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本乒壇新一代的崛起,我們應當加快新老交替的步伐嗎?

功夫與健身152571563



現在國乒的情況是,佔據世界乒乓球壟斷地位,世乒賽、奧運會金牌只要我們想拿就不會旁落,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無需做任何改變,只要依然按照老路繼續走就行,即還是讓劉國樑領導,讓他一個人看著辦就行。

倘若我們世乒賽、奧運會上出現問題,金牌冠軍不再有把握的時候,再做出變化為時不晚。有人可能會說,再不新老交替就晚了,呵呵,咱們都是業餘愛好者,國乒與我們沒有直接利益關係。劉國樑都不急,你急啥呢?人家可是把名譽、地位、薪水都和國乒綁定的。


一句話,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成功的經驗繼續複製即可。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日本乒乓小將的持續進步,確實對中國乒乓男女隊都構成極大的威脅,但此刻咱們加速新老交替並不明智。這個奧運週期剩的時間太少了,世錦賽即將開戰,而東京奧運也只有十五六個月了。

為了對抗強大的中國乒乓,日本乒協大力闊斧的施行斷代工程,提前把一批十三四歲的孩子推上了一線。因此,別看張本智和、伊藤美誠、平野美宇等人都不到20歲,卻已經與世界各國的頂尖高手較量了五六年,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大賽經驗。

反觀中國隊,情況與日本完全不同。

中國乒乓十分重視梯隊建設,世界大賽更看重老將的經驗。咱國乒也有苦惱,但往往不是因為無人可用,而是因為人才濟濟所造成的幸福的煩惱。

按照慣常的做法,東京奧運時30左右的馬龍、許昕、丁寧、劉詩雯尚能一戰,中生代樊振東、林高遠、朱雨玲和陳夢順利接班。王楚欽、薛飛、王曼昱和孫穎莎等年輕一代,則是為下個奧運週期準備的。咱們不可能像實行斷代工程的日本乒乓一樣,把一幫十三四歲的孩子推到一線,而生生將如日中天的馬龍、丁寧們拿下。

儘管日本這幫小孩給中國乒乓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咱們不可能跟著日乒的節奏起舞。國乒派王曼昱、孫穎莎、王楚欽等人參加下個月舉行的世錦賽,已經是最大限度的重視年輕球員了。

東京奧運會明年7月就開幕了,此刻再鍛鍊新人真的有些遲了。咱們要堅信自己的選擇和成功經驗,不能盲目照搬日乒的做法。即使咱們要更加重視新人的培養,那也是東京奧運會以後的事了。







MikeLee75343482


日本為了能在本土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多拿金牌,在乒乓球項目上是傾注了很大的心力。一方面花重金聘請中國高水平教練到日本執教;另一方面是很早就把一些十一二三歲,有天賦的少年運動員進行有目標,有方向的隔代培養,並適時地讓其參加成人比賽。經過多年的努力,日本乒壇快速崛起,直接威脅到國乒的地位。他們的代表人物有張本智和、平野美宇、伊藤美誠等。

乒乓球在中國被稱為“國球”,於國人心中的地位頗高,國乒比賽稍有差池,立馬會引起國人關注。上面提到的幾位代表人物,都曾經戰勝過中國的多名主力隊員。

張本智和16歲,平野美宇19歲,伊藤美誠19歲,早田希娜19歲,她(他)們確實都很年輕。而我國活躍在乒壇男隊的馬龍31歲,許昕29歲,林高遠24歲,梁靖琨23歲,樊振東22歲,王楚欽19歲;女隊的丁寧29歲,劉詩雯28歲,陳夢25歲,朱雨玲24歲,王曼昱20歲,孫穎莎19歲。可以看出我國乒乓球隊員的年齡結構更為合理。

年輕的有衝勁,年齡大的有經驗,這兩者沒有矛盾。只要運動狀態好,技戰術水平高,年齡大也無妨。

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1965年生人,曾獲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單冠軍,2000年悉尼奧運會,他已是35歲,在半決賽中他戰勝了衛冕冠軍劉國樑,決賽中僅憾負孔令輝獲得亞軍。而2004年雅典奧運會,已經39歲的他不僅在雙打比賽中和佩爾森淘汰了孔令輝和王皓,又在單打中連克馬琳和波爾進入四強。老瓦的經歷證明,年齡不是問題,狀態和能力才是問題。

日本青年乒乓球選手快速崛起,一是他們刻苦訓練技戰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並長期對國乒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二是國乒對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的研究還不夠重視和缺乏系統,這才有了所謂的威脅。平野美宇橫掃國乒女隊的幾大主力後,國乒足夠重視和仔細研究她,現在呢?國乒女隊的幾大主力,見她一次滅她一次。

中國乒乓球自容國團奪得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始,乒乓球人歷經圖治,稱霸世界乒壇四十餘年,自有一套成熟的新老交替法則,無需因為日本乒壇的快速崛起,而改變自己新老交替的節奏。

親愛的朋友您認為呢?歡迎評論與交流。





老尹侃體育


我們有我們的節奏,東鄰島國之節奏可借鑑、參考,但不是決定我們節奏的指揮,我們也絕不會、絕不能被日本牽著鼻子走。

要清楚日本之所以採取斷代培養,捨棄老將,扶植新人實際是一種無奈之舉。諸如松平健太、岸川聖也,包括仍在打拼的丹羽孝希,甚至水谷隼,水平基本也已經定型,他們對我們的主力,十多年來,幾乎一勝難求,以後更看不出來有什麼蛻變。


我們的國乒呢?這麼多年來一直引領潮頭。馬龍許昕丁寧劉詩雯有豐富的大賽經驗,包括壓力最大的奧運會,狀態和成績都相對穩定,至於偶爾某些公開賽輸球,也是正常範圍。這些所謂老將,即使在國內聯賽勝率也是名列前茅。競技體育並不能以年齡為標準來判斷,而是以狀態和能力。

其實日本人尊重的也是成績,這次世乒賽單打名額,就是首先錄用世界排名前兩位的選手。日本每次派出大量的選手參加公開賽,不論老將和新人,誰能多贏球多積分高排名,誰就上,包括明年得奧運會也是如此。誰排名高誰就上,很客觀。


我們培養新人一直未停止,這幾年,男線有王楚欽,梁靖崑,林高遠,已經逐漸擠進主力層,女子孫穎莎、陳幸同、王曼昱、何卓佳等也都是越來越好。不斷在各類公開賽摘金奪銀,也參加了世界盃、世錦賽、亞運會、青奧會等團體賽,得到了鍛鍊,成績也不錯。

就在去年的青奧會上,我們的孫穎莎和王楚欽戰勝日本張本智和平野美宇摘得桂冠。所以國乒的信任培養始終是沒有斷檔的。只不過,日本看起來培養新人的力度和決心更大而已。


微乒乓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的有意思,它代表了當前很多網友的一個想法。我之前問答的評論區,就有人也這樣留言過。那麼,我國乒乓球是否該學習日本的方法?我國乒乓球應該走哪條道路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乒乓球為什麼會出現新一代的崛起?

日本是在2014年取得了奧運會的主辦權,當時的日本乒協心裡很明白,依靠現有的“天才”選手水谷隼和福原愛,很難在2020年本土奧運會上有所突破。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計劃,名字就是“斷代計劃”,就是從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少年裡面精選出一部分有天賦、有能力的選手,對他們進行重點的培養和打造。日本乒協想用這些小選手來完成東京奧運會奪金摘銀的目的,後來連續擊敗國乒主力隊員的平野美宇和伊藤美誠,就是這個“斷代計劃”的成員。

日本乒協的這個想法,得到了本國體育高管的認同,於是他們給了日本乒協大量的資金。這樣日本乒協就能夠高薪聘請一些優秀的教練員,並讓本國選手有足夠的錢來維繫他們出國比賽的消耗。後來日本乒協又串通國際乒聯,修改了只對自己有利的積分排名辦法,這樣日本選手“以賽代練”的同時,又獲得了足夠的積分,從而讓他們的主力選手都進入了種子名單。日本乒乓球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當初的設想!

那麼,日本乒協的成功經驗,我國乒乓球是否要借鑑和學習呢?我們是否應該加快新老交替的步伐呢?

其實我國乒乓球之所以一直能夠長盛不衰,其主要原因就是對後備力量的培養和儲備。就拿現在的國乒為例,馬龍、許昕、丁寧和劉詩雯都是老將,他們的技術非常的成熟、穩定,他們的比賽經驗非常的豐富。所以他們是國乒的中堅力量!而樊振東、林高遠、陳夢和朱雨玲是中生代選手,他們在老將的庇護下穩健的成長。一旦馬龍、丁寧等人退役,那麼樊振東和陳夢他們就能夠很快接班,就都能扛起國乒的大旗,為國乒的發展繼續出力。

我國的這種培養方法,叫做“階梯式”的培養模式。它為我國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運動員,也讓中國乒乓球一直保持著世界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說:我們的這種培養方式,是非常先進和有效的。並且培養出來的運動員,都成了世界冠軍。

因此可以非常肯定是說,日本乒乓球的方式,並不適合國乒。國乒也沒有必要去照搬照抄日本乒乓球的經驗!


那麼應該怎麼看待日本乒乓球的快速崛起?和他們對國乒造成的衝擊呢?

日本乒乓球的這種培養模式,其實是有點“拔苗助長”——雖然張本智和與伊藤美誠都實現了戰勝國乒主力的目標,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他們的技術存在很多問題,他們以一種“敢死隊”的方式在打球。所以,手感好的時候,他們能夠戰勝很多優秀選手。而手感差的時候,他們又多次一輪、兩輪遊。

前面我們說了,日本乒協是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想出這麼一個辦法的。並且這個機會最開始的幾年,其實效果一點也不好。只不過在國際乒聯的扶持下,加上我國乒乓球在2017和2018年的“命運多舛”,才讓日本乒乓球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的。



那麼,國乒會走那一條路呢?

我們看到了劉國樑迴歸後的一系列舉措,從中不難看出:中國乒乓球還是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們不會因為日本乒乓球的衝擊就放棄自己成熟和成功的經驗,而去學習日本的方法。但是日本的培養模式我們可以借鑑和吸收,所以現在的比賽我國也會派出大量的年輕選手來檢驗訓練水平、提高實戰能力,順便也把金牌都拿了回來!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北緯評球,期待您的關注。


北緯評球


中國作為世界乒乓球第一強國,人才輩出,新老交替自身已經快。

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一般30歲左右退役,黃金時段10年就更新換代一次,新老交替的速度本來就很頻繁,其他國家人才儲備沒有我們這樣完善豐富,外國乒乓球運動員一般運動生涯長達25年,老瓦等歐美登過的甚至達到30年。

日本新生代乒乓球運動員的崛起,對我國乒乓球的衝擊是巨大的,但我們應該從根本上解決應對,而不是加速新老交替。

作為樊振東一代的新生代,實力是有的,缺乏的是穩定性和統治力。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要解決加強一下幾點:

1.技術創新,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終結比賽的能力,研究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2.增加穩定性,提高心理素質,對相持球的把握能力需要加強。

3.缺乏領軍人物,國乒缺乏有絕對控制力,統治力的領軍人物,無法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4.加強乒超聯賽的投入,讓聯賽更加積極繁榮的發展,畢竟聯賽才是人才的基礎。

以上幾點才是國乒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而不是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相信很快我們就能看到王者之獅的風采。




新體育集結號


目前日本隊的新一代已經展示出強大的衝擊力,對我們國乒也著實有了一定的威脅,在國際上的大賽已經毫無疑議的成為了乒乓第二強隊,面對新的情況我們自然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相應的採取應對措施。

日本隊的隔代培養早已經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統,既有完善性,又有其科學性,也有其主要的針對性;近兩年來,在一系列世界大賽中,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張本智和等人都已經一再取得很好的成績,都曾經在國際大賽登頂,而其奪冠之路往往是戰勝了我們國乒主力之後的輝煌。

我們眾多球友可能也曾經看過這幾個日本球員奪冠的相關比賽,就會發現他們的擊球速度、轉換節奏都比我們好像快點;而對於我們幾個主力隊員的打法和特點,那幾個日本小球員好像已經瞭然於胸,應對起來格外的得當,常常佔據主動從而有助於獲勝。

以前為了乒乓運動的國際化,我們曾經執行“養狼計劃”,如今的“狼”真來了,而且這幾個小“日本狼”還氣勢洶洶、來者不善,尤其是目的明確——誓奪東京奧運會冠軍。

我們國乒底蘊深厚,眾多名將實力強勁,教練隊伍經驗豐富,可以說我們國乒隊伍不懼任何強隊,完全可以傲視群雄;可是情況變化了,對手已經很有針對性,實力明顯提高了,對我們也形成了一定的威脅,如果拿著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我行我素不管不顧“以不變應萬變”,說不定就會真的讓日本隊形成與我們相抗衡的態勢:而一旦東京奧運會即使丟掉一塊金牌,也是我們國乒的大敗,為千萬球迷所不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事必有備而後乃成”,“有備無患”,這些俗話都形象的說明了一個道理:做事要有計劃,要有所準備,才能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取得勝利。因此,我們的隊伍要針對日本隊的崛起採取新的措施,提高自己抑制對手,力保東京奧運會乒乓項目無失誤沒遺憾。


讀書評書2017


不是想加快就能加快的、主要是沒有好的替代者、小沙魚去年表現一般般、林高遠沒有出色成績就連小胖也敗績連連、王曼昱表現不穩、培養多年的朱玉玲盡輸得一塌糊塗、不得已而為之、讓馬龍許昕劉詩文丁寧在堅守一下,想憑他們的經驗彌䃼體能的下滑、不得不承認、願望是美好的、但結果可能很悲痛、丁寧曾輸伊藤內戰被王曼昱打得豪無還手之力、後生可畏、一旦發揮像小莎魚來個十幾連勝也不奇怪、小日本一串三也不是頭一回。希望馬龍不要變諶龍、給國人一個驚喜。


手機用戶9388717370


各國有各國的國情,日本是前邊的人打不出來,才讓00後頻繁的參加國際大賽,雖然有點成績,但還是不夠穩定!僥倖奪一次冠軍。

縱觀歐洲球員白俄羅斯老薩43歲、德國波爾38歲、德國奧恰洛夫31,毅然馳騁賽場。

我們不學歐洲老壯派。也不學日本的拔苗助長!在沒有新人能接班的前提下,老隊員還必須上!因為國家的榮譽高於一切。


潤心和風語


什麼叫新老交替?我國乒乓球運動員,都二十幾歲就退役了,根本就不老。人家薩姆索諾夫,波爾都40了還打呢。我國這種人才培養機制,最後對運動員來說,是毀了他還是成就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