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亂世出英雄,盛世產庸吏,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葫蘆科技,每天為大家更新優質原創文章。

小編相信看過三國的人們知道,漢朝的末期到三國,天下戰亂紛飛,要想出人頭地的話,身邊就得有一個好的謀士來幫助自己,因此各方勢力也都在尋找人才,像劉備和曹操很早便之前,便已經開始了人才的爭奪戰。而在三國之中,謀士也是非常的多比如郭嘉、賈詡等等。但是有一個人打著謀士的幌子,做著蠢臣一樣的事情,可以說是三國之中蠢出名一個謀士,不僅坑害了自己的主公,還把自己的性命也丟了,這個人就是郭圖。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郭圖是袁紹手下的一名謀士,郭圖,字公則,家住潁川,想必說到潁川大家都不會陌生,天下謀士皆出潁川。當初袁紹爭奪冀州的時候,就把郭圖招到了自己的帳下。說到謀士這些人都是以運籌帷幄,提供可靠情報和戰術的。而郭圖卻沒有什麼才能,還給袁紹父子出一些沒有用的計策,但是袁紹還喜歡聽他的計策,結果袁紹的大軍就被曹操給滅了。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公元1995年,這個時候的袁紹已經擁有了冀州、幷州和青州,眼瞅著幽州就要被攻打下來了,而漢獻帝卻受到了大臣們的脅迫,此時袁紹手下第一謀臣沮授,就給袁紹說:“主公若去把漢獻帝給接回來,那天下諸侯不就為主公所用了嗎”?袁紹聽聞過後就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想去把漢獻帝給接過來。但是郭圖卻在一邊說:“漢朝王室已經衰敗,想要再去重振漢室,實在是太難了,現在各路英雄崛起,又怎麼能夠容下天子呢”?袁紹又聽郭圖這麼一分析,就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的,所以就不打算去迎接漢獻帝了,而袁紹也因此失去了一個統治北方的機會。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袁紹在吞併了公孫瓚之後坐擁四個州郡,擁有數十萬大軍成為了最強的諸侯。袁紹便想要去攻打曹操,沮授在一邊對袁紹說:“主公剛剛滅了公孫瓚,先暫時休息個一兩年,有了多餘的糧食,軍隊調整完畢以後,再去攻打曹操也不遲”。但是郭圖在一邊又出來說:“主公現在的實力非常的雄厚,曹操根本就打不過”。後來又在背後說沮授的壞話,沮授監軍的職位就被袁紹給下了。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後來張郃在官渡和曹操交戰,郭圖的謀略導致了張郃兵敗,而且烏巢的糧食被曹操用火燒掉,火勢太大來不及救援,官渡之戰袁紹慘敗,這時郭圖便在袁紹旁邊說張郃攻打曹操不盡力,還企圖投降曹操。最後張郃被迫投降了曹操,官渡之戰的慘敗讓袁紹大軍失利,曹操便順利的成為了北方的一個霸主。小編覺得郭圖其實就是一個空有頭銜的一個謀士,而袁紹大軍的失敗,郭圖就好比是補了袁紹幾刀。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袁紹在經過官渡之戰後,便鬱鬱而終而死,之後郭圖又給袁紹的兒子,袁譚出了計策離間了袁氏兩兄弟,然後兄弟兩產生了內鬥,袁譚打不過袁尚。郭圖又慫恿袁譚聯合曹操一塊去攻打袁尚,曹操聽聞以後,便派兵佔領了河北之地,不久之後就消滅了袁氏兄弟,郭圖也在戰敗中被死殺身亡。小編覺得郭圖是死的罪有應得,但是可憐了袁紹的大軍了,這也只能怪袁紹不識人,用錯了謀士。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敗給曹操,皆是因為被這位謀士所坑,徒有虛名

小編覺得郭圖是一個沒有神才能的人,袁紹的大軍滅亡和他有很大的關係,不僅不反思自己,還要汙衊別人。後來還讓袁紹的兒子互相廝殺,小編有時候就在想,郭圖是不是曹操那邊的臥底啊,臥底了這麼久,終於把袁紹給搞死了。實際上他不是曹操的臥底,曹操也不會看上這麼一個沒有什麼才能的謀士的。而郭圖也因為自己的作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也是他罪有應得。而袁紹大軍的失敗也只能怪他自己用錯了人。

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家貧出孝子,亂世出英雄。每篇文章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以上只是葫蘆科技對本文的見解,感謝大家的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