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引言

黄柏龄是中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教练员,也是篮球界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教育家、学者。球员时代,他开创的跳投技术震惊世人,争先为人们所效仿。退役后,他在潜心篮球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时常钻研自己喜爱的诗词文学,可谓文武兼修,才华横溢。


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黄柏龄,生于1924年,福建泉州人。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学者、教授。他是新中国男子篮球队的首任队长,并在上世纪50年代首创了篮球的跳投技术,这一技术随即在国内和东欧、东南亚等地区传播,影响深广。

自幼习武,首创跳投技术

黄柏龄从小习武,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这为他以后的篮球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大哥的影响,黄柏龄在十岁时就迷上了篮球。长大成人后,虽然身高仅1.70米,但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球技,黄柏龄成为上海大公篮球队和福建晋江篮球队的一员,逐渐在篮球场上打出名堂。

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上海大公队合影(第二排右二为黄柏龄)

1946年初,黄柏龄代表晋江队参加了一系列与菲律宾华侨球队的友谊赛,比赛中他接触到对手拥有许多美式的技术,于是决心吸收他们的长处,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了一项新的篮球技术——跳起滞空单手投篮,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跳投”。为此,他自制了一个篮球架钉在开元寺内一棵龙眼树的树干上,每天清晨和黄昏苦练,整整练了一年。

此后他到复旦大学读书,并代表大公队参加了上海的半职业篮球赛,开始把跳投技术运用在比赛中,并取得极佳效果。他凭借这一“绝技”带领球队连战皆捷,震动了上海篮坛,人们开始纷纷效仿他的技术。后来黄柏龄又随队到南洋打了一些表演赛,跳投技术很快传到了东南亚。

惊世一跃,轰动全球

凭着跳投绝技,黄柏龄在中国篮坛声名鹊起。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派出一支国家篮球队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时年26岁的黄柏龄被招入球队,并担任队长。在比赛中,当他不断地跳起在空中单手投篮频频得分的时候,对手还只在原地双手投篮,黄柏龄的跳投让身材高大的欧洲球员的防守无所适从,而这一技术也轰动了东欧,

他的跳投照片成为国外体育刊物的封面,跳投动作被外方用电影摄影机拍摄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和学习,并称之为“中国式跳投”或“黄柏龄跳投”。

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1950年,黄柏龄(后排右二)随中国队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应当承认,中国的篮球运动起步较晚,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篮球是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而渐渐追赶上来的,在世界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初期阶段,黄柏龄率先使用的跳投动作让中国篮球运动员走到了世界的前面。

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黄柏龄在比赛中使用跳投技术

这一“绝技”,是黄柏龄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他经过夜以继日的苦练和在实践中的打磨而形成的。他有一句名言是:“投篮时除了篮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了,连同我自己。”能达到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既是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更是平日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结果。对于投篮,黄柏龄把“投进”和“投准”视为两种不同的水平和层次,而他的标准始终都是要做到“投准”。

篮球界的“诗坛奇才”

由于得了肺炎,黄柏龄在28岁当打之年离开国家队。在国家队短暂地担任过助理教练后,精于文学的黄柏龄来到了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教师生涯,并在篮球教学、训练、科研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均成绩显著。20世纪60年代前期,他带领的校男子篮球队连续四年夺得上海高校联赛冠军。

他自幼习武,开创篮球跳投技术,后来成为新中国男篮首任队长

此外,黄柏龄教授在任教期间潜心篮球理论研究,著书立说,发表了《篮球几项技术研究》、《篮球与孙子兵法》等10余篇有较大影响的论文,指导了多名篮球硕士生。

黄柏龄教授于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他博览群书,爱好文学,尤其对于古典文学、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谙熟旧诗词,著有诗集《神州行吟草》、《九日山志》等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他的情怀与才华,无愧为“篮坛宿将,诗坛奇才”。

2008年,黄柏龄因病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