没有自信的孩子,都是脆弱恐惧的孩子,都是没有价值的孩子,因为她很少能得到妈妈的赞美。妈妈永远在挑剔,想想看身边一直有一个能讲道理的妈妈,有一个要求严格的妈妈,你的内心是什么样呢?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很多人会说我爱孩子,孩子心里也知道妈妈那份爱,可是她也知道妈妈那种控制,她内心是怨恨妈妈的,可是自己还觉得不应该恨妈妈,因为妈妈也不容易,这才是纠结的地方,才是内心冲突的地方,神经症都有一个内在不能解决的冲突。想像别的同学一样自由,想摆脱束缚,可是那要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就要面对和妈妈的冲突。因为在过去历次冲突中自己都受伤了,有的时候妈妈会大哭大闹,会说她没有良心,会说她不爱妈妈,当然有时候会出现妈妈不跟她说话,甚至不给她做饭,最后孩子还要赔礼道歉。本来想争取的权利,现在反而成了自己的不是,还要委屈道歉,妈妈还会说,谁委屈你了,你哭什么,最后就以孩子完全失败而结束,所以孩子慢慢就不再表达不再反抗。

在家庭的矛盾中,弱势群体的孩子在绝对的父母权力面前一定会受攻击受伤,本来每个孩子都是对家长信任和依赖的,可是父母们总是心口不一,孩子内心是混乱的,他们没有感受自己是被爱的,尽管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心理学家说压制别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限制别人思想自由,阻碍别人心灵成长,一味地控制别人、操纵别人,试图把别人变成行尸走肉,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恶。

可是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尽管这样的父母少,可是我们不能忽视,限制孩子的成长不只是毁坏孩子的现在,还有孩子的未来,因为有信心才有勇气才会做出卓越的成就,一个被限制的人,很多父母还指望孩子能做出大的事业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自信她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被限制了。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指望你的孩子独立成长,从给孩子自由开始,从放手开始,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你要他是什么样子,父母就要给孩子多大的空间。暖房里长不了参天大树,长的只能是盆栽,父母们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只有你知道,这样你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样的世界。否则混乱思维的父母,给不了孩子一致的指导。所以说孩子是自己的镜子,孩子出问题了,我们就要修理自己的问题,否则内心冲突的父母才会造成冲突焦虑抑郁的孩子。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签约作者,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欢迎有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写手投稿)

没有控制和干涉思想自由的父母,就没有焦虑抑郁不想活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