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的有限元怎么看?

钦淞哥哥


solidworks静应力有限元分析

步骤1:打开需要分析的实体零件,选择solidworks插件——solidworks simulation,然后切换到simulation操作界面,选择新算例——静态应力分析,打勾确认;

步骤2:为实体零件配置材料,我这里选用的是合金钢,选择应用,然后关闭即可;


步骤3:为算例分配合适的夹具,右键夹具——固定几何体,选择真实情况下的固定方式,这里是螺栓连接,所以我选择了固定面为两个孔的圆柱面,打勾确认;

步骤4:为零件施加载荷,右键外部载荷——选择真实情况下的受力面和受力方向,这里选择图示面作为受力面,默认方向为受力方向,力的大小为500N,打勾确认;

步骤5:下面进行整个分析环节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对错,整个有限元的分析是基于对数学模型的离散化的一个过程,网格划分就是在合理的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划分网格要在求解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尽量的缩小网格的大小,以此来提高计算的精确度。因为小的网格划分结果需要电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计算。当然这一过程可以由电脑自动完成完成,也就是下面所说的步骤:自适应分析。这一过程就是将网格划分不断细化的过程,进而将计算结果不断精确。

步骤6:运行此算例,我分析的模型比较简单所以很快就得出结果。可以进行应力和位移结果的查看,红色的位置是应力的集中点,这是我们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

这是我们已经求解出了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是否妥当我们不得而知。因此,进行下面的步骤,继续精确化分析结果

步骤7:右键静应力分析——趋势跟踪器——右键,设为基准线。这是一个非常使用工具,他可以帮助你记录每次网格细化后的求解结果,方便参数比对。

步骤8:创建自适应分析。右键静应力分析——属性——自适应——h自适应,最大循环次数设置为5,勾选网格粗糙化(节省计算时间)。确认并且运行结果,这是软件会自动进行4次循环分析,每一次都会自动进行的网格优化(弹出的窗口选择确定),直至4次结果运行结束。

循环如下

步骤9:自适应循环结束后,右键结果选项——创建自适应图表,勾选目标精度、最大应力、最大位移、自应变能,打勾确认。这是会出现h-自适应图表,产看图表我们看到对着网格的不断细化,应力值不断上升,位移值不断上升,不过变化不大并且逐渐趋于稳定,可以认定位移式收敛的,结果可信。

PS:不过在实际使用当中往往分析的对象都是十分复杂,自适应分析就有可能自动循环失败,这是就需要进行手动的应用网格控制来细化网格,细化几次后打开提前设置好的趋势跟踪,就可以查看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趋势,一次来判断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上面便是简单零件的静应力有限元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soildworks爱好者提供帮助,码字不易,喜欢的同学可以点赞分享,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动力。此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讨论,小编等你来


科学技术馆


这个东西可不是一两句说清楚的,首先是模型的正确建立,然后是力学模型,接着才是计算和看结果,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夹具的施加是否合理?载荷是否正确,网格是否足以达到收敛。因为模型是理想的,材料也是理想的。计算也有误差,在加上机器实际运作的环境给它的其它突发力,而这个力是计算中没有给出的,是你机器安装位置你们要考虑的突变因素。所以你看结果时也要把这些不确定因素加进去比较。最后才去判断应力是否合格,变形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山里的小渔村


0.5mm是一个小位移,结果不会太差,但是否合理需要几次的计算结果比较,一般来说,(后一次结果-前一次结果)/前一次结果小于5%,那么可以判定前一次结果是收敛且合理的。

手机打字,未祥述,望采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