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蘇揚州“遊僧謀財殺婦案”細解

江蘇儀徵縣有位青樓婦人年輕貌美,一商人的兒子隨父到本地做生意,碰巧遇上,心中傾慕,便請人帶自己前去相見。由於時間匆忙,商子便與婦人約定具體時間私會,許諾將以銀子報答,請婦人當日在家中備好酒食,婦人答應。

這天晚上,婦人讓丈夫外出迴避,打開房門,點燃明燭等待,久候商子不至,上床休息,之前所得的嫖資就放於燭臺旁,只是包裹破損,銀子顯露了出來。有一雲遊和尚當夜路過,奇怪該處房門大開,就進入房內一探緣故,正巧看到燭臺旁的銀子,心中不由大動,便進入廚房取刀將熟睡的婦人殺於床上,隨後吹滅燭火,拿了銀子,提著砍下的婦人腦袋離開。

不久,商子趕來,不知前情,摸黑進入房內,登床撫觸婦人,碰到肩膀時,雙手鮮血淋漓。他登時嚇破了膽,一路飛奔回家,不想家裡大門早已關閉,再三叩拍才得以進入。

清代江蘇揚州“遊僧謀財殺婦案”細解

原來商子當晚被父親督促核算生意賬目,一時沒有時機脫身,所以耽擱了與婦人的約定時間。第二天早晨,婦人丈夫回家,見到房內血淋漓的情景,大驚道:“既然喜歡我老婆,為何又殺了她?”言罷趕往商人府邸,大門尚未開啟,卻看到門上醒目地留有幾處血掌印,婦人丈夫不由哀嚎:“殺我夫人的,必是商子無疑!”隨即告到官府,衙門據此將商子拘拿下獄。

商人憐愛兒子,便進入牢裡暗中詢問兒子如何回事,商子即以實情相告,其父嘆道:“只是單獨不見了婦人的頭顱,如能找到,即可抓到真兇,你便能無罪釋放。”

商人知兒子受冤,就私下拜訪賄賂官府的捕役,出錢讓他們重金懸賞,緝拿兇手。很長時間後,有一捕魚人到官府獻上首級,知縣發現頭顱血跡鮮豔,疑心有假,便對捕魚人嚴加訊問,發現竟是其殺了自己的妹妹,冒充死者的腦袋,前來領賞。知縣大怒之餘,當堂杖死捕魚人。

清代江蘇揚州“遊僧謀財殺婦案”細解

過了一段時日,有人密告商人:“已抓到兇手,是某寺和尚所殺,死者腦袋被扔在一處廢棄的荒井內,我知道在哪。”商人告知官府,衙差將和尚抓住,在廢井旁遣人下去搜尋,竟總共找到五六個男女的頭顱,召來之前死者的丈夫辨認,沒有一個是其妻子。官府憑此按律判決該和尚殺人抵罪,將其打入死牢。商人的兒子還是作為嫌犯被押在獄中。

時本縣鄉間有一新來的遊僧,沒人知道他來自哪裡,在與鄉里人狎戲時,鄉人正巧從城裡歸來,便把廟內和尚殺了五六個人後將死者腦袋扔到荒井的事告訴了他。僧人聽聞臉色大變,繼而唏噓道:“竟殺了那麼多的人,想來老天都不會寬恕他,我平生也只是殺過一個人而已。”

清代江蘇揚州“遊僧謀財殺婦案”細解

鄉人心中奇怪,一再追問,僧人才不情願地低聲道:“是個婦人,我圖謀她的銀子便殺了她,之後將她頭顱砍下扔在一處廢井裡。”鄉人不動聲色地回城後,卻將此事暗中捅給商人知曉,商人立即派人擒住遊僧,按其交代,竟然就在死者住處幾丈開外的一廢井裡,找到了婦人的腦袋,行兇的刀具也在附近一併查獲。

婦人丈夫前來辨認,一見就哭道:“是我夫人!”於是“牽僧過市,送諸官”,路人見到都認識,說他是以前苦行化緣的和尚,固定每晚在路上擊鐸,寒暑不輟。官府得報,依供按律判該僧斬立決,商人的兒子也就無罪開釋了。

---------------

此案譯自《清稗類鈔》中【遊僧利金殺婦案】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