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百度、阿里、腾讯、头条、小米哪家公司最有可能一家独大?你怎么看?

熊掌号


这几家企业,百度、阿里、腾讯、头条都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而小米其实不算严格的互联网公司。

未来十年,一家独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然会发生吞不下的问题,而且当一家企业做到超级巨无霸级别,势必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利的因素,因为到了那天垄断现象势必会出现,消费者不满便会有新的企业入局重新给市场洗牌,更何况互联网行业本身就相互制约,没有绝对的市场划分。我国的互联网巨无霸企业都是广撒网,布局宽度巨大,比如虽然阿里在电商领域绝对领先,但身后的京东却有腾讯的股份,所以出现独大的可能性极低。


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掌管着电商的流量入口、腾讯掌管着社交和游戏的流量入口、百度掌管着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和一部分较为领先的AI技术、头条则掌管着内容的流量入口。但头条其实是目前最不稳定的因素,因为头条的快速崛起,威胁到了原本在内容上占有的腾讯以及威胁到了百度的搜索引擎,甚至还在与大流量自媒体捆绑进行电商的运作,表面看着头条似乎与BAT的核心业务没关系,其实却对每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几家互联网巨头会在各自的领域内继续开疆拓土,扩大影响力和业务版图,后来者很难在他们所在的主要领域对他们构成威胁,所以应该说还是非常稳的。


而小米呢?虽然一招鲜吃遍天,从最早做手机开始,到现在被誉为中国第一杂货铺,每进入一个领域,就要给这个领域洗牌,把暴利的水分压出去,确实给了消费者不少实惠。小米是最接地气的那一个,但说实话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那一个。如果要说这五家公司哪一家先衰落,感觉必然是小米。


虽然小米极尽所能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但不得不说,小米并没有能力把用户捆劳,什么都做就证明什么都做不精,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贴牌,这在消费能力不强的群体里确实能够找到十分精准的定位,但人是在发展的,社会是在发展的,现阶段的消费群体不会跟随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一辈子。当国民整体富裕起来,当现在的目标客群收入提高了,小米的粉丝可能就会流失,因为原来追求性价比的人总有一天会去追求更大的品牌和更好的产品体验以及变得对价格没那么敏感。


未泯双瞳


现在百度的市值在793.5亿美元左右,小米的市值在530亿美元左右,腾讯的市值将近3994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现在大约在4299亿美元。现在的老大哥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者的市值也只有300亿美元之差了。

百度在这里面是发展最早的,在百度的市值在40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而且腾讯还没有发展起来,现在的百度已经不能和这两个企业巨头相比较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腾讯和阿里巴巴是在短时间内没有企业可以超过了。

很多的人预料十年之后这几个巨头谁会成为老大,腾讯从一开始就做社交软件,现在的QQ和微信已经是非常的受欢迎,老少皆宜,更重要的是腾讯的游戏更是受欢迎,并且对于玩家在游戏中的充值每年在这一方面的收入是一个不少的数目。十年之后时代的变迁,不一定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交平台,QQ和微信有可能会落伍,这个谁都不好说。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还有熟悉的支付宝等等几乎现在的每个人都在用。以淘宝举例,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在上面进行交易,一到双十一或者双十二,淘宝平台几乎快被挤爆了,在平台上交易的资金都会在阿里巴巴的“钱袋”支付宝中存留一段时间,这也就也增加了阿里巴巴的资金。现在的电商平台几乎接近了饱和的状态,新的电商企业想一次冲天几乎没有机会了。

在我看来,十年以后阿里巴巴依然是里面的老大,所存在的实力太强悍,真的不是一般企业可以追的上的。


镁客网


从目前市值来看,阿里巴巴4229.41亿美元、腾讯3.12万亿港元(3994.26亿美元)、百度793.45亿美元、小米4139.90亿港元(530.00亿美元)、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还没上市,估值750亿美元!

从市值来看,未来仍旧是阿里和腾讯两足鼎立,其他公司和这两者不在同一量级!

腾讯和阿里目前在各自领域都属于绝对霸主地位,如果没有什么超级重大的决策失误,几乎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动摇他们的位置!而且他们都在不断扩张其他领悟,发展形势非常好!

字节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用户量也是非常巨大,不过整体比较单一,一旦用户产生疲劳,用户量就会急剧下降,想要长久发展,必须开发新产品和新领域来维持并增加用户量!不过目前看来,字节跳动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虽然产品单一,但都是行业巨头!



百度来说,发展形势很差,百度在早年就是互联网行业巨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腾讯和阿里都发展非常好,而百度却在停滞不前,市值仅有阿里和腾讯的1/8左右,百度曾经多么强大,却在发展过程中,沦为一个“广告公司”,产品单一、用户口碑差,其他公司正在慢慢赶超!前景不容乐观!


小米公司虽然市值没那么高,但是小米发展形势很好,产品非常受欢迎,而且小米布局智能生态链,无论是手机、电视、智能音箱等,都非常受用户欢迎,未来前景非常好!


暴走的学霸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十年前百度一家独大,是国内搜索引擎龙头,腾讯、阿里都要从百度手里走流量,它们甘心么?谁都不甘心。结果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腾讯紧赶慢赶就怕掉队,一个开发出了微信,一个强推手机淘宝,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各种投资布局,仍然没压住京东、美团、头条、小米、拼多多们的崛起。


只要有机会,就会不断冒出新生力量。


嘲腾讯就是政治正确

再者说,一家独大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和反抗。3Q大战时期,360冲腾讯开火,腾讯一下子成了全员公敌。后来腾讯走开放策略,这些年名声才好了起来,但嘲讽腾讯基本上已经是行业惯例,每次微信、农药、有点什么事,都要把腾讯拉出来踩一踩。


压着别人,别人说你搞垄断,不垄断了,我投资你,咱们一起赚钱,又被吐槽没有梦想,不开发产品,只知道赚钱。一家独大太难,人间不值得。


阿里很头大

在各自的主流业务领域,一家独大也难,这是时代的选择。

百度倒是在国内搜索领域一家独大,反正只要谷歌不进来,百度在搜索方面就是躺赢。

阿里在电商一家独大,腾讯看不下去,一边亏钱一边撑着拍拍、易迅搞电商。京东也不答应,数码3C、自建物流搞的热热闹闹。当年还有唯品会、美丽说、蘑菇街、聚美优品这一堆电商新贵,背后还有一堆跨境电商,电商老大阿里也很头大。结果腾讯不搞电商了,改成投资京东、唯品会,阿里头更大了。

大概在投资方面尝到甜头,又投资了美丽说、蘑菇街合并成的美丽联合,还有崛起的拼多多,据说马化腾很关心拼多多发展。

好家伙,大概除了苏宁被阿里投资以外,其他的新老电商都站队腾讯了。

阿里表示非常头大。


百度也别想什么一家独大了,市值都差点被京东反超,不过在搜索领域,百度算得上一家独大。自从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的骂也没少挨,最近编剧、作家六六又出来怼百度,百度的搜索广告是真多,也是真不靠谱。尽管百度各种表示会严格把关,还推出了无广告的简单搜索APP,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的需求被无限弱化,网民不再需要搜索去找资讯,而是像头条这样,资讯自动找到用户,像抖音这样,不停刷不停给你推荐相关短视频,像微博这样,一条八卦艾特了一堆人,随便点进谁主页又能看到一堆八卦,随便刷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有问题再也不会想到百度,而是会上知乎。

除了底子还在,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的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产品。

all in ai 的成效期太慢,不过百度的技术底子在,论技术,百度是BAT三家最强的了,相信在AI时代,百度还能重放光彩。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需要BAT这样的巨头,也只有BAT这样的巨头,才会不考虑短期收益,去布局一些长远的底层技术,做一些于民有利的公益产品。腾讯的医疗布局,阿里的绿色公益,百度的公益基金,这是比追求在某些时期一家独大更有意义的事情。


独立的头条、小米

头条、小米是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路线,独立于BAT之外,BAT干不掉他们,他们也逐渐发展到不受BAT影响的局面。

头条是走的比较顺的,张一鸣更早看懂移动互联网,知道网民的上网模式变了,需要更为匹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平台,于是有了今日头条。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亿万级的市场,当头条发展起来,百度的广告客户跑去头条做广告时,业内才注意到头条,这个时候头条的用户量已经很大了,甚至能跟百度抢夺广告资源,说明头条已经很赚钱了。有人、有钱、有技术。头条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后来腾讯也做天天快报,阿里也做uc头条,都没能遏制住头条的发展。

更可怕的是,头条有极强的孵化能力,内部孵化出了爆款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懂车帝,等十数个产品。头条构建了自己的生态圈,它已经不惧怕BAT了。

业内一直传言头条可能会把抖音卖给阿里,或者阿里要投资抖音,但一直没有实锤,双方也都没有承认,可能张一鸣还是想做独立的产品。


小米的发展要艰难些。哎,小米可是早于微信推出的米聊,业内开玩笑说,米聊取错了名字,要是当初叫米信,可能就没微信什么事了。

不过米聊没能干过微信。当时雷军说了,米聊就是在和腾讯打时间战,如果腾讯晚点注意到米聊,或者晚点做出微信,米聊就还有胜算。可惜没有如果。米聊扑街了之后,雷军就专心为小米代言,饥饿营销啦,米粉崇拜啦,为发烧而生,反正小米手机,那不是手机,那是信仰。

雷军从一开始就选了这个BAT都不擅长的硬件行业切入,果然,BAT都搞不过。整合产业链是真的苦啊,小米也亏了几年的钱。

反正小米扎扎实实做手机,出货量蹭蹭地涨,顺便再搞搞周边,什么小米音箱啦,冰箱、电脑、电视、燃气灶、净水器,布局智能家居,万物互联。

另外最赚钱的就是小米手机里的广告啦,小米上市招股书披露,小米的盈利大头就是广告。小米通过提供应用服务等方式和广告赚钱。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十年的时间太长,现在新黑马公司的冒头日期越来越短,三年上市的拼多多,两年上市的趣头条。谁也不知道十年里,还会冒出多少拼多多、趣头条,但是这样的世界才精彩。

一家独大没意思,百家争鸣才好看。反正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好的产品,我们都是双脚投票支持的。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吴怼怼


预测是最难的事。既然领题了,还是说说个人观点,主要看企业在未来十年的技术布局。

未来十年的技术有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5g等。

人工智能,阿里占优,近日,阿里智能音箱ai水平被美国一杂志称为已超越亚马逊。阿里达摩学院还是蛮牛的。

物联网应该是小米占优,阿里其次。

大数据是阿里,腾讯,今日,小米。阿里用户数少过腾讯,但集中在商业行为,更具价值,阿里云占全国40%份额。

5g应用的VR,应该是腾迅占优,它做游戏,具备快速切入的技术和场景。

目前的实力来说,阿里和腾迅不相仲下。

人才方面,阿里,今日,腾迅,小米。阿里现在都完成了人才梯队,今日老总年轻。

所以,未来十年,看好阿里。





琥珀想想


可能性?

个人认为一家独大是比较困难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欧洲,一家公司吃定一个大的市场,理论上说是可以的,但在国家治理上基本是行不通的。

2007年我国就出台了《反垄断法》,不允许一个市场只有一个经营者。当出现有一家独大的局面时,政府通常会通过政策传导,制造出若干竞争者,或者进行国有化。

尤其是在目前这种竞争环境激烈的情况下,聪明的企业做强做大,但不会自己独吞,顶多占有若干个细分的小市场。

所以,最有可能的局面是:若干(2-3家寡头)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其他企业共同参与市场。


谁的实力最强?

其实仔细观察这几家企业,虽然他们都有共同的交集,但也有很大的差异,并不是完全同质化竞争,不能简单地说谁取代谁。

每家都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如果仅从市值来看,也并不能作为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唯一判断标准。曾经的搜狐、新浪之争,如今却没了任何意义。

未来的帝国

如果在以上五家公司中选出一名未来十年最优发展潜能,实力最强的企业,我认为最有可能胜出的是阿里,最有可能被先淘汰掉的是百度。

评价标准是:

1.口碑,也就是用户的使用感、信任度和粘性。如果口碑不好,就很容易被其他产品迭代。用句俗语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产品有了缝自然就会吸引大量“苍蝇”(竞争者)。

2.产品延伸性。说实话,百度的延伸性,也就是横向产品不多,最拿得出手的还是搜索和地图,口碑也不好。而阿里就不同了,它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支付、信用,不仅对电商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依赖度也很强。

3.创新性。判断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要看它的活力,那就是创新。近三年来的创新速度、未来三年的创新方向,是不是颠覆性的、是不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的。以这个标准,阿里都走在前端,因为它的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模仿。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最可能哪家独大?阿里有可能,因为它的布局又深且管,还在基础科研上发力不小;百度也有可能,我看好它的人工智能的领先优势,其无人驾驶平台别说在国内无与之匹敌的,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

头条也有它的优势,现在看信息获取多来自头条,微信用来社交,头条是对外的窗口,之后它就是一个超大平台,广告取代传统的互联网广告,电商又能抢来足够的份额,还可能因为其前沿性,孵化出新的社交方式。

而腾讯呢,不说微信已让我们使用到无感,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了,其投资生态让人吃惊,它会不会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呢?即便不霸占着社交第一,游戏第一?内容第一?10年的时间,好像还想不到破解腾讯的方法,如果你想超越它,它就投资你。除非像今日头条一样,腾讯投不了了。目前滴滴、美团、58同城等,背后机构大股东都是腾讯。

只能说,十年后最不可能一家独大的就是小米了,它的一系列玩法目前看已没有新鲜度了。即便说物联网会是一个超大产业,也不是小米生态这样的物联网,至于由智能手机扩展的多元化,之前家电企业都这么干,如今的格力也在这么干,并不是什么新的模式和新的思路。

只要核心的小米手机被攻占了,生态就轰然倒塌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10年很长,10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可以在10年中培育而成,而培养一个人却需要更长时间,那么一个公司的成长、兴盛、衰退是多少年呢?

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是明白的,什么东西都有寿命!地球与太阳大摡还可以活50余亿年!有点长,但它却是生命存在的体征!


公司有寿命吗?有,大公司象一艘航母,小公司似舰、似船、似冲浪板!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是40年。而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5年,集团企业平均寿命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有10万家,而中国是美国的10倍,每年有100万家。不仅企业周期短,而且做大做强的企业寥寥无几!

所以题主出的这个问题难倒了我,我怎么能预见的到呢?如果我能预知3年后中国什么公司盈利最大,什么企业最强,那么我就购入该公司的股票N股,大赚特赚一笔,总要比在这里空嚼舌根强一百倍一万倍!


老蛇正宗


如果是一家独大,那应该是腾讯,如果是哪一家一天就会倒掉,也可能是腾讯。

因为腾讯做的是社交,社交的粘度很高,就像现在的微信,他可以叠加上很多很多的业务游戏,支付,购物出行等等等等。

但是社交的短板就是一旦有新的社交产品可以替代微信,或者更有吸引力的社交产品出来,是腾讯失去社交老大的地位,很可能会快速失去所有用户。就好像如果一款社交软件大家都在用,而我自己用了一个其他软件,那这个软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社交吃独食的可能性很大,但风险也很大。


金鱼声波电动牙刷


先说点题外话。

看看中美这些顶尖互联网企业和高科技公司,会发现有个很有趣的区别——美国企业倾向于做专、中国企业倾向于做全。这种倾向的后果是什么呢?美国的互联网企业百花齐放,各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独成一统的体系,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则是业务极其重叠,几乎有着相似的技术源头或经营理念源头,比拼的则是营销能力和渠道开拓能力。

然而不管是在哪里,都没有出现一家通吃的局面。

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所以互联网企业也许会出现某个细分行业的一支独秀,但不可能出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一家独大。

不管是阿里、腾讯、头条还是小米,十年以后也并不能一家独大,一棵树盖住整个森林。

再题外话说个比喻,美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各自成林,分散的极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立王国;而中国互联网企业甚至说印度互联网企业,其实都喜欢扎堆厮杀,并且在成长为森林之后很容易以培养树底下的蘑菇、将这片土地利益最大化作为生存的目的,而向外开疆拓土的野心。

如果非要让我评论这几个互联网公司哪个最先衰落,我只能以它们的初心和野心作为参考。

百度底子雄厚,在可见的十年里,这家以中文搜索出名的公司很难衰落,因为它有更多的成本可挥霍,加之有着海量数据和技术实力作为底蕴,如果不是这些年来一心想着扩张其他不擅长的业务,我想他们早已能在某个领域世界领先,很显然他们忘却了初心,只剩下了野心。

阿里不会衰落。

腾讯的话,如果5G和VR技术在十年内非常成熟,那么腾讯很有可能被干掉,前提是腾讯copy不来虚拟社交网络。

头条也不会衰落,理由同百度,而能对头条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人们获取资讯方式的转变——我相信技术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看新闻的方式,很显然头条也在密切关注着这样的趋势。

小米是最危险的,在这几家互联网企业中,小米很难说具备核心竞争力,手机自不必说,小米最大的成就在于其品牌营销,在于其品牌文化的打造,在于其概念展示和塑造能力。但小米自身并不具备什么技术科研能力,它不像索尼或者三星或者华为,它跟国内oppo、vivo类似,它所打造的智能生态圈很容易被新生技术所取代,因为小米的“智能”并不智能,而且不是小米自身拥有的智能。如果哪一天,小米能对自己的所有设备从硬件端或者软件端有全局性的掌控,那么或许还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技术企业。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