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850年11月,他離開這個世界,潮州普寧老縣城裡,一顆“隕石”墜落,清朝道光年間又損失了一位有才之士——林則徐,享年66歲。而在臨終前,他正要前往廣西督理軍務,最後的時光仍在為國效力。學過歷史的都知道,虎門硝煙一案,中國百姓深受其害。林則徐臨危受命,焚燒鴉片,最終雖落得人走茶涼的下場,卻仍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心,令人敬佩。林則徐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主張嚴禁鴉片,有“民族英雄”之稱;又因主張學習西方技術,被稱為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聽聞福州處處充滿著林則徐的足跡,便懷著對林則徐的崇高敬意,來到了林則徐紀念館,瞻仰這位英雄的事蹟。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林則徐紀念館位於三坊七巷附近的澳門路上,南后街的盡頭處。街巷很多,又大多長得一樣,因此並不好找。曲曲折折走了半天,才在一個隱蔽的巷子裡找到這所紀念館。紅的牆、黑的瓦、上翹的簷角、藍紋的門楣,看上去一副莊嚴端正的模樣,館外的大門口則立著兩塊碑石,上面寫著“林則徐祠堂”、“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鮮紅的大字醒目地浮現在腦海裡,心中湧現一種異樣的情感。門上的匾額則寫著“林文忠公祠”,道光年間,林則徐逝世,可真正追封諡號卻是在咸豐年間,咸豐帝賜號“文忠”,因此有了林文忠公祠,後來才改為林則徐紀念館。紀念館以儀門廳、御碑亭、樹德堂、南北花廳、曲尺樓、竹柏軒柱等建築物為主,具有江南園林風格。展區又分為矢志報國的閩都赤子、清政務實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偉人、舉世共仰的禁毒先驅、抗敵禦侮的民族英雄等五個部分,將林則徐不凡的一生串聯起來。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館內建築

林則徐紀念館是免費對外開放的,只需要出示身份證就可以。進入紀念館之後,會在祠門外圍的牆壁上看到“虎門硝煙”的大幅浮雕圖案,選用的是白色的岩石雕刻的,很逼真。屏牆兩側則分別有著“中興宗袞”、“左海偉人”的字樣。往前走,就會看到樹德堂。樹德堂是祠廳。祠堂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可侵犯的一處地方,因此樹德堂大都選用暗黑色調,以示莊重、嚴肅。進入祠堂,要經過一扇扇的門,也更顯得神聖。祠堂正中擺放的是林則徐身著官服的塑像,看起來威風凜凜、莊嚴而又肅穆。門楣上懸掛著清朝時期道光帝親自書寫的“福壽”以及“功資柱石”的匾額,牆體兩側還有著國家各屆領導人對林則徐的評語,足以看到林則徐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整個祠堂不失格調卻又不會讓人沉重,將中國的祠堂文化體現的淋漓盡致。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樹德堂往前走幾步,就到了御碑亭。亭子的面積不大不小,正好是一個正方形。亭內陳列有三座御賜的青石碑,最中間的是咸豐帝得知林則徐病逝之後悲痛萬分,慰問其家屬的一道聖旨,自古以來聖旨承載著皇帝的命令,非大事不予昭告,如今為了慰問林則徐的家屬,特地頒發一道聖旨,不得不叫人敬佩林則徐的盛寵。兩側分別是御賜祭文和御賜碑文,碑文評價了林則徐的高尚功德。三塊青石碑呈“品”字形排列,就好像林則徐一生的寫照:品重柱石。這都是比較古典的建築,如果看完之後,可以來樺廳看看。樺廳是一所帶有江南園林建築風格的庭院,分為南北兩廳,庭院內小巧玲瓏,各種假山、花草樹木都會讓人感覺很放鬆。旁邊的曲尺樓,則是林家後裔讀書的地方。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虎門硝煙”場景再現

在紀念館內,最真實反映林則徐虎門硝煙這一壯舉的場景,當屬高科技與仿真人物結合的場景再現法。一幅是林則徐身著官服,頭戴烏紗帽,參見皇帝的場景。林則徐面對皇帝不卑不亢,挺直了腰板,風度、氣場一目瞭然,只是眉頭緊鎖,似乎在為國事煩憂。皇帝則身著龍袍、儀態端正,坐在軟榻上仔細聽講林則徐稟告政事,面帶微笑,對林則徐的見解很是滿意,他們是在商議鴉片一事。第二幅則是林則徐下令銷燬鴉片的場景。林則徐站在一所破爛的茅草屋內,左手藏其身後,右手高高舉起,下令宣佈虎門開始硝煙,只是眉頭依舊緊鎖。一百多名官兵則將收繳來的鴉片堆放在一起,然後點火焚燒,圍觀的老百姓舉手歡呼,外國商人卻急得焦頭爛額。而在另一旁,數十名工人肩扛竹筐,將竹筐裡的煙片不斷往煙池裡放。逼真的場景,彷彿置身於清朝末年,真實經歷過那段歷史一樣。

國內旅遊: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展廳內還有許多與林則徐有關的遺物,有林家支祠,有關於林則徐模仿歐陽修的楷書碑刻,還有林則徐的“開眼看世界”的證據,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清政務國。圖片上展示了一幅坎兒井的圖片,在我瞭解之後,才知道虎門硝煙之後,皇帝將林則徐發配新疆,林則徐並沒有傷心失意,反而安定下來,在新疆興修水利,解決了新疆人民缺水的問題。

無論是虎門硝煙,還是興修水利,都可以看到林則徐偉大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他的愛國、愛民都深深印在人民的腦海,也被後代流傳下來。

林則徐紀念館內還有許許多多的物件,一幅畫、一張紙、一本書都值得花時間去研究,因為每一個物件的背後,都有著林則徐的印跡,也都是林則徐一生積攢下來的功績。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可以來林則徐的紀念館看看,瞭解這位偉人不平凡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